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襄公六年 同罪异罚 齐侯灭莱

  【经】六年春王三月,壬午,杞伯姑容卒。夏,宋华弱来奔。秋,杞葬桓公。滕子来朝。莒人灭鄫。冬,叔孙豹如邾,季孙宿如晋。十有二月,齐侯灭莱。(公元前567年,甲午,周灵王五年,鲁襄公六年,齐灵公十五年,晋悼公六年,秦景公十年,楚共王(亦书龚王)二十四年,宋平公九年,卫献公十年,陈哀公二年,蔡景公(景侯)二十五年,曹成公十一年,郑厘公(亦书僖公,釐公)四年,燕武公七年,吴寿梦十九年,许灵公二十五年,邾宣公七年,杞桓公七十年,纪平侯二十四年,莒犁比公十年,滕成公八年,薛献公十二年

  【传】六年春(三月壬午(初二)),杞桓公卒,始赴以名,同盟故也。(杜预注曰:杞入《春秋》,未尝书名。桓公三与成同盟,故赴以名。

  宋华弱(华椒子)与乐辔(子荡)少相狎,长相优,又相谤也。子荡怒,以弓梏(杜预注曰:张弓以贯其颈,若械之在手,故曰梏。)华弱于朝。平公见之,曰:「司武而梏于朝,难以胜矣!」(杜预注曰:司武,司马。言其懦弱不足以胜敌。)遂逐之。夏,宋华弱来奔。司城子罕(乐喜)曰:「同罪异罚,非刑也。专戮于朝,罪孰大焉!」亦逐子荡。子荡射子罕之门,曰:「几日而不我从!」(杜预注曰:言我射女门,女亦当以不胜任见逐。)子罕善之如初。(杜预注曰:言子罕虽见辱,不追忿,所以得安。

  秋,滕成公来朝,始朝公也。(相隔48年了

  莒人(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灭鄫(山东省苍山西北),鄫恃赂也。(杜预注曰:鄫有贡赋之赂在鲁,恃之而慢莒,故灭之。

  冬,穆叔如邾(山东省邹县东南),聘,且修平。

  晋人以鄫故来讨,曰:「何故亡鄫?」(杜预注曰:鄫属鲁,恃赂而慢莒。鲁不致力辅助,无何以还晋,寻便见灭,故晋责鲁。)季武子如晋见,且听命。(杜预注曰:始代父为卿见大国,且谢亡鄫,听命受罪。

  十一月,齐侯灭莱,莱恃谋也。(杜预注曰:赂夙沙卫之谋也。事在二年(前571年)。)于郑子国(公子发,司马)之来聘也,四月,晏弱(晏桓子)城东阳,而遂围莱。(杜预注曰:子国聘在五年(公元前568年)。二年(公元前571年)晏弱城东阳,至五年四月,复讬治城,因遂围莱。)甲寅,(公元前568年四月没有甲寅)堙之环城,傅于堞。及杞桓公卒之月,乙未(十五)(杜预注曰:此年三月。),王湫帅师及正舆子、棠人(莱邑,疑在今山东青岛市的平度市东南。)军齐师,齐师大败之。(杜预注曰:王湫,故齐人,成十八年奔莱。正舆子、莱大夫。棠,莱邑也,北海即墨县有棠乡。三人帅别邑兵来解围。)丁未,(廿七)入莱。莱共公浮柔奔棠。正舆子、王湫奔莒(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莒人杀之。四月,陈无宇献莱宗器于襄宫(杜预注曰:无宇,桓子,陈完玄孙。襄宫,齐襄公庙。襄宫疑为惠宫之误,文十一年(前616年)出过同样的错误。齐襄公至齐灵公已八代相隔百年,按礼齐襄公庙早已不存在了,而齐惠公是现任国君齐灵公的祖父,曾于公元前602年及公元前600年两次伐莱。)。晏弱围棠,十一月丙辰,(应该为十二月初十)而灭之。迁莱于郳。(杜预注曰:迁莱子于郳国。不是郳国之郳(今山东枣庄市的滕州市以东),而应该是齐邑,但地理位置已失考。)高厚、崔杼定其田。(杜预注曰:定其疆界。高厚,高固(见于前589年)子。

译文

  六年春季,杞桓公死了。讣告首次记载他的名字,这是由于两国同盟的缘故。

  宋国的华弱和乐辔小时候彼此很亲昵,长大了就彼此戏谑,又互相诽谤。乐辔有一次发怒,在朝廷上用弓套住华弱的脖子如同带枷一样。宋平公见到了,说:“司武而在朝廷上带弓枷,打仗就难于取胜了。”于是就把他赶走。夏季,华弱逃亡到鲁国。司城子罕说:“罪过相同而惩罚不同,这是不合于刑法的。在朝廷上专横和侮辱别人,还有比这大的罪过吗?”于是也赶走乐辔,乐辔把箭射在子罕的大门上,说:“看你还有几天会不跟着我一样被赶走?”子罕害怕,优待乐辔像过去一样。

  秋季,滕成公前来朝见,这是第一次朝见鲁襄公。

  莒国人灭亡了鄫国,这是由于鄫国仗着送过财礼而疏于防备的缘故。

  冬季,穆叔去到邾国聘问,同时重修友好关系。

  晋国人由于鄫国的缘故前来讨伐,说:“为什么把鄫国灭亡?”季武子去到晋国,听候晋国处置。

  十一月,齐灵公灭亡莱国,这是由于莱国只是仗着谋略而不务实际的缘故。当郑国子国来鲁国聘问的时候,即去年四月,晏弱在东阳筑城,因而就包围莱国,四月的一天,环城堆起土山,紧挨着女墙。到杞桓公死去的那一个月的十五日,王湫领兵和正舆子、棠邑人迎战齐军,齐军把他们打得大败。二十七日,进入莱国。莱共公浮柔逃亡到棠地,正舆子、王湫逃亡到莒国,莒国人杀了他们。四月,陈无宇把莱国宗庙里的宝器献于襄宫。晏弱包围棠邑,十二月初十灭了它,把莱国的百姓迁到郳地。高厚、崔杼主持划定分配莱国的土地疆界。

《春秋》:“王三月,壬午(初二),杞伯姑容卒。”

杞桓公(?―前567年),名叫姒姑容,是杞国的第10任君主,杞成公之弟,继承其爵位。前636年-前567年在位70年,似乎是诸侯在位时间的吉尼斯记录,至今尚无人打破。传于其子杞孝公。

杞桓公传略:

公元前637年,冬十有一月,杞子(杞成公)卒。

公元前633年,春,杞桓公来朝(鲁),用夷礼,故曰子。鲁僖公卑杞,杞不共也。秋,入杞,责无礼也。

公元前632年,秋,杞伯姬来(鲁)。

公元前630年,九月甲午(初十),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郑文公)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公元前629年,冬,杞伯姬来(鲁)求妇。

公元前628年,十有二月己卯(初九)),晋文公卒。杞子(杞桓公)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秦师遂东。

公元前627年,杞子(杞桓公)奔齐,逢孙、扬孙奔宋。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

公元前615年,杞桓公来朝(鲁),始朝公(鲁文公)也。且请绝叔姬而无绝昏,公许之。二月,叔姬卒,不言杞,绝也。书叔姬,言非女也。

公元前591年,鲁宣公伐杞。

公元前587年,杞伯(杞桓公)来朝(鲁),归叔姬故也。

公元前586年,王正月,杞叔姬来(鲁)归。十有二月己丑(二十三),鲁成公会晋景公、齐顷公、宋共公、卫定公、郑悼公、曹宣公、邾定公、杞桓公同盟于虫牢。郑服也。诸侯谋复会,宋共公使向为人辞以子灵之难。

公元前584年,秋,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鲁成公会晋景公、齐顷公、宋共公、卫定公、曹宣公、莒渠丘公、邾定公、杞桓公救郑。八月戊辰(十一),同盟于马陵。寻虫牢之盟,且莒服故也。

公元前583年,冬十月癸卯(二十三),杞叔姬卒。来归(鲁)自杞,故书。

公元前582年,春,杞桓公来(鲁)逆叔姬之丧,请之也。杞叔姬卒,为杞故也。逆叔姬,为我也。

公元前573年,秋,杞桓公来朝(鲁),劳公(鲁成公),且问晋故。公以晋君语之。杞伯于是骤朝于晋而请为昏。

公元前572年,夏,晋韩厥帅师伐郑,仲孙蔑会齐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

公元前567年,王三月,壬午(初二),杞伯姑容(桓公姒姑容)卒。

《史记卷三十六·陈杞世家》:“德公十八年(公元前637年)卒,弟桓公姑容(姒姑容)立。桓公十七年(前567)卒,子孝公匄(姒匄,亦书姒丐)立。”

“德公”,《世本》及《古史考》皆作“惠公”,且云“惠公生成公及桓公”。本文缺成公,然庄公二十五年《左传》称“杞成公娶鲁女”,是当有成公。

《春秋》:“夏,宋华弱来奔。”

《春秋》:“秋,杞葬桓公。”

《春秋》:“滕子来朝。”

《春秋》:“莒人灭鄫。”

《谷梁传·襄公》:“非灭也。中国日,卑国月,夷狄时。缯,中国也,而时,非灭也。家有既亡,国有既灭,灭而不自知,由别之而不别也。莒人灭缯,非灭也,非其立异姓以莅祭祀,灭亡之道也。”

(不是灭亡,中原诸侯国被灭,记载日期;小国被灭记载月份;夷狄被灭记载季节。缯国,属于中原诸侯国,记载季节,表明它不是灭亡。有的封地已经被灭,有的国已经被灭,被灭了自己却不知道,有区别也就无法区别了。说莒国灭了缯国,不是灭亡了,是责备立了异姓为嗣来接替祭祀,这也就是灭亡的途径。)

《春秋》:“冬,叔孙豹如邾。”

《春秋》:“季孙宿如晋。”

《春秋》:“十有二月,齐侯灭莱。”

“莱”,可能是东莱,位于今山东烟台市的龙口市芦头镇姜家村一带,有莱子国遗址,这是目前胶东半岛发现的最大一座先秦时期故城,曾出土过两件国家级文物青铜器,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并作为西周时期断代的标准器。

《公羊传·襄公》:“曷为不言莱君出奔?国灭,君死之,正也。”

(为什么没有提及莱国国君逃亡呢?国家灭亡了,国君以身殉国,这才符合做国君的正道的。)

莱国,妘姓,子爵。莱国在商代以前,统治中心在昌乐、临朐县附近。东部可以到达黄县的沿海地区。姜太公刚刚受封于齐国,建都营丘,位于今昌乐县境内。因为距离莱都较近,莱国候屡次进犯营丘。春秋时期,在齐国强大之后打败了莱国,侵占了位于今平度县西边的领士。因此,莱公迫不得已迁都黄县,叫做东莱。战国时期,前567年,东莱被齐国灭亡。

据宋朝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所著《金石录》记载,宋朝宣和五年青州临淄县民于城耕地得古器物数十件。其中叔夷镈(亦称叔夷钟),记载叔夷随师在淄水畔,接受齐侯之命而统辖三军,得到齐侯所赐的莱都赋税和县邑三百,以及造铁徒四千(当时此地冶铁业已经较为发达),莱仆(俘虏为奴隶者)三百五十家。由此可知此镈制作于灭莱之后。另据1793年《西清续鉴甲编》记载有不知何时出土的庚壶(今藏台北故宫),此器铭文因斑剥过甚,故通常摹本不足百字。近经台北学者张光远先生目验原器,并作X光探究,又新发现铭文七十余字,其铭文也记载殷王之孙,右师之子,武叔曰庚,择其吉金,铸其媵壶(嫁妆),齐三军围莱,冉子执鼓,庚人门之,执者献于灵公之所。有人据此认为叔夷或冉子即晏弱,冉子是字。叔夷镈也记载叔夷远祖为商成汤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秋》风云(二百五十三)
鲁国编年史略三
晋国霸业:晋平公腐化堕落加速了晋国的衰落?
鲁昭公为晋国三代君主所辱, 成为鲁国人心中的阴影
鲁襄公
【闲话春秋】之二百二十六:丧家之犬,鲁昭公惶惶不可终日的可怜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