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恨赋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恨赋】意谓古人不称其情,皆饮恨而死也。

       江文通刘璠梁典曰: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祖躭,丹阳令。父康之,南沙令。淹少而沉敏,六岁能属诗。及长,爱奇尚异,自以孤贱,厉志笃学。洎於强仕,渐得声誉。尝梦郭璞谓之曰:君借我五色笔,今可见还。淹即探怀以笔付璞,自此以後,材思稍减。(江郎才尽前後二集,并行於世。卒赠醴泉侯,谥宪子。宋桂阳王举秀才。齐兴,为豫章王记室。天监中,为金紫光禄大夫,卒。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尔雅曰:试,用也。毛诗曰:野有蔓草。左氏传,秦伯谓蹇叔曰: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注:两手曰拱。古蒿里歌曰: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人生到此,天道宁论!(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蒿里。韩愈曾经说过:曲生何乐,直死何悲?范仲淹也说过: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乱世之中命如草芥, 生者欢,死者悲。悲者死,生者乐,生不得其志而死得其所。

       於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列女传,赵津吏女歌曰:诛将加兮妾心惊。直念古者,伏恨而死。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说苑曰:秦始皇帝太后不谨,幸郎嫪毐,茅焦上谏,始皇按剑而坐。战国策,苏代曰:伏轼而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礼记曰:书同文,车同轨。华山为城,紫渊为池。过秦论曰:践华为城,因河为池。上林赋曰: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雄图既溢,武力未毕。方架鼋鼍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郑玄毛诗笺曰:方,且也。纪年曰:周穆王三十七年,伐纣,大起九师,东至于九江,叱鼋鼍以为梁。列子曰:穆王驾八骏之乘,乃西观日所入。(穆王迎日一旦魂断,宫车晚出。史记,王稽谓范睢曰:宫车一日晏驾,是事之不可知三也。韦昭曰:凡初崩为晏驾者,臣子之心,犹谓宫车当驾而晚出。风俗通曰:天子夜寝早作,故有万机。今怱崩隤,则为晏驾。若乃赵王既虏,迁於房陵。淮南子曰:赵王迁流房陵,思故乡作山木之呕,闻者莫不陨涕。高诱曰:赵王,张敖。秦灭赵,虏王,迁徙房陵。房陵在汉中。山木之呕,歌曲也。薄暮心动,昧旦神兴。楚辞曰:薄暮雷电。高唐赋曰:使人心动。左氏传曰:昧旦丕显。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杜预左氏传注曰:美色曰艳。史记曰:为之金舆锪衡,以繁其饰。玉乘,玉辂也。置酒欲饮,悲来填膺。汉书曰:上置酒沛宫。郑玄礼记注曰:填,满也。千秋万岁,为怨难胜。战国策,楚王谓安陵君曰:寡人万岁千秋之後,谁与乐此也。

       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汉书,武帝天汉二年,李陵为骑都尉,领步卒三千,出居延,至浚稽山,与匈奴相值,战败,弓矢并尽,陵遂降。孙卿子曰:功废而名辱,社稷必危。拔剑击柱,汉书曰:汉高已并天下,尊为皇帝。群臣饮,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吊影惭魂。曹子建表曰:形影相吊。晏子春秋曰:君子独寝,不惭於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门。汉书有上郡、雁门郡,并秦置。裂帛系书,誓还汉恩。汉书曰:常惠教汉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苏武等在某泽中。李陵书曰:欲如前书之言,报恩於国主耳。朝露溘kè至,握手何言?汉书,李陵谓苏武曰: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楚辞曰:宁溘死以流亡。王逸曰:溘,奄也。史记,缪贤曰:燕王私握臣手曰,原结交。潘岳邢夫人诔曰:临命相决,交腕握手。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汉书,元帝竟宁元年春正月,呼韩邪单于来朝,诏掖庭王廧为阏氏。应劭曰:王廧,王氏之女,名廧,字昭君。文颖曰:本南郡人也。琴操曰:王昭君者,齐国王襄女也。年十七,献元帝。会单于遣使请一女子,帝谓後宫,欲至单于者乞,昭君喟然而叹,越席而起,乃赐单于。石崇曰:王明君本为王昭君,以触文帝讳改之。战国策曰: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紫台稍远,关山无极。紫台,犹紫宫也。古乐府相和歌有度关山曲。摇风忽起,白日西匿。尔雅曰:<夫风>飖谓之梠。<夫风>,音扶。飖与摇同。登楼赋曰:白日忽其西匿。潘岳寡妇赋曰:日杳杳而西匿。陇雁少飞,代云寡色。汉书曰:凡望云气,勃碣、海代之间,气皆黑。(西与北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鬻子曰:君王欲缘五常之道而不失,则可以长矣。李陵书曰:生为异域之人。

       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东观汉记曰:冯衍,字敬通,明帝以衍才过其实,抑而不用。汉书曰:高后怨赵尧,乃抵尧罪。冯衍说阴就书曰:衍冀先事自归,上书报归田里。汉书曰:时多上书言便宜,辄下萧望之问状,下者或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司马彪续汉书曰:赵壹闭关却扫,非德不交。吴志曰:张昭称疾不朝,孙权恨之,土塞其门。左对孺人,顾弄稚子。礼记曰:天子之妃曰后,大夫妻曰孺人。稚子,见寡妇赋。脱略公卿,跌宕文史。杜预左氏传注曰:脱,易也。贾逵国语注曰:略,简也。杨雄自叙曰:雄为人跌宕。赍jī志没地,长怀无已。冯衍说阴就书曰:怀抱不报,赍恨入冥。鹦鹉赋曰:眷西路而长怀。毛苌诗传曰:怀,思也。及夫中散下狱,神气激扬。臧荣绪晋书曰:嵇康拜中散大夫,东平吕安家事系狱,亹阅之始,安尝以语康,辞相证引,遂复收康。王隐晋书曰:嵇康妻,魏武帝孙穆王林女也。淮南子曰:古之人神气不荡乎外。汉书,谷永上疏曰:赞命之臣,靡不激扬。浊醪láo夕引,素琴晨张。嵇康与山巨源书曰:浊醪一杯,弹琴一曲。又赠秀才诗曰:习习谷风,吹我素琴。秋日萧索,浮云无光。郑玄礼记注曰:索,散也。郁青霞之奇意,入脩夜之不旸。青霞奇意,志言高也。曹毗临园赋曰:青霞曳於前阿,素籁流於森管。汉书,武帝李夫人赋曰:释舆马於山椒,奄脩夜之不旸。张衡司徒吕公诔曰:玄室冥冥,脩夜弥长。孔安国尚书传曰:旸,明也,音阳。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城郭重寻恐亦非,眼中人物憗天遗。学仙未是归丁令,思旧先教痛子期。沉魄浮魂应此恋,坠心危涕许谁知。分看攀折离报了,阅水成川别有悲。)孟子曰: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登楼赋曰:涕横坠而弗禁。字林曰:孽子,庶子也。然心当云危,涕当云坠。江氏爱奇,故互文以见义。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汉书曰:匈奴乃徙苏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羊。史记曰:娄敬,齐人也,戍陇西。此人但闻悲风汩起,血下霑衿。琴道,雍门周说孟尝君曰:幼无父母,壮无妻子,若此人者,但闻秋风鸣条,则伤心矣。毛诗曰:鼠思泣血。尸子曰:曾子每读丧礼,泣下霑衿。亦复含酸茹叹,销落湮沈。(含酸茹叹几伤神,呜咽交流忽满巾。建业江山非故国,灞陵风雨又残春。虞歌决别知亡楚,宴酒初酣待报秦。欲断青天销积恨,月娥孀独更愁人。)广雅曰:茹,食也。又曰:湮,没也。销,犹散也。若乃骑叠迹,车屯轨此言荣贵之子,车骑之多也。吴都赋曰:跃马叠迹。楚辞曰:屯余车其千乘。王逸曰:屯,陈也。黄尘匝地,歌吹四起。山阳公载记曰:贾诩鸣鼓雷震,黄尘蔽天。李陵书曰:边声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烟断火绝,喻人之死也。王充论衡曰:人之死也,犹火之灭。火灭而耀不照,人死而智不慧。

       已矣哉!孔安国尚书传曰:已,发端叹辞。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琴道,雍门周曰:高台既已倾,曲池又已平。坟墓生荆棘,狐兔穴其中。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论语,子曰:自古皆有死。穆天子传,七萃(qī cuì,指周天子的禁卫军。泛指天子的禁卫军或精锐的部队。)之士曰:古有死生。张奂与崔元始书曰:匈奴若非其罪,何肯吞声。

译文

       秋色连天,平原万里。这里是古战场的残迹。放眼望去,只有那缠绕着尸骨的蔓草和那阴森的枯木。它如同一座收敛魂魄的地狱,凄凉,萧索。如果人生已经走到这一步,又怎能知晓天道安在?

       满目孤愁,心怀万般伤痛,脑海中仿佛又忆起随时间远去的亡灵。想那孤垒荒凉,危亭旷望,有多少人终因饮恨余生而心死神伤? 秦始皇举起手中的剑指向东方,而九国联军的百万雄师也已经举兵西进。诸侯征战数百年,天地旋转,日月无光。最终秦皇削平了天下,而所有异国的文明也都随着刀光剑影化为碎片,流向虚空。依仗华山之险为城,紫渊之深为池,平定天下的雄图大业已经完成,而残暴的本性终究没有改变。架起鼋作为梁木,又流放了百万人民作为开边的士兵。江山飘摇,风雨无情,三十年的红颜转瞬逝,只落的个茫然使心惊!戍客断魂之日,却已魂归西天......赵王被俘虏后,终于离开了祖辈守卫百年的千里疆土,驾着哀鸣的马,身后跟着洒下热泪的臣子,向房陵进发。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想起那一桩桩历历在目的往事,雕梁玉砌,皇宫宝殿随水波无情的东流。回忆了它不知道多少次,每一次都久久的不能释然……别了故地的艳姬美女,丢弃了华贵的金车玉乘。想举杯痛饮的时候,悲伤便如那连天雪浪般倾泻出来……可恨可叹啊,蹉跎英雄志,苍老少年情!

       千古功名仍在,但生前却是寂寞不幸,功名啊功名,你终比不上一腔悲愤的积怨!李陵打过大漠,北进数千里,所过之处,白刃一指,血海汪洋。只叹是三年征战,终抵不过胡人的八万铁骑。他低头受降的时候,征战的光辉只变成千古的骂名,留的个叛国背主的记忆……拔出长剑,狠狠的击在虚幻的玉柱上,时空里的虚影和冤魂不禁打了个冷战。情系着汉家宫室,身却只能留在这雁门!断裂的玉帛怎能容的下千言万语,此时只消一句,“我赴黄泉去,来世再报恩!”不知多少年后的早上,窗上的水珠悄悄的划开了天幕的迷茫,生死离别,此时若能相见,又该说些什么呢?明妃即将离去的时候,仰天长叹,叹身世不争,更叹这世间无情。远了,远了,紫台的宫禁马车已消失不见,远望关山苍茫,万里之遥,又岂可一朝飞渡?长空里萧萧的风响中,白昼的太阳渐渐的西沉。陇地的大雁开始成群的南飞,而带状的浮云也惟留下一行单调和孤楚。此刻君王又在那宫室里思量着什么呢?走过大漠,穿过异域,却是“千载琵琶做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诗)!

       冯衍罢业归田,闭门谢客,终日伤神叹息。家里的孺人稚子依旧,可那终不过是一场虚无啊。没有了公卿的地位,便连一个小小的文吏也终视其不见。远大的志向破灭之日,惟有那不休的叹惋啊。也惟有因此,才有了“暮年诗赋动江关”的千古悲情!行将下狱的时候,神气还是那样的激扬。一杯浊酒,在每个黄昏时独自慢饮,一架素琴,在每个黎明的时候独自弹奏,眼前所见,惟有那秋之萧瑟,云罗万里,阴晦无光……恍惚中那浩荡青冥腾空掠起,把长夜映的光芒万丈……

        孤苦的老臣曾经留下悔恨的泪水,不孝的子孙也终会因为自己的无知而心碎。万顷滔天的浪花里,也许可以回忆起从前流放到陇水的经历。那天听到这个噩耗的时候,心伤随着冬日的风,久久盘旋,无法散去。泪水迷离,更是难以停止。当沾上衣襟的不再是泪水,而是鲜血的时候,我们又能品味到其中多少的酸楚呢?念此去往来寻觅,终见不到折戟沉沙的悲壮,也终觅不到黄尘古道边的无奈……千百年过去了,马蹄已经重重叠叠的埋葬了数十个王朝,车轮的轨迹也终映成天河般的绚丽……黄烟滚滚翻腾着,哀歌从每个心灵深处的角落逐渐响起……血泪泣尽,流逝于时间,断送于黄沙。惟有大漠的孤烟消散了,惟有最后一匹骏马的白骨缓缓没入那幽咽的寒泉……这一切的一切,都将近结束了……

      数千载春秋变幻,数百载风雨飘摇,春草还生,秋风乍起……绮罗黯淡了它的流光,池馆剥落了它的红瓦,琴瑟的弦断尽了,丘垄也终渐化为平川……江山不变,而国已变幻,人生自古谁无死?想到这里,还有谁不为这万古之恨默默的抽泣……

注释

⑴萦(yíng):缠绕。

⑵鼋(yuán):鳖 。

⑶鼍(tuó):一种鳄。

⑷溘(kè):忽然。

⑸跌宕(dàng):沉湎。

⑹赍(jī):怀抱,带。

⑺醪(láo):酒。

⑻旸(yáng):光明。

⑼汩(yù):迅疾。

⑽衿(jīn):同“襟”,衣襟。▲

艺术成就

  江淹是中国历史上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恨赋》是他最为脍炙人口的名作。《恨赋》主要写的是人生命短暂、饮恨而终的感慨;赋作通过各种不同的艺术形象来表达心愿不能实现的现实性以及对此至死不悟的悲哀。在写作手法上,江淹运用其高超的概括能力,通过列举多个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来进行典型性概括,其目的是要通过典型表现一般。虽然赋作中列举的各个人物的苦衷各不相同,但最终却还是通过他们表达出了一种人们的普遍情感,这也是人们赞颂这篇文章最重要的地方。

  《恨赋》让人颇有愁闷难抒之感。这篇文章层次清楚,条理明晰,文辞隽丽,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形成了一种慷慨悲凉的气氛,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及艺术感染力,所以长久以来,为人们所传诵不止。但是读者也应该看到,《恨赋》全篇充满消极情绪,甚至颇有些万念俱灰的感觉。江淹这个人,通过读他的作品,以及从史书上读他的传记,他不仅具有优秀的政治智慧,也具有出众的文学才华。然而在文学上帮他取得巨大成就的却是《恨赋》、《别赋》这样具有悲愤苍凉之气的作品,大概不仅仅是因为他早年仕途不顺之故,很大一部分原因,该是他心理悲观所造成的。而之所以说他心理悲观,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江淹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由门阀士族掌权的社会,等级制度极其森严,和他并称的鲍照,很多诗篇就是讽刺当时的门阀制度的。而江淹出身寒微,13岁丧父,靠砍柴养母为生,出身的低微,加上幼年的不幸,该是造成他心理悲观的重要原因。心理悲观加仕途坎坷,才造就了这一篇传世佳作。今天人们有幸再读这篇作品,除了作者,还应该感谢那些把它保存下来的人,因为一篇不朽的文学佳作的得来,是多么不容易!

  齐梁文章善于在题材与风格的处理上翻新出奇,各竞新巧。在齐梁前期笔力健爽的作家,以江淹和任昉为代表。江淹的《别赋》与《恨赋》构思新颖,是南朝抒情小赋的名篇。《恨赋》描绘了帝王、列侯、名将、美人、才士、高人等各种人的遗憾,既充分发挥赋体空间结构的优势,又能以情感主线加以贯穿,因而有纵横排宕的气势。赋中的藻饰恰到好处。

分析

试望平原

  第一部分,这部分就是赋作第一段: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这一段意思是:眺望原野,杂草缠绕尸骨,大树聚敛魂魄。人生到了这种境地,难道还有什么吉凶祸福可言吗?我本来就是个含恨之人,看到这种情景,便抑制不住心中的惊惧,因此更想到古时那些饮恨而死的人。这段是开篇序言,作者直接点出主题,一开篇就给人一种十分苍凉悲愤之感。接下来从第二段到第九段,是赋作的第二部分,也是整篇《恨赋》的重点,这一部分分别列举了秦始皇、赵王迁、李陵、王昭君、冯衍、嵇康这六个人,以及类举了其他几种不同的人,他们各自的不同的恨:

秦始皇

  第一个是秦始皇:“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华山为城,紫渊为池。雄图既溢,武力未毕。方架鼋鼍(yuán,tuó)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这段意思是秦始皇用武力统一天下,诸侯都到西方来朝见,平定天下,统一文法,秦王朝占有有利地形,易守难攻。而他又雄心勃勃,武力并未用尽,宏伟的战略并未完全实现,因此他更勾画远图,希望征服海外,然而蓝图并未实现,他便魂断西方,此为始皇壮志未酬之恨。

  赵王迁

  第二个是赵王迁:“若乃赵王既虏,迁于房陵。薄暮心动,昧旦神兴。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千秋万岁,为怨难胜。”

  这段意思是,赵王做了俘虏,被迁徙到了房陵。整天心神不宁,失去了美丽的姬妾及富丽堂皇的车马。置酒欲饮之时,悲愤首先填满心胸。最终死去,怨恨依然无尽无穷。此为赵迁亡国辱身之恨。赵王迁,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是为赵幽缪王,名叫迁。秦国俘虏赵迁之后,赵国逃亡的大夫们共同扶立赵嘉(赵嘉是赵迁同父异母兄,其父赵悼襄王的嫡子,悼襄王因为宠爱赵迁的母亲,所以废了嫡子赵嘉而立庶子赵迁为太子),在代地(今河北蔚县城东一带)称王。六年后,就是秦王政25年,公元前222年,秦灭赵。

李陵

  第三个是李陵:“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剑击柱,吊影惭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门。裂帛系书,誓还汉恩。朝露溘(kè)至,握手何言!”这段意思是,李陵投降匈奴,汉武帝杀其全家,他名辱身冤。李陵在投降后,郁闷如狂,孤独心惭,无从发泄和排解。但是他虽身在匈奴,但却心怀故国,欲报汉恩。然而生命短促,无话可说,遗憾终身!这是李陵名辱身死却又含冤莫白之恨!李陵,飞将军李广的孙子。他投降匈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事件。另外这段中还有一句“裂帛系书”,这四个字的意思,其实就是作者化用苏武的故事来说明李陵欲报汉恩。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被扣,迫降不从,被徙至北海无人处放羊,苏武执汉节、饮冰雪、吃草籽,坚持19年。昭帝年间,常惠教汉使者对单于说,天子在上林苑射下一只鸿雁,足系帛书,书上说苏武在某泽中,单于才放了苏武,使其得以归汉。

王昭君

  第四个是王昭君:“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这段意思是,王昭君离汉北去,远嫁匈奴,仰天深深叹息。离王宫逐渐远去,一路将要经过关隘山峦,行程遥远,似乎没有尽头。边塞荒漠,风沙阵阵,白日西沉,孤雁零落,云色惨淡。明妃心中虽然想念盼望君王,但最终死在异域。这是王昭君远居塞外,愁死他乡之恨!关于王昭君的故事,历来就有西施沉鱼、昭君落雁、貂蝉闭月、贵妃羞花之说!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南郡姊归(今属湖北)人。晋朝因避司马昭讳,改称为明君或明妃。

冯衍

  第五个是冯衍:“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左对儒人,顾弄稚子。脱略公卿,跌宕文史。赍(jī)志没地,长怀无已。”这段的意思是,冯衍当罪,被罢免归田。他闭门谢客,不与外界往来,关上门庭,不再出去做官,在家陪伴妻儿。他轻慢王侯公卿,在艺术创作上放荡不羁,敢想敢言。他虽然胸怀大志,但已经无从实现,徒然死去,饮恨不止。冯衍,《后汉书》中有传,字敬通。东汉辞赋家,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冯衍之恨,就是心怀壮志,报国无门,郁郁而终之恨!

  

嵇康

  最后一个是嵇康:“及夫中散下狱,神气激扬。浊醪(láo)夕阳,素琴晨张。秋日萧萦,浮云无光。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yáng)。”这段的意思是,嵇康下狱,气概激昂。每天喝劣质的酒,弹普通的琴,萧条冷落,没有生机,他心中郁结着那种高迈不俗的情怀,夜不能寐,以盼天明。嵇康,字叔夜,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州)人。三国时魏末著名的思想家,诗人与音乐家,有《琴赋》等。“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嵇康之恨,是为世道黑暗,清流难容之恨。

孽子坠心

  接下来两段:“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此人但闻悲风汩起,血下沾衿。亦复含酸茹叹,销落湮沉。若乃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这两段的意思是,还有那些孤立无助的远臣,不是嫡出的庶子,掉泪担心,惶惶终日。以及贬谪流迁、流放边远地区的官员。他们这种种人,一旦听见风声迅猛而起,便滴泣为血,沾满衣襟。他们尝尽辛酸,最终还是落得个饮恨吞声,消散湮灭的结果。边关众人,平时虽然车骑繁多以致黄尘漫天,亦或歌乐四起,舞乐喧天,最终还是一死,尸骨埋于九泉之下”。

结论

  写到这里,作者不再一一列举单独的个体,而是类列了其他几种不同类型的人,由个体而及大众,举出他们虽然各自恨所不同,但却人人饮恨的结果。最后再把前面列举的六个历史人物结合起来得出最后一段,也是整篇赋作最后一部分的结论。▲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江淹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212篇诗文 ► 145条名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郎有恨 --江淹恨赋赏析
《恨赋》原文及翻译赏析
《汉书》10句名言,字字珠玑,一针见血!
关于生与死的思考(中)重读江淹的《别赋》与《恨赋》
西汉名将
历史上的李陵是怎么死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