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县太爷的书法,将唐楷与魏碑融合一体,充满“书卷气”,太美了
青蓝飞翔关注今天15:59大图模式
书法,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的融合,也是汉字独有的艺术,真是佩服古人的智慧!
在今天的书坛,某些书法名家、专家教授,再次提倡书法革新,应该将书法去“汉字化”,变成“纯线条”的艺术,这种革新,是否有意义,还能走多远,尚不得而知!
大图模式
古人写书法,最讲究的文人气息,传达的是一种自然朴拙的“书卷气”!这种书卷气,往往是书者文化修养、人品、气质的综合表现,就像赵孟、王羲之,所传达一种文人温文尔雅的独有气息!
反观今日某些名家的书法,不知道传达的是什么气息!
大图模式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位默默无名的“县委书记”的楷书,他的楷书有别于当时盛行的馆阁体,而是巧妙地将唐楷、魏碑融合在一起,形成自己风格,实在太美了!
他就是徐元礼,嘉庆年间的县官,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县太爷”,相当于现在的一把手“县委书记”,小楷可比郭尚先,只是不为人所知!
徐元礼的传世作品非常少,目前只有知道有他楷书作品《吴氏重修草堂记》,他的书风很正,有很深的唐楷基础,并融有赵孟的书风,笔划严谨、朴厚灵动,丰腴不失于板刻。
大图模式
?
《吴氏重修草堂记》是一个序文,可以看出这个县委书记写字认真,笔法严谨,精工秀雅,形瘦实腴,一丝不苟,毫无败笔,虽有欧楷根底,又有柳楷瘦硬,加上魏碑的欹侧险劲,颇有拙趣。
大图模式
很多人学习楷书,很容易产生板滞之弊,尤其是从欧楷入门的朋友,很容易出现呆板死滞,没有灵气,其实徐元礼给予我们一个启迪:
1、在一体精通的情况下,兼容其他书体,如魏碑!
2、提高的自己学养,腹中有书气自华,有了文化,书法自有了“书卷气”!
大图模式
正如赵孟所言:
“前人得到古碑帖数行,专心学习,便能闻名于世。”
徐元礼的《吴氏重修草堂记》如此有书卷气,值得我们这些书法爱好者临摹和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被忽略的“官员”书法,充满“书卷气”,可惜不为人所知
集魏碑欧楷于一体,1417年前的楷书太美了
集魏碑欧楷于一体,1417年前的楷书太美了!感谢转发
胡问遂楷书临魏碑三种
[教育]千年书法 楷书篇奇崛雄健的魏碑
「愙斋书法」魏碑楷书,就是这么耐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