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年古县江陵的由来

 江陵是湖北境内最早设立的县之一。

 江陵历史悠久。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秦将白起拔郢,置郢县,不久分郢置江陵县(见唐杜佑《通典》云:江陵,故楚之郢地,秦分郢置江陵县),属南郡。因“此地临江”、“近州无高山、所有皆陵埠”而得名。(见《大明一统名胜志·湖广荆州府志胜》卷8:“近地无高山,所有皆陵阜之属,故名江陵。”清光绪《荆州府志》卷1《地理志·沿革》称:江陵“以地临江,故名”)。新朝王莽改制时,更县名为江陆,但不久即复称江陵。东汉废郢县入江陵,为南郡治所。晋兼为荆州治所。并在境内侨置云中、九原、定襄、宕渠、广牧、新丰六县,属新兴郡。其后有南朝齐和帝萧宝融、梁元帝萧绎、后梁萧詧、五代荆南国高季兴等在此建都。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析江陵白洑巡置潜江县。元为中兴路。同时,将江陵县一分为二,西为江陵县,治沙市;东设中兴县,治赤岸(今江陵县白马寺镇赤岸村)。明、清属荆州府,1914年属荆南道。1921年属荆宜道。1949年属荆州专区。1949年7月15日,沙市划出建市。1953年将县属埠河区划隶新成立的荆江县(1955年并入公安县)。1954年将张金、徐李两区划给潜江县。1960年析县辖沙洋镇另置沙洋市(今沙洋县)。1961年撤销,划归荆门县(今荆门市)。1985年9月10日,江陵县锣场乡划归沙市市。1994年9月29日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和江陵县,设立荆沙市(地级)和沙市区、荆州区、江陵区,江陵区人民政府驻郝穴镇。1998年7月2日批准撤消江陵区,设立江陵县。1998年7月2日,江陵撤区置县。

 值得一提的是,今江陵县辖境范围不到原江陵县的二分之一(原江陵县包括今江陵县、沙市区、荆州区、沙洋县以及潜江市张金镇、老新镇徐李和公安县埠河镇),应将江陵县撤县设区,更名为荆州市荆江区,原荆州市荆州区更名为江陵区。

 现江陵县辖郝穴、普济、资市、滩桥、熊河、白马寺、沙岗7个镇和马家寨、秦市2个乡。

郝穴镇

古名江渚(渚即水中高地),因常聚鹤群,亦名鹤渚。晋末与北岸江连。南北朝时为荆江九穴之一,名鹤穴口。后谐音为郝穴口。明嘉靖年间(1524年),“郝穴”被封堵筑堤,清乾隆五十年置镇。1942年改称“合协”,1945年又改称“鹤鸣”,1946年再次恢复郝穴名称。1998年成为县政府驻地。

究 

滩桥镇

原为荒滩,后于此建桥成集而得名。

普济镇

以普济观得名。

熊河镇

因熊家河而得名。

白马寺镇

以白马寺得名。

资市镇

因资福寺而得名。

沙岗镇

昔为五岔河(属白鹭湖)中沙洲,因地势较高,故名。

秦市乡

以秦家场得名。元初秦姓在此开店(称为“场”),明初成集市。

马家寨乡

昔为赛马地,故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说江陵县的来历
【郢都故事•特稿】荆州区更名的是与非!
【荆州建设】长镇郝穴的江陵县
此江陵非彼江陵
荆州市
何处是荆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