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宣公·宣公三年 庄王问鼎 兰花故事

  【经】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杨伯峻 注:“郊祭必先择牛而卜之,吉则养之,然后卜郊祭之日。未卜日以前谓之牛,既卜日之后改曰牲……此曰'郊牛’,是尚未卜日可知。”)牛死,乃不郊。犹三望。(杜预 注:"三望,分野之星、国中山川皆郊祀,望而祭之。 鲁 废郊天,而修其小祀,故曰犹。""三望者何?望祭也。然则曷祭?祭 泰山 、 河 、 海 。曷为祭 泰山 、 河 、 海 ?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偏雨乎天下者,唯 泰山 尔。 河 , 海 润于千里。"(祭东海、泰山、淮水))葬匡王。楚子伐陆浑之戎。夏,楚人侵郑。秋,赤狄侵齐。宋师围曹。冬十月丙戌。郑伯兰卒。葬郑穆公。(公元前606年,乙卯,周定王元年,鲁宣公三年,齐惠公三年,晋成公元年,秦共公三年,楚庄王八年,宋文公五年,卫成公二十九年,陈灵公八年,蔡文公(文侯)六年,曹文公十二年,郑缪公(亦书穆公)二十二年,燕桓公十二年,许昭公十六年,邾定公八年,杞桓公三十一年,纪庄侯八年,莒渠丘公二年,滕昭公三十五年

  【传】三年春,(周历正月)不郊而望,皆非礼也。望,郊之属也。不郊亦无望,可也。(高诱 注:"郊,祭天;望,祭日月星辰山川也。"

      杜预注曰:言牛虽伤死,当更改卜,取其吉者,郊不可废也。前年冬,天王崩,未葬而郊者,不以王事废天事。《礼记·曾子问》:“天子崩未殡,五祀不行,既殡而祭。”自启至于反哭,五祀之祭不行,巳葬而祭。正义曰:案经,牛死在正月,郊当用三月,其间足得养牛。牛虽一伤一死,当更改卜取其吉者,郊天之礼不可废也。牛死而遂不郊,故为非礼也。不郊非礼,则於礼得郊礼,诸侯为天子斩衰,天王崩未葬,而得郊者,不以王事废天事也。与僖三十一年相似。望祭,是属于郊祭的一部分,不举行郊祭,也不必举行望祭了。礼仪大事。

  晋侯伐郑,及郔。(春秋郑地,在今河南郑州市南。一说在今延津县北。)郑及晋平,士会入盟。

  楚子伐陆浑之戎,(“陆浑之戎”,允姓之戎,本居瓜州,在今甘肃敦煌一带。公元前638年,秦、晋迁之于伊川,即今河南洛阳市嵩县及伊川县境。)遂至于洛,(“洛”,亦书“雒”,洛水(现在叫洛河)发源于陕西洛南县西北部的冢岭山(属秦岭)。洛河自源头到入黄河口,全长885里。杜预注曰:雒水出上雒冢领山,至河南巩县入河。)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王孙满就是21年前(公元前627年)在城楼上偷窥秦师并评价其轻佻无礼的那位,那时“尚幼”。)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杜预注曰:示欲逼周取天下。)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此项技术何其早也,至今还用)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建()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郏鄏”,jiá rǔ,史记集解杜预曰:“郏鄏今河南也,河南县西有郏鄏陌。武王迁之,成王定之。”索隐按周书,郏,雒北山名,音甲。鄏谓田厚鄏,故以名焉。)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简述了鼎的来历传承以及鼎与德的关系

  夏,楚人侵郑,郑即晋故也。

  宋文公即位三年,杀母弟须及昭公子。武氏之谋也,使戴、桓之族攻武氏于司马子伯之馆。尽逐武、穆之族。武、穆之族以曹师伐宋。秋,宋师围曹,报武氏之乱也。

  冬(十月丙戌(廿三)),郑穆公卒。

  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赞美兰花,“吾若兰”)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征兰乎。」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燕姞故事前半截曾出现于公元前630年,伯鯈是南燕国始祖。一段关于兰花的优美故事

      公子兰的母亲是郑文公的女婢,名燕姞,应该是南燕之女,与周朝的姬姓始祖后稷的元妃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郑文公就临幸了她一次。历史的后宫这样的可怜女子和故事总是不断地发生着。《史记·郑世家》将燕姞的故事放在郑文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49年),也许公子兰就是这年出生的,以此推测,公子兰后来成为国君是在公元前627年,即22岁即位,在位22年44岁卒。

  文公报郑子之妃,曰陈妫,(这件事公元前636年提到过,郑子之妃是郑子仪的夫人,叫陈妫,子仪娶于陈,当年郑厉公赶跑了郑昭公即位后子仪曾避难于陈,想必是时娶了陈妫,按辈份陈妫应该是郑文公的婶婶)生子华、子臧。子臧得罪而出。(公元前644年)诱子华而杀之南里,使盗杀子臧于陈、宋之间。(公元前636年,虎毒不食子,非也)又娶于江,生公子士。朝于楚,楚人鸩之,及叶(“叶”,楚地,在今河南平顶山市叶县南,现在那里有个叶庄)而死。又娶于苏,生子瑕、子俞弥。俞弥早卒。泄驾恶瑕,文公亦恶之,故不立也。(公元前629年)公逐群公子,公子兰奔晋,从晋文公伐郑。(公元前630年)(文公无聊,能生也能害)石癸(石甲父)曰:「吾闻姬、姞耦,其子孙必蕃。姞,吉人也,后稷之元妃也,今公子兰,姞甥也。天或启之,必将为君,其后必蕃,先纳之可以亢宠。」与孔将锄、侯宣多纳之,盟于大宫而立之。以与晋平。(公元前630年

  穆公有疾,曰:「兰死,吾其死乎,吾所以生也。」刈兰而卒。

译文

  三年春季,没有举行郊祭却举行望祭,这都不合于礼。望祭,是属于郊祭的一种,不举行郊祭,也不必举行望祭了。晋成公发兵攻打郑国,到达郔地。郑国和晋国讲和,士会到郑国缔结盟约。

  楚庄王发兵攻打陆浑的戎人,到达雒水,在周朝的直辖地域陈兵示威。周定王派遣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问起九鼎的大小轻重如何。王孙满回答说:“鼎的大小轻重在于德而不在于鼎本身。从前夏朝正是有德的时候,把远方的东西画成图像,让九州的长官进贡铜器,铸造九鼎并且把图像铸在鼎上,所有物像都具备在上面了,让百姓知道神物和怪物。所以百姓进入川泽山林,就不会碰上不利于自己的东西。螭魅魍魉这些鬼怪都不会遇上,因而能够使上下和谐,以承受上天的福佑。夏桀昏乱,把鼎迁到了商朝,前后六百年。商纣暴虐,鼎又迁到了周朝,德行如果美善光明,鼎虽然小,也是重的。如果奸邪昏乱,鼎虽然大,也是轻的。上天赐福给明德的人,是有一定期限的。成王把九鼎固定在郏鄏,占卜的结果是传世三十代,享国七百年,这是上天所命令的。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微,天命并没有改变。鼎的轻重,是不能询问的。”

  夏季,楚国人入侵郑国,这是由于郑国倾向晋国的缘故。

  宋文公即位的第三年,杀了同胞弟弟须和昭公的儿子,这是出于武氏的谋划。于是就让戴公、桓公的族人在司马子伯的客馆里攻打武氏,把武公、穆公的族人全部驱赶出国。武公、穆公的族人用曹国的军队攻打宋国。秋季,宋国军队包围曹国,以报复武氏的叛乱。

  冬季,郑穆公去世。当初,郑文公有一个贱妾名叫燕姞,梦见天使给她一支兰花,说:“我是伯鯈。我,是你的祖先,把兰作为你的儿子。因为兰花的香味在全国数第一,佩带着它,别人就会像爱它一样地爱你。”不久以后,文公见到燕姞,给她一支兰花而让她侍寝。燕姞告诉文公说:“我的地位低贱,侥幸怀了孩子。如果别人不相信,敢请把兰花用来作为信物。”文公说:“好。”生了穆公,取名叫兰。

  郑文公奸淫了郑子的妃子叫做陈妫的,生了子华、子臧。子臧得了罪而离开了郑国。郑文公将子华诱骗到南里并杀死了他,又派坏人把子臧杀死在陈、宋两国之间。又在江国娶妻,生了公子士。公子士到楚国朝见,楚国人给他喝了毒酒,到叶地就死了。又在苏国娶妻,生了子瑕、子俞弥。俞弥早死。泄驾讨厌子瑕,郑文公也讨厌他,所以没有立为太子。郑文公赶走公子们,公子兰逃亡到晋国,跟随晋文公攻打郑国。石癸说:“我听说姬、姞两姓适合于成为配偶,他们的子孙必定蕃衍。姞,就是吉人的意思,是后稷的嫡妻。现在公子兰是姞氏的外甥,上天或许要使他光大,必然会做国君,他的后代必然蕃盛。如果先接纳他为国君,就可以保持他的宠信。”于是石癸就和孔将鉏、侯宣多收纳了公子兰,在大宫里盟誓以后而立了公子兰为国君,以此与晋国讲和。

  郑穆公有病,说:“兰花死了,我也许要死了吧!我是靠着它出生的。”割掉了兰花,郑穆公就死了。

附1

《春秋》:“王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犹三望。”

(鲁宣公三年,春季,周历正月,祭祀天的牛“之”嘴受伤了,重新占十一头牛来祭夭,这头牛死了,于是就不祭祀夭了。但仍然祭祀泰山、黄河和东海。)

《公羊传·宣公》:“其言之何?缓也。曷为不复卜?养牲养二卜,帝牲不吉,则扳樱牲而卜之。帝牲在于涤三月,于樱牲,唯具是视。郊则曷为必祭樱?王者必以其祖配。王者则曷为必以其祖配?自内出者,无匹不行。自外至者,无主不止。”

(这里说“之”是什么意思?这是表示鲁宣公祭天简慢的说法。为什么不再占十一头牛呢?因为养祭天的牛只养两头。如果祭祀天帝用的牛不吉利。就牵祭祀后樱用的牛来占卜,占卜吉利的两头牛就是祭祀天帝用的,要把它们在涤宫饲养三个月;用于祭祀后授用的牛,只要观察它们身体是否完好无缺,无病无疾就行了。祭祀天帝为什么必须同时祭祀后傻呢?祭祀天帝时天子一定要以他的先祖配享。为什么天子必须以他的先祖附祭配享呢?因为天子的先祖没有与天帝会合,祭祀时不能行礼。天帝从天而降,没有迎神的主人就不会停下来享受祭祀。)

《谷梁传·宣公》:“之口,缓辞也,伤自牛作也。改卜牛,牛死,乃不郊。事之变也。乃者,亡乎人之辞也。犹三望。”

(郊祭用的牛嘴受了伤,表示祭祀要延缓的意思。是牛自己伤的,又另占卜选择牛,牛又死了,便不能举行郊祭,事情有了变故。用乃字,表示没有贤人的意思,还是举行了三次望祭。)

《汉书卷二十七下之上·五行志第七下之上》:“宣公三年,“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刘向以为近牛祸也。是时宣公与公子遂谋共杀子赤而立,又以丧娶,区霿昏乱。乱成于口,幸有季文子得免于祸,天犹恶之,生则不飨其祀,死则灾燔其庙。董仲舒指(旨)略同。”

  “郊牛”,郊祭必先择牛而卜之,吉则养之,然后卜郊祭之日。未卜时谓牛,即卜曰牲。

“改卜牛”,因郊牛口伤,不能使用,于是另择它牛更卜之。

(宣公三年,“郊祭用的牛口有伤,更改卜牛,牛死”。刘向以为接近牛祸。这时宣公与公子遂共谋杀死子赤自己即位(此鲁文公十八年事),又以丧制未除而娶妻(鲁宣公元年正月,公子遂如齐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此时文公丧制未除。),真是昏昧无礼。乱必定出于口,幸有季文子得免于祸,天还厌恶,生时不愿飨其祀,死时便烧了这个庙堂(指鲁成公三年宣公庙灾)。与董仲舒所指略同。)

《春秋》:“葬匡王。”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成公元年,赐赵氏为公族。伐郑,郑倍晋故也。”

“公族”,国君同族。此为官名,系公族大夫省称,职掌公族及异姓卿大夫子弟的管理教育。“赐赵氏为公族”,按《左传》宣公二年,指晋成公赐封赵括担任公族大夫。考晋国原以公族即同姓任公族大夫,至献公时因骊姬谗言而驱逐群公子,取消公族大夫之职。及晋成公即位,对诸卿嫡子授官予田,恢复公族大夫之职,以管理教育诸卿嫡子。赵括任公族大夫,打破了原由同姓担任此职务的惯例。

(赐给赵氏为公族大夫。晋国讨伐郑国,因为郑国背叛了晋国。)

《春秋》:“楚子伐陆浑之戎。”

“陆浑之戎”,允姓之戎,本居瓜州,在今甘肃敦煌一带。公元前638年,秦、晋迁之于伊川,即今河南洛阳市嵩县及伊川县境。

“洛”,亦书“雒”,洛水(现在叫洛河)发源于陕西洛南县西北部的冢岭山(属秦岭)。《山海经》说:出上洛西山,又曰欢举之山,洛水出焉。东与丹水合,水出西北竹山,东南流注于洛……洛河往东流入河南境内,经三门峡市卢氏县、向东北流向洛阳市洛宁县至宜阳县、再经洛阳市、偃师市(接纳其支流伊河后称为伊洛河),再东流至郑州市的巩义市东北洛口汇入黄河。《河南通志》和卢氏、洛宁、宜阳等县志都对这条河有详细的记载。从上述记载来看,洛河自源头到入黄河口,全长885里。杜预注曰:雒水出上雒冢领山,至河南巩县入河。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楚国讨伐陆浑戎,到达洛,在周都郊外阅兵。周定王派王孙满犒劳楚王。楚王向王孙满询问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加答说:“统治国家在于道德不在于宝鼎。”庄王说:“你不要倚仗九鼎!楚国只要销毁刀剑上的刃尖便可以铸成九鼎。”王孙满说:“啊呀!君王忘记这些了吗?过去虞夏昌盛时,边远的国家都来朝贡,让九州的长官进贡金属,铸成九鼎,其上绘了许多山川物体,各种怪异之物都具备,好让百姓知道怪异为害情况。桀道德败坏,鼎便被迁到殷朝,殷延续了六百年。殷纣王残暴狂虐,鼎又被迁到周朝。如果天子道德美好,鼎虽然很小却重得移不动;如果天子道德败坏,鼎即使再重也容易移动。过去,周成王把九鼎安置在郏鄏,占卜说可以传世三十代,立国七百年,这是上天的意旨。如今周王室虽然衰微,但上天的意旨难以改变。问鼎轻重,确实不可以啊。”楚王这才撤军回国。)

《柏杨·中国人史纲·第七章·纪元前第七世纪》:“楚王国自上世纪(前八)起、即以雷霆万钧之势,闯入中国的国际社会,并且一天也不停留的向东和向北侵蚀,仅只有两次碰壁,一是本世纪(前七)四十年代“召陵之会”,一次是六十年代“城濮之役”。

非常奇怪的一种现象,北方寒带民族总是向南发展的,可是楚王国和稍后兴起的吴王国和越王国,却向北发展。大概北方在当时已高度开发,繁华世界具有更大的诱惑力,所以对尚是一片蛮荒的江南,视为畏途。

两次碰壁都不是致命打击,楚王国雄厚的国力不久就完全恢复。纪元前六一四年,第六任王芈侣即位,发奋图强。不久,晋国发生内乱,国君姬夷皋过度暴虐,被他的大臣杀掉,新君姬黑臀初立,跟宰相赵盾(赵宣子,宣孟)正全力安定内部,在国际上采取低姿势态度。这是天赐给芈侣的机会,他开始使他的王国成为五霸中的第四个霸权,而且是长期霸权。纪元前六○六年,芈侣准备完成,远征北方陆浑(即嵩山地区,距洛阳仅 六十公里)的戎部落,把戎部落灭掉之后,顺便率领大军到洛阳近郊,向那可怜的周王展示威力,惊惶失措的国王姬愉急忙派他的大臣姬满,携带大批慰劳品,前往探听消息。在谈话中,囗侣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九鼎是九个三只脚的大锅。用当时最贵重的金属青铜铸成,据说每一个鼎代表夏王朝时代的一个州。周王朝掌有它,是作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一种凭证。芈侣不过好奇,但姬满立刻紧张起来,回答说:“周政府虽然衰弱,但天老爷仍支持它,九鼎的轻重,不宜过问。”芈侣马上发现他已触及到这个残余政权神经中最衰弱的一环,不禁大笑说:“请放心,我不会要你们的九鼎。仅只楚王国民间的挂钩,就够铸出九鼎。”

这么尊贵的九鼎,应该是国宝中的国宝,但它的结局却大大出人意外。四个世纪后的纪元前三世纪,周王国最后一任王姬延,他被称为“羞愧之王”(赧王)。那时国土更小,政府更穷尸姬延靠着向新兴的商人们借债度日,负债累累,无法支持。他就悄悄地把九鼎熔化,陆续出卖还账。等周王国被秦王国灭掉时,九鼎已卖了个净光。”

《春秋》:“夏,楚人侵郑。”

《春秋》:“秋,赤狄侵齐。”

这是《春秋》首书“赤狄”。

《春秋》:“宋师围曹。”

2

《春秋》:“冬十月丙戌(廿三)。郑伯兰卒。”

郑穆公姬兰(就是夏姬的父亲)有十三个儿子,除了灵公夷和襄公坚外,有七人的后人在郑国为卿,合称七穆。七穆指郑穆公的七支后裔。郑穆公有13个儿子,除了灵公夷和襄公坚外,有七人的后人在郑国为卿,合称七穆。这七人分别是子罕、子驷、公子去疾(字子良)、公子发(字子国)、公子偃(字子游)、子印、子丰。这七人的儿子均以其父的字命氏,分别为罕氏、驷氏、良氏、国氏、游氏、印氏、丰氏,合称七穆。七穆中的子展、子西、子产、伯有、子太叔、子石、伯石,为掌握郑国政权的世卿。

世卿政治是春秋时代最显著的政治特点,对后世中央集权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世卿集团的政治之所以被称为世卿制,“首先是因为它本身含有一种较稳定的继承方式,并已制度化。故而不同于执政者作为君主权臣时依靠君主之意确定,亦不同于卿大夫彼此相争、强者掌权的情况。”世卿集团由几个利益共存的大家族组成,实行联合统治。为保证各家族利益和权力平衡,世卿集团规定了一定的秩序传递执政权,并以它为依据来分配和组织政治权力。)

《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郑文公)四十五年(公元前628年),文公卒,子兰立,是为缪公。

缪公元年(公元前627年)春,秦缪公使三将将兵欲袭郑,至滑,逢郑贾人弦高诈以十二牛劳军,故秦兵不至而还。晋败之于崤。初,往年郑文公之卒也,郑司城缯贺以郑情卖之,秦兵故来。

三年(公元前625年),郑发兵从晋伐秦,败秦兵于汪。往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

二十一年(公元前607年),与宋华元伐郑。华元杀羊食士,不与其御羊斟,怒以驰郑,郑囚华元。宋赎华元,元亦亡去。晋使赵穿以兵伐郑。

二十二年(公元前606年),郑缪公卒,子夷立,是为灵公。”

郑穆公(前648年―前606年),姬姓,郑氏,名兰,郑文公庶子,母燕姞,故称公子兰,春秋时期郑国第九位第十一任君主,公元前628年―前606年在位22年。

郑穆公年表:

公元前628年,夏四月己丑(十五),郑伯捷卒。

公元前627年,晋、陈、郑伐许,讨其贰于楚也。

  楚令尹子上侵陈、蔡。陈、蔡成,遂伐郑,将纳公子瑕,门于桔柣之门。瑕覆于周氏之汪,外仆髡屯禽之以献。文夫人敛而葬之郐城之下。

公元前626年,晋文公之季年,诸侯朝晋。卫成公不朝,使孔达侵郑,伐绵、訾,及匡。

公元前625年,夏六月,公孙敖会宋成公、陈共公、郑穆公、晋士縠盟于垂陇。晋讨卫故也。冬,晋先且居、宋公子成、陈辕选、郑公子归生伐秦,取汪,及彭衙而还,以报彭衙之役。

公元前624年,王正月,叔孙得臣会晋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伐沈。以其服于楚也。沈溃。

公元前620年,秋八月,齐昭公、宋昭公、卫成公、郑穆公、许昭公、曹共公会晋赵盾盟于扈,晋侯(灵公)立故也。

公元前618年,范山言于楚子(楚穆王)曰:“晋君少,不在诸侯,北方可图也。”楚子师于狼渊以伐郑。囚公子坚、公子龙及乐耳。郑及楚平。公子遂会晋赵盾、宋华耦、卫孔达、许大夫救郑,不及楚师。

公元前617年,陈恭公、郑穆公会楚子于息。冬,遂及蔡庄侯次于厥貉。将以伐宋。

公元前614年,冬,鲁文公如晋,朝,且寻盟。卫成公会公于沓,请平于晋。公还,郑穆公会公于棐,亦请平于晋。公皆成之。

公元前613年,鲁文公会宋昭公、陈灵公、卫成公、郑穆公、许男、曹文公、晋赵盾。癸酉(二十七),同盟于新城。从于楚者服,且谋邾也。

公元前612年,冬十一月,晋灵公、宋昭公、卫成公、蔡庄侯、郑穆公、许昭公、曹文公盟于扈,寻新城之盟,且谋伐齐也。齐人赂晋侯,故不克而还。

公元前610年,春,晋荀林父、卫孔达、陈公孙宁、郑石楚伐宋。讨曰:“何故弑君!”犹立文公而还。晋侯蒐于黄父,遂复合诸侯于扈,平宋也。于是,晋灵公不见郑穆公,以为贰于楚也。冬十月,郑大子夷、石楚为质于晋。

公元前608年,秋,楚子(楚庄王)侵陈,遂侵宋。晋赵盾帅师救陈、宋。会于棐林,以伐郑也。楚蒍贾救郑,遇于北林。囚晋解扬,晋人乃还。冬,晋人伐郑,以报北林之役。于是,晋侯侈,赵宣子为政,骤谏而不入,故不竞于楚。

公元前607年,春,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伐宋。宋华元、乐吕御之。二月壬子(十日),战于大棘,宋师败绩,囚华元,获乐吕,及甲车四百六十乘,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夏)秦师伐晋,以报崇也,遂围焦。夏,晋赵盾救焦,遂自阴地,及诸侯之师侵郑,以报大棘之役。楚斗椒救郑,曰:“能欲诸侯而恶其难乎?”遂次于郑以待晋师。赵盾曰:“彼宗竞于楚,殆将毙矣。姑益其疾。”乃去之。

公元前606年,夏,楚人侵郑,郑即晋故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秋比事 卷八
【闲话春秋】之一百二十五: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建回昏乱,虽大,轻也。
强盛公族的两面:在公室遭乱时因功崛起,终成公室最大威胁
老婆漂亮是孔父嘉的灾祸,孔子的这一祖先是孔氏家族走向衰败之始
春秋左传 | 宣公(元年~十八年) |
晋悼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