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沈从文笔下的乌托邦女儿
沈从文笔下的乌托邦女儿
黎荔


《三三》是作家沈从文创作于1931年的一篇中篇小说。小说以湘西山村偏僻的一角杨家磨坊为背景,通过对十五岁少女三三情窦初开、爱意觉醒的一段朦胧情思的描绘,歌颂了未被现代都市文明扭曲的、古老湘西社会淳朴自然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也向人们展示了自然山水之中和谐、淳朴的人际关系和原始、平静、自然的生存状态。
 
三三是个天真烂漫的女孩,五岁时“爸爸就丢下碾坊同母女,什么话也不说死去了。爸爸死去后,母亲做了碾坊的主人”。“三三先是眼见爸爸成天全身是糠灰;到后爸爸不见了,妈妈又成天全身是糠灰……于是三三在哭里笑里慢慢的长大”。每天“吃米饭同青菜、小鱼、鸡蛋过日子”,三三的世界诗意而天真,热天坐到风凉处吹风,冬天则伴同猫儿蹲在火桶里,拨火煨栗子吃。生活在秀美如画的湘西水乡里的三三,在自己的幻梦般的童真世界里怡然自得,单纯的生活环境使她拥有一颗天真质朴的童心。三三的母亲从不打扰三三纯净的内心世界。由于三三不怎么跟母亲倾诉心里话,母亲也不去问三三的事情,所以这些事情,连鱼知道的都比母亲知道的还多一点。“三三在母亲身旁时,说的全是母亲听得懂的话;凡是那些母亲听不明白的,差不多都在溪边说去。”


 
小说中,三三已到了谈婚嫁的年龄,城里的有个养病的年轻人的到来,扰乱了她的心。她对那来乡下养病的城里青年心有所动,又不愿明白说出,与母亲谈论他的仪表病状时,似思慕,若超脱,似无情,却有心,羞怯处不失乡间少女的天真,掩饰时更显得乡间少女的纯洁,一笑一颦,一言一语皆天趣盎然。不过,自始至终“城里人”并没有表现出想要与三三结婚的意愿,甚至连爱慕都算不上,只是别人的几句玩笑话,让母女两人发出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幻想,这种幻想随着“城里人”的死亡宣告结束。在《三三》的最后,三三没有去城里,而是继续和母亲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三三是沈从文笔下的一个乌托邦少女形象,是沈从文向往的优美人性与人情的化身,是爱与美的象征。青山绿水和古朴的环境、淳厚的民风,造就了三三清澈、透明、温柔、多情的性格。她纯真、美丽、热情,心怀美好的憧憬与期待,顺应着传统的方式自然而然地生活着。三三的世界虽然清纯,却是混沌的,她性意识萌动、发展的过程缓慢而蒙昧,母亲也不给她加以人事上的指导,而任由自然的力量慢慢地催其成熟。城里来的养病的年轻人,是都市文明的一种象征。都市文明是三三心中的一个恍惚且朦胧的梦。她对城里少年的少女情怀,隐含着一种对都市文明的憧憬。但随着“城里人”的死亡,这种憧憬被阻断了。梦的幻灭带来了淡淡的惆怅,但三三也因未能完成的爱,而保持了清澈纯净,继续守着她的清风、明月、阳光磨坊、碧流溪水的田园世界,没有受到丝毫沾染。可以看出,沈从文描绘的只是一个女性的幻象,而非真实的女性在世生命。沈从文并不曾深入到少女意识的深层,他之所以描写洁如白纸般的处女在春情初萌中连自己也不自觉的那一份痴态,是沉醉亦可以说在是赏玩少女的天真情态。这个将女性理想化以至圣洁化的行为,其实有着十足的男性趣味。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是在一个危机四伏的年代,对民族精神再造的一种探索,因展示了生命潜在的可能性、超越性而独具魅力。沈从文所追求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主要是由清纯无邪的少女来构筑的,他以温润如玉的妙笔,塑造了一群镜花水月般的乌托邦少女。她们与自然相融的美好身体,风光霁月般的心灵境界,都散发着神话原型的色彩,犹如荆楚之地自古信仰的处女神的尘世化身。即使历经苦难,她们的内心也能洗净沉重与悲哀,保持着与自然对话的心灵的灵动与清透。沈从文并不是把女性当成“尤物”来鉴赏、玩味,而是用丽质风姿表达女性的自然天成,赞叹女性是上苍自然育化的“精华”。他笔下的理想女性的身上,闪耀着一种神性之光,她们无意识地发散着女人的幽香和妩媚,也无知觉地保持着女人的真挚和天然,既体现着人性中庄严、健康、美丽、虔诚的一面,也同时反映了沈从文身上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情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沈从文自称是“最后一个浪漫派”,一个用诗构筑生命牧歌和女性神话的浪漫派。
 
与外在的美丽容貌相比,这些理想女性并不具有丰厚的内心世界,她们处于一片混沌、柔弱之中,既没有自我肯定的勇气,更没有自我选择和行动的力量。混沌未琢的自然女儿三三,具有永久的小孩子的天性,她的美丽身体如同她喜欢的鱼儿和花猫一样,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她根本听不见自己沉睡欲望的呼声。那隐没在黑暗深处的复杂潜意识,在三三这样的天真未脱的女孩身上是不会感觉到的。她是一个扁平而非立体的形象,水墨画一般清丽然而单薄的女性形象,她们身体的言说、内在的涌动,都是被遮蔽的。三三式的女儿们,是沈从文审美理想的空洞载体,在现实的比照之下,难免见出几分乌托邦般的苍白与缥缈。三三式的女儿们,是从男性的立场出发对女性的一种评价和期望,一种既保持着纯洁、又散发着若有若无的思春情怀的至境。这其中负载着很隐秘的男性文化心理的需要。
 
其实,女人自身的复杂,怎么想象都不为过。女人的身体,以及与这身体相连的人生,就像年代久远的迷宫一样,华美,阴暗,曲折,诸多密室,谁能说得出其真相?但沈从文所书写的,只是一个被高度提纯化了的凝固在童贞时代的女性静止模型,他以清纯如水和化归自然为名,强调了这样一种幻象女性的构造。这是沈从文的女性神话。神话是虚幻的,却并非虚假的,它也是人们对世界所作出的一种把握和认识。乌托邦也是真实的,就其反映人的本性及愿望这一点上而言,它是真实的。沈从文曾经说过,“我是个对一切无信仰的人,却只信仰'生命’。” 我觉得他所信仰的“生命”,其实是一种神话生命原型。他以清澈少女的天然之趣,来表现上善若水的楚文化生命原型。水是生命之源,从自然深处流出,也最终流入沈从文的信仰中。正是出于对清澈的水的感觉,再牵加着原始信仰,催生了沈从文《边城》、《三三》、《萧萧》等一篇篇作品,其中闪动着一个个无色透明的水一般的女子。她们在风日里长养的阴性植物般的身体,成为了沈从文要歌颂的一种神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雪芹与沈从文笔下的水与女性
张允和:周有光的妻子,张家二小姐,思想开放,著书写作,夫妇二人周游世界,算得上圆满的一生了
翠翠:残缺而畸形的美——《边城》所体现的男性中心立场解读
不怕男人中年太油腻,就怕到老还有少女心,这个老男人的画,简直比女人还女人!
沈从文《边城》:表面上的童话世界,暗涌着无法调和的矛盾
龙门阵 | 歌德笔下的女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