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地名城:鄄

【读文鄄】原文:赵伐齐,至鄄。(《资治通鉴》第1卷 公元前370年)译文:赵国攻打齐国,兵至鄄邑这个地方。

【简介鄄】鄄,地名。古称鄄邑、鄄城,今称鄄城县,隶属于山东菏泽市。上古时期,鄄地有谷林、历山、雷泽,相传尧舜二帝均在此留下活动足迹,《吕氏春秋》载:“尧葬谷林,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经专家考证,千年古鄄确有这些先夏时代的名胜古迹。到了春秋时期,鄄亦称鄄邑,属于卫国地,《春秋·庄公十四年》:“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战国时期,鄄邑归属齐国。周烈王六年(公元前370年),赵国攻打齐国,“至鄄”。

 


秦始皇时期,改邑为城,称鄄城。西汉时期,此地始置鄄城县。东汉末,曹操曾迁兖州治所于鄄城县,至今仍为鄄城县。现在的鄄城县总面积1032平方公里,下辖2个街道、12个镇、3个乡。

读后随笔千年古鄄有先夏胜迹

鄄城自古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古鄄”之誉。鄄城,一个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鄄。早在上古时期,先祖华胥、伏羲、女娲、颛顼、尧、舜曾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里的名胜古迹,先夏时代有雷泽湖、尧王墓,舜王庙等;夏以后有孙膑故里、庄子钓鱼台、曹操屯兵处、曹植读书台、苏御史牌坊等。这些名胜古迹无一不吸人眼球,其中涉及上古时期的胜迹,更是令人震憾。一个县域有如此之多的先夏胜迹,这便是“千年古鄄”特有的历史现象,也是今日鄄城深厚的文化底蕴。



雷泽传说,雷泽位于鄄城县境西南。雷泽,又名雷夏泽。《太平御揽》卷七八引《诗含神雾》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传说天帝的女儿华胥在雷泽踩着龙的大脚印,因此怀孕而生了伏羲、女娲。伏羲兄妹就是龙子、龙女,他们的子孙后代就是龙的传人。华胥与伏羲、女娲两代人生活在雷泽岸边,雷泽就是龙的传人发源地。迄今为止,华胥是有名有姓的中华民族的始祖。地质考查队探测,历山镇观坡村北端处堆积物厚度在六十米左右,当地群众打大口井时,在七八米深堆积处发现有人工砌的石坝和磨损的红陶片、灰陶片,饰纹有方格纹、柳叶纹、绳纹等陶片,证明距今四千年以前这里是一片白茫茫的湖泊,是渔业的生产之地,故叫雷泽。同时也证明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在此居住生活,是繁衍生息的地方。

谷林尧陵,即帝尧陵,又名尧陵,位于菏泽市鄄城县城南7公里,处富春乡赵千庄村南谷林寺。尧(约公元前2377—前2259年),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他二十岁代兄为天子,二十年后禅让于舜。有记载说:“帝尧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尧死后,葬于谷林。《吕氏春秋》中有“尧葬谷林”的记载。自古便有“尧王虚造八百墓,惟有真身在谷林”的说法。尧陵现存墓区面积6000余平方米,封土直径50米,高9米。在考古勘探过程中,中科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现场发现了14万平方米的大规模龙山文化遗址,从勘探所取土芯样本及包含物分析,该遗址文化堆积层次分明,包含有龙山文化、周代、汉代及明清时期的文化遗物,为研究帝尧陵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历山舜庙,位于鄄城县闫什镇历山庙村西。舜,历代传为贤明圣君,司马迁列他为五帝之一。《史记》载:“舜耕历山。”据说,舜历山开荒勤耕,把收获后的粮食供给父母,送给缺粮的人家。他还动员和引导别人到历山垦荒种地,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地教别人怎样垦荒,怎样下种,怎样护苗,怎样助长,怎样收获。除此之外,舜还经常性地帮助劳动力弱的人家劳作。由于舜的倡导和示范,到历山开垦荒地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和睦相处,互让田畔,勤耕苦作,历山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舜20岁登帝位,是一位仁爱、诚信、谦恭、勤政、爱民的帝王,后人思其功德,向往其遗风,在所耕之历山建庙以祀之,故名“历山舜王庙”。据古庙碑记载,东汉光武帝年间开始修庙立碑,其后南北朝、北魏、唐、元、明、清各朝皆有修复。

陶丘堌堆遗址,位于鄄城县旧城镇西南陶丘堌堆村内,紧靠黄河大堤,西1000米有黄河自南向北流过。古遗址现为缓坡状台形堌堆,高约2米,经铲探得知,遗址范围呈椭圆形,东西125米,南北55米,总面积约为6875平方米。地表下3.8米为淤积层,土色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灰褐土,厚0.9米,此层有夹砂绳纹红陶、灰陶片和泥质弦纹灰陶片,经分析为夏商文化遗存。下层为龙山文化时期形成的堆积。陶丘堌堆在清代高达20米,其上建有寺庙。《濮州志·续古迹考》记载:“相传尧妃葬处在州治东南30里武集里陶丘堌堆。”这里所说的陶丘堌堆,就是今鄄城陶丘堌堆。可见,此遗址也属上古胜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古文明话雷泽--
舜耕历山今何处
古鄄撷珍之三:舜耕历山--上古以德治国的文明实践中心
尧葬成阳考
伏羲生於雷泽考
《群书治要》《史记(上)》《本纪》(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