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项纯丹 | 寻踪诗人普希金

文 | 项纯丹

旅俄行程有金环银环之别,用了小说及其改编的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里俩姐妹的芳名。莫斯科有硕果仅存的普希金故居,弥足珍贵,因为他一生有两次流放。不管什么环,我就欣然下套。毕竟普希金是我偶像中最崇拜的一位,因为他的教养、他的皇村、他的十二月党人、他的伟大作品、他的……

莫斯科以飞雪点缀的夜幕接机。那是2017年3月31日,上海已是莺飞草长。同伴新奇又兴奋,拉我在雪凇边留影,我却沉浸在普希金小说《暴风雪》里。黑夜在暴风雪中迷路,毁了一个贫穷年轻人的爱情、幸福,乃至生命。我暗暗祈祷,暴风雪不要来得太猛烈,尽管如今有导航仪。

诗人啊,这一路注定我要深陷于你的“故事”。

翌晨,我们赴红场,雪过天晴,碧空如洗,白云悠悠。遥想二百多年前,诗人降生时也是这爿清丽的天际。世事风云变幻,大自然相对恒定。

红场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于1799年6月6日出生在莫斯科贵族之家。父辈的藏书室是他的启蒙课堂。

途径中国商人集聚在莫斯科的大楼,里面阴沟里翻船的险情,使我想到陪伴我童年的《渔夫与金鱼》,“从前有个老头儿和他的老太婆,住在蓝色的大海边……金鱼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尾巴在水里一划,游到深深的大海里去了。”这个童话在我幼小的心灵,烙下切不可贪得无厌的警示。而犯栽的商人像普希金《黑桃皇后》里的赫尔曼,他为了钱财不择手段,准备做八十多岁伯爵夫人的情夫,骗取伯爵夫人养女的爱情,甚至拔出手枪逼死老伯爵夫人。在赌桌上他凭着三张必赢的纸牌,头一笔赌注就下四万七千卢布,然后一再加倍,最后怎么样?押错了,押在“黑桃皇后”上了,输!我想,那些翻船者和国内的贪官一样没有读过《渔夫与金鱼》吧?即使读过也一定以为童话不必当真。

叶卡捷琳娜花园

十二岁时,普希金由其伯父诗人瓦西里带到彼得格勒皇村读书。在那里他结交了一些进步贵族知识分子,其中有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并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熏陶产生反对沙皇专制和追求自由的思想。

皇村,如今称普希金城,是叶卡捷琳娜宫所在。这座美宫是彼得大帝于1762年为其第二轮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消夏而建,在他小女儿伊丽莎白女皇手里完成。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只是第三任主人。这个德国籍女霸主对宫殿构建来一番洗牌,精准倾注巴洛克风格。建筑外观色彩清新、内部奢华柔美。之于我,好比重游凡尔赛,一味惊叹巴洛克艺术女神秀足之勤快,从塞纳河畔散步到了波罗的海东北岸。具有东方风味的青花瓷堪称一绝,是不是按传说中女皇要求的十六道工序完成?把洛克克风格发挥到极致。随目光所至,追忆工匠们的慧眼巧手,是他们孕育了生生不灭的艺术生命。

沙俄皇帝那么热衷于“法国货”,对真的从巴黎带回启蒙思想、追求自由民主的俄国青年却残酷镇压,把他们投入西伯利亚矿坑深处!

如今的皇村,没有诗人实体故居,只有一尊塑像。诗人坐在靠椅上,手扶额头,四周由丛林的浓荫围绕。正如在他《皇村回忆》里描写的“陷入沉思,倾听着风声……”过客只能透过枝叶的缝隙拍下他的尊容。

皇村的普希金塑像

毕业后普希金在彼得堡外交部供职。他因创作了《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许多反对农奴制、讴歌自由的诗歌,1820年被沙皇政府发配流放西伯利亚,经朋友奔走改判流放南方。

在南方的四年,他与十二月党人的交往更加频繁,他追求自由的思想更加强烈。绚丽壮阔的山河草原又刷新了他的灵感。《短剑》《高加索俘虏》《太阳沉没了》成为十二月党人革命号角的同时,普希金成为十二月党人的歌手。

1824年,他被沙皇当局幽禁在普斯科夫省他父母的领地米海洛夫村。悲剧《鲍里斯戈东诺夫》、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就在乡间诞生。

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1826年普希金被刚登基的沙皇尼古拉一世召回,但诗人没有屈服,以《在西伯利亚矿山的深处》一诗表达他对十二月党人的同情和支持。

圣伊撒基耶夫大教堂

今天,十二月党人广场在世界四大教堂之一的圣埃萨大教堂附近,圣埃萨大教堂以112根整块深玫瑰色和斑环花岗岩圆柱和其中四面48根全世界最大的廊柱闻名。它包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设计师蒙培朗因听信巫师之言,他建成有名的教堂后必死。他故意花四十年建成一座极其坚固的建筑。建成后故世,似乎应了巫师的话。其实那时他已七十多高龄了。

沿着弯曲的小径穿过小树林,便来到十二月党人广场。广场中央一座彼得大帝塑像,这就是闻名的青铜骑士。骑士奋力向前。他是普希金在《青铜骑士》里赞扬的彼得大帝:“眼前波涛汹涌,浩渺无边/他站在岸上,满怀伟大的思想/两眼向远方凝视……”紧随着是一个凄惨的故事:一个小职员因水灾而家破人亡,他在青铜骑士前低声咒骂,青铜骑士刹那间暴跳如雷,小职员被逼疯,死在荒凉的海边。这就是普希金心目中的沙皇彼得大帝——功绩卓越而本性凶残。

十二月党人广场上的彼得大帝铜像

普希金为财产过户于1830年秋来到他父亲的领地波尔金诺,度过了一个“波尔金诺的秋天”,《别尔金小说集》等收获满满 。玛莎《暴风雪》、丽莎《打扮成乡下姑娘的小姐》、达吉雅娜《叶甫盖尼·奥涅金》,他塑造了一个个善良、纯朴、美丽的少女。

同年5月,普希金与娜塔丽娅·尼古拉耶芙娜·冈察洛娃订婚。1831年2月18日举行婚礼。初婚时他在阿尔巴特街53号二楼租下了五个房间为新房。

去阿尔巴特大街得先坐地铁,莫斯科地铁有宫殿的感觉,装饰美观富有艺术气息。具有纪念意义的蓝绿色楼房离路口不远。外墙的铭牌上写着“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于1831年2月初至5月中在此居住”。

莫斯科普希金故居内外

普希金博物馆入口是个漂亮复古的小门。走上木质楼梯来到二楼,便到了当年新婚燕尔居住的地方。每个房间都很宽适,装潢装饰也典雅精致。这里有普希金使用过的书桌和普希金夫人使用过的梳妆台,都是从别处移来的原物。墙上挂了不少镜框,里面有风景画和人物肖像,其中女性肖像是十二月党人美丽而高贵的妻子。展柜里陈列了各种普希金的书稿手迹,有的手迹旁带有速写,普希金多才多艺,画的人物肖像比专业画家的还真实。婚后不久,因家庭经济入不敷出、莫斯科上流社会流言迭起,普希金在1831年5月中旬离开莫斯科,迁居圣彼得堡。 

在蓝绿色故居的对面竖立着普希金携他美丽妻子的塑像,我站在塑像跟前久久凝视,想到了普希金婚后的种种。

阿尔巴特街普希金塑像

普希金和“莫斯科第一美人”娜塔丽娅邂逅于1828年冬的一次舞会上,当时娜塔丽娅只有16岁。普希金对她一见钟情,“我爱你的心灵胜于你的容貌”,很快向她求婚。由于年龄悬殊和兴趣差异,高颜值的娜塔丽娅很难成为普希金的知音。普希金自小在法国教师熏陶下长大,生性浪漫风流,擅长写爱情诗,其中《我曾经爱过你》脍炙人口。可婚后竟写不出一首爱情诗!

即使生活欺骗了他,却不能使他放下笔杆。1833年,他再次到父亲的领地波尔金诺,在清静的乡间完成了《青铜骑士》《黑桃皇后》和《上尉的女儿》。

1836年普希金创办了文学杂志《现代人》。这个进步刊物后来由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相继编辑,一直办到19世纪60年代,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而且成为俄罗斯进步人士的喉舌。

上:东宫正门   下左:叶卡捷琳娜宫   下右:斯莫尔尼教堂

可惜,我们去的那天是普希金博物馆休息日。我们被拒门外,只能徘徊在楼前,望着蓝绿的楼房,想到圣彼得堡的冬宫、叶卡捷琳娜宫、斯莫尔尼宫都是蓝绿的,这色调养眼!曾经去涅瓦河边列宾美术画院的门前看没胡子的狮身人面像;再去瓦西里岛古港口游览,两根红色河神柱基部的河神各一男一女,代表俄罗斯四大河流,其中涅瓦河和伏尔加河的名字尾部是元音(阴性),所以是二位女神;然后去圣彼得堡发源地——彼得堡要塞。它是彼得大帝为防瑞典人入侵而建,旁边是犯人没等判决就被倒灌的河水淹死的监狱。这里关押过革命家、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等政治犯,甚至尼古拉的二子,再过去的那个洋葱头金顶教堂埋有彼得大帝等沙皇的亡灵。去这些地方,来来回回,大巴都要经过一幢蓝绿色大厦。总觉得这里有玄机。我问导游,这里有普希金故居,这幢蓝绿的是不是啊?导游不置可否地朝我看看。后来才知,我指的蓝绿大厦是我们参观过的冬宫,圣彼得堡的普希金故居不是蓝绿色,而是位于河神柱东侧的一幢浅黄色楼房。

上:圣彼得堡列宾美术馆   下:左河神柱  右彼得堡要塞

俄罗斯冬宫内景

这座莫伊卡河滨的浅黄色楼房,是普希金在1836年9月12日至逝世度过人生最后四个月的故居。离冬宫不远。入内参观的门只有弯腰低头才能进入,想必是要我们以此表达对诗人的敬意。进入后,普希金高昂头颅的雕像迎接游客。地下廊厅展出介绍普希金的生平与作品的图片与文字。二楼是故居的正厅和餐厅。正厅陈列着当年诗人与丹特斯决斗的枪具。枪具上方有一幅挂画,描绘了决斗的场景。普希金中弹倒下,使观者的心一阵揪痛。还有他决斗时穿的背心、去世前的一缕头发与面部模型等珍贵的展品。穿过餐厅的右门,便是诗人当年的客厅,如今沙发的正上方悬挂着他的小幅画像,旁边摆放一张当年他常用的靠椅,诗人当年喜欢靠在上面看书和休息。一架木钢琴摆放在左侧。穿过客厅,便是普希金妻子与女儿的房间。诗人的书房里书桌上堆满了他当年用过的笔墨与纸,还有许多未完成的诗稿。书桌上放着一个有黑人木偶的墨水池,据说这是为了纪念他来自埃塞俄比亚的祖父(他祖父是彼得大帝从国外带回的黑奴)。普希金对此非常珍爱。右侧是他当年决斗受伤后躺过并与世长辞的单人长沙发,一旁放着他去世前看过的信件。左侧保存了他当年常坐的靠椅、常用的拐杖。

圣彼得堡普希金故居内外

这里的时钟永远停留在2点45分上,这是诗人与世长辞的时刻。

1837年2月8日(俄历1月27日),普希金因法国军官丹特斯企图勾引他妻子而怒不可遏,遂与之决斗,结果不幸中弹,两天(2月10日)后因伤势过重而身亡,结束了年仅38岁的短暂生命。其实,这是一场蓄意安排的阴谋。真正要想得到娜塔丽娅的是沙皇尼古拉一世。

记得我们是在夜色中到达圣彼得堡的,大巴经过一家灯光闪烁的门面,导游说,这是普希金餐厅。我颇为不屑,居然有人用诗人名字经商。却不知当年普希金决斗前就在这里喝完最后一杯咖啡,站起身披上黑色大衣,为了尊严和名誉而出门迎着凛冽的寒风走向雪中的郊外,曾经胜过一次决斗的普希金这次没有那么幸运。如今涅瓦大街15号咖啡馆成了普希金餐厅,在外墙上挖出一个小拱门,赫然立着刻有他头像的速写石碑。

画家画的普希金决斗时的场景

早在他决斗逝世前的半年,他写下了《“我为自己竖起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不,我不会完全灭亡--我的心灵在珍爱的诗琴中/将比骨骸存在得更长久,它决不会腐朽--只要月光下的世界上还有一个诗人/我的声名将永垂千秋。”他的灵魂将永垂不朽的预言果真实现,这位被人们誉为“俄国文学之父”及“俄国诗歌的太阳”的伟大诗人,超越了时间与空间。“太阳沉没了”,不,没有沉没,永远照在世界人民的心头。 

阿尔巴特大街不像莫伊卡河滨那么悲情浓郁,毕竟是普希金新婚的地方,阳光和煦、春风拂面。我徜徉其间,想到这次旅俄与莫伊卡河滨的故居失之交臂,又没能进到蓝绿故居里面,不免失落,但有什么遗憾的呢?我安慰自己:诗人为自己竖起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我们只要倾心阅读、并深刻领悟他的作品,就能抵达“这座纪念碑”的内核,汲取他的精神营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欧游十二国慢记-13: 累死人的圣彼得堡-day1
这一天,我走在涅瓦大街上
俄罗斯双都——人生必游地(叶平)
难以忘怀的俄罗斯旅程(精选)
印象俄罗斯
10【行走世界】​俄罗斯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