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纪六(4)--贾谊早教
userphoto

2020.01.03

关注

贾谊两度8年的太傅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君主教育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君主早期教育理论。他著作颇丰,今人辑为《贾谊集》,内有《新书》10卷等。他关于早期教育的论述,主要见之于《新书》的《胎教》、《保傅》、《傅职》、《劝学》诸篇。 

一、及早施教

贾谊通过对殷周国祚长久、秦代“二世而亡”的历史考察,指出“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品行高下直接决定其继位后的道德表现。他引用《尚书》“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天子有好的品德,广大百姓就能赖此而得福),强调对太子的教育,实为国家治乱之关键。

他认为,对太子的教育应尽早进行,“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早到什么程度呢?当从胎教开始。“古者胎教之道,王后有身,七月而就蒌室”。王后怀孕七个月,就要迁往安静清幽的侧室居住,口不食邪味、耳不听邪音,以保证充足的营养,养成良好的心性。“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喧,独处不倨,虽怒不骂”,一切言行皆合于礼,这样生出的婴儿才会中正不邪。如果说胎教尚属通过母体对胎儿施加间接影响的话,那么在太子出生后,直接的教育就应当开始了,他很推崇古时的太子“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

之所以要及早施教,是因为婴幼儿尚未受到外界熏染,好比一张白纸,先入为主,对他实施教育,易收事半功倍之效。所谓“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也”。一旦恶习养成,再加矫正,就要难得多。而且,小时候形成的品行习惯根深蒂固,仿佛人的天性一样,不易改变。正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二、慎重择师

1.择师的重要性

贾谊认为,太子早期教育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择师是否得当。他通过对周成王和胡亥的比较,以说明择师之重要。周成王时所择选的“三公”均为贤士,如周公“笃仁而好学,多闻而道顺”;太公“诚立而敢断,辅善而相义”;召公“洁廉而切直,匡过而谏邪”。由于他们自身德才兼备,加上善于教导,使成王自幼受到良好的熏陶,即位后才能够“虑无失计、举无过事”,成为一代明君。而秦二世胡亥由于择师不当,以宦官赵高为傅,所学尽为狱讼之术,幼时接触的不是斩、劓人的酷刑,就是夷人三族的严律。由于早期教育失当,致使胡亥即位后视杀人如刈草,毫无仁慈之心;是非颠倒,良萎不辨,“忠谏者谓之诽谤,深为之计者谓之妖言。”如此昏君,国破身死,二世而亡,乃势所必然。

“前车覆而后车戒。”他建议统治者为太子慎“选左右”,“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12]

2.仿西周建保傅制度

他建议仿西周之制,在宫廷内设置专门辅导、教谕太子的保、傅、师,建立保傅教育制度。“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太保、太傅、太师合称“三公”,各负其责。“三公”而外,还置有少保、少傅、少师,合称“三少”。

置“三公”、“三少”旨在为太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他们一方面“以道习之”,以仁孝礼义之道教导太子,另一方面“与太子居处出入”,“逐去邪人”,充当太子的屏障,使太子自幼“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远离邪人、恶言、恶行。他认为:“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也,犹生长于齐之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无不正也,犹生长于楚之不能不楚言也。”从小处于良好教育环境之中的太子,犹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三、提倡“三育”

贾谊为“三公”规定的职责是:“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道之教训。”这反映了他体、德、智三育并举的思想。

婴幼儿处在长身体阶段,将“保其身体”置于首位,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这方面工作由少保负责,一方面监护太子,避免可能伤害身体的不当行为,如暴饮暴食、狂欢无态等;另一方面照料太子的日常起居,使太子避免“饥而惏(贪),暑而暍(中暑),寒而懦,寝而莫宥,坐而莫侍”。

在保证太子健康发育的前提下,要特别关注道德教育。“傅之德义”即属于德育,而“道之教训”虽属智育,但其内容仍不离道德范畴。如,教之《春秋》以“耸善而抑恶”,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诗》“而广道显德”,教之《乐》“以疏其秽而填其浮气”,这是先秦儒家重德思想的延伸。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由小而大逐步发展的过程,“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这就是今天人们通常所说的“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所以,对于儿童品德中极细微的闪光点,应及时加以引导,使其发扬光大;对其行为中的小毛病,切不可听之任之,而要及时加以制止,使其迅速改正。“当夫轻始而傲微,则其流必至于大乱也。”对于品格中的不良现象,初露端倪的时候不予过问,必然要发展到欲加制止而无能为力的地步。总之,三育并举,德育为本,是贾谊早期教育思想的核心。

四、深浅适宜

贾谊认为,早期教育要深浅适宜。“太浅则知暗,太博则业厌:二者异失同败,其伤必至。故师傅之道:既美其施,又慎其齐;适疾徐,任多少;造而勿趣,稍(稽)而勿苦,省其所省,而堪其所堪,故力不劳而身大盛,此圣人之化也。”教育要从其接受能力和发展水平出发,教学内容太浅,则智力得不到发展;过于深博,则会因难以接受而生厌烦情绪。所以,教育者应“适疾徐,任多少”[21],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确定进度的快慢和内容的多少;“造而勿趣,稍而勿苦”,积极引导学生而不要过多的强制,让学生逐渐积累,不使其因负担过重而产生厌苦之情;“省其所省,而堪其所堪”,减少那些不必要的内容,使其能够胜任。贾谊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因材施教”和孟子“循序渐进”的思想,提出了深浅适宜、快慢适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潜能的教学原则。

         然而天下少安,何也?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彼自丞、尉以上遍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
  黄帝曰:‘日中必彗!操刀必割。’(中午阳光最好的时候,一定要晒东西!手中握有利刃的时候,就要不失时机地宰杀牲畜。)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现在如果按照这一原则行事,要保全臣子、安定君主很容易做到),不肯早为,已乃堕骨肉之属(骨肉之亲已犯罪)而抗刭(诛杀)之,岂有异秦之季世(秦朝末年君臣兄弟相互残杀)呼!其异姓负强而动者,汉已幸而胜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所以能够造反的客观条件);同姓袭(仿效)是迹而动,既有征矣,其势尽又复然。殃祸之变,未知所移(祸患的变化,不知它的去向),明帝处之尚不能以安,后世将加之何!
  臣窃迹前事(追寻前事的踪迹),大抵强者先反。长沙乃二万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势然也。曩nǎng令樊、郦、绛、灌据数十城而王,今虽以残亡可也;令信、越之伦列为彻侯而居,虽至今存可也。(王、侯有反与忠、亡与存的区别吗?)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已:欲诸王之皆忠附,则莫若令如长沙王;欲臣子勿菹醢zū hǎi(被诛杀剁成肉酱),则莫若令如樊、郦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从四面八方一致)而归命天子。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如此,则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就是让婴儿做皇帝也会安宁无事),植遗腹,朝委裘(只留下遗腹之子,群臣对先帝的衣物朝拜天下)而天下不乱;当时大治,后世诵圣。陛下谁惮而久不为此!
  天下之势方病大,一胫之大几如要(一只小腿几乎与腰一样粗),一指之大几如股(一个脚指几乎与大腿一样粗),平居不可屈伸,一二指搐身,身虑无聊(平常屈指伸腰的活动都不能如意,一两个脚指搐痛,全身都无法应付)。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病非徒也,又苦炙盭lì(目前的病还不仅仅是得了浮肿,还遭受着脚掌反转不能行走的折磨)。元王之子,帝之从弟也;今之王者,从弟之子也。惠王之子,亲兄子也;今之王者,兄子之子也。亲者或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权以逼天子,臣故曰非徒病瘇也,又苦直(足炙)盭。可痛哭者,此病是也。
        天下之势方倒县。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何也?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何也?下也。今匈奴侮侵掠,至不敬也;而汉岁致金絮采缯以奉之。足反居上,首顾居下,倒县如此,莫之能解,犹为国有人乎?可为流涕者此也。(不接受、不懂得妥协的战略把汉朝看得天下无敌,尽善尽美。)
  今不猎猛敌而猎田彘,不搏反寇而搏畜菟,玩细娱而不图大患,德可远加而直数百里外威令不胜,可为流涕者此也。(批评极其尖锐、直接考验文帝的度量。
  今庶人屋壁得为帝服,倡优下贱得为后饰(现在平民居住的房屋,可以用皇帝的衣饰材料装饰墙壁;地位下贱的妓女戏子,可以用皇后的头饰来打扮自己);且帝之身自衣皂绨(粗丝黑衣服),而富民墙屋被文绣;天子之后以缘其领,庶人孽妾以缘其履;此臣所谓舛(悖乱)也。夫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欲天下亡寒,胡可得也;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欲天下亡饥,不可得也;饥寒切于民之肌肤,欲其亡为奸邪,不可得也。可为长太息者此也。
  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责骂);抱哺其子,与分并倨(竟与公爹并排而坐);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稽;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这与禽兽已经没有多少差别了)。今其遗风余俗,犹尚未改,弃礼义,捐廉耻日甚,可谓月异而岁不同矣。逐利不耳,虑非顾行也(人们在做某件事之前,并不考虑它是否应该做,而只考虑能不能获取利益);今其甚者杀父兄矣。而大臣特以簿书不报、期会之间以为大故(而朝廷大臣只把郡县地方官员不在规定期限内向朝廷上交统计文书作为重大问题),至于俗流失,世坏败,因恬(安然)而不知怪,虑不动于耳目(耳闻目睹都不能引起注意),以为是适然耳。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俗吏之所务,在于刀笔、筐箧而不知大体。陛下又不自忧,窃为陛下惜之!岂如今定经制,令君君、臣臣、上下有差,父子六亲(父、母、兄、弟、妻子、子女)各得其宜!此业壹定,世世常安,而后有所持循矣;若夫经制不定,是犹渡江河亡维楫,中流而遇风波,船必覆矣。可为长太息者此也。
  夏、殷、周为天子皆数十世,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有司齐肃端冕,见之南郊,过阙(宫门)则下,过庙则趋,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孩提有识,三公(礼记的司马、司徒、司空或周礼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少(少保少傅少师)明孝仁礼义以道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弟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于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为何褒齐贬楚?)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习(礼仪)与智长(很现代的教育理念。),故切(切磋)而不愧;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以其辅翼太子有此具也。及秦而不然,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所习者非斩、劓yì人,则夷人之三族也。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岂惟胡亥之性恶哉?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故也。鄙谚曰:‘前车覆,后车诫。’秦世之所以亟绝者,其辙迹可见也;然而不避,是后车又将覆也。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夫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也;开于道术智谊之指,则教之力也;若其服习积贯,则左右而已(至于使太子在习惯中养成善良的品行,就是他的左右亲随的职责了)。夫胡、粤之人,生而同声,嗜欲不异;及其长而成俗,累数译而不能相通,有虽死而不相为者,则教习然也。臣故曰选左右、曰谕教最急。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书》曰:‘一人有庆(善良),兆民赖之。’此时务也。(真乃深谋远虑,可敬可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书新注卷四十八 贾谊传第十八
“家教史话”之四十七:《贾谊记述古代王室家庭早期教育》
新书 卷五
全漢文(清)嚴可均輯全漢文卷十五
保傅第四十八
059汉书卷48 贾谊传第十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