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上这流动
跟上这流动
黎荔



安土重迁,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性。中国学者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此曾作过讨论,他指出中国社会从表层看去就是乡土的,它的特点是“不流动”,它所重视和追求的是“稳定”。在传统中国,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排列关系孤立而隔膜,不以个体为单位,而以集团为单位,大而言之是同宗同族,小而言之是家庭与亲人。这种稳定而不流动的关系之所以能够确立,基于农耕社会的定居型生活方式特点,以及由此形成的那一套家族宗法制度。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也强化了以农为本,重农抑商,历朝统治者以各种手段将人口固着于土地之上,令其纳粮当差,永做顺民。由此形成了中国的社会结构以宗族血缘为主,造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姓氏文化和地缘认同,中国人的词汇中的地望、籍贯、落叶归根、认祖归宗等都反映了这一点。
 
与安土重迁对应,远离乡土的行为,就意味着“流动”,这是对“稳定”的破坏。荡子,原意是远离故乡的羁旅之人,乐府诗里有“秋风明月独离居,荡子从戎十载馀”的句子,讲的是长期在外戍边征伐的军人。当然了,所有脱离故乡多年的人都属于“荡子”。荡子悖习而行,游离于常人的世界之外,无论戍边、宦游还是从商,多少有些离经叛道,思忆故土风物和亲友,他们本身也时常感受着自己道德上的亏欠与情感上的羞愧难当。那些远行不归的荡子,被纲常伦理斥之为“背乡井,弃世业,抛掷百器,远离亲戚”,“此岂人之性也哉”,他们不仅受到习俗的排斥,甚至还受到官府的惩治。因为在各级官吏看来,这些人远离故土,没有本业以维持生计,又没有家人羁縻与牵绊,是最容易不把道德声誉放在眼里,也最容易惹祸,沦为不守法令的盗贼与巨魁。所以,官吏通常好以治下无不业的“客寄”、“浮脚”,作为自己政绩的证明。


 
不过,我发现,虽然“安土重迁”是社会基本面,但“移民”或曰“流动”实际上也一直是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战略。纵观中国社会发展的漫漫历程,普通民众为谋生存、求发展而离乡背井,游走迁移,史不绝书。无论是闯关东、走西口,还是下南洋、赴金山;无论是国内著名的徽商、晋商,还是名震南洋的华商侨领,无不形成于流动迁移之中。“安土重迁”与“迁移流动”,这一对看似对立的人生取向,在求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上,其实是对立统一的。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历来被视为“安土重迁”的民族,骨子里其实也有着“迁移流动”的因子,就看安土与迁移,在特定条件下哪一个更有利于生存与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既有“物离乡贵,人离乡减”、“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等谚语,同时也有“树挪死,人挪活”的说法,换个环境生活会给人带来生机,谁又会坐以待毙呢?毕竟生存才是第一要义。
 
时间来到了当代中国,今天中国的社会流动性很强,一个人往往从出生到上学,最后到自己结婚生子,往往搬迁过好几个省或国家,新移民没有很强的乡土观念。在这个人口流动急遽的年代,或许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流浪汉。
 
身处社会转型期,剧烈流动的不仅是人口与财富,还有三观,我们在学校受到的教育,我们在网上看到的观点,我们周边的环境、父母的观念、老家的亲戚,这些都是自相矛盾、难以调和的。多少人的观念和他们的肉身之间的冲突永远无法和解。多少父母子女活在各自价值体系的隔阂难以破解。流动的时代充满了种种不确定性,传统秩序被打破,世界变得多元、流动而非固定,但同时也如同来到了一片雷区,随时都可能踩雷,气候可能突变,工作可能消失,爱情也可能飘动不居。捉摸不透的流变和风险冲击着我们基本的生存状况。例如,回顾20年前,大家就业可能“从一而终”,现在,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干不满3年,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大,未来这种情况会加剧。“工作”的观念甚至也会改变。可能还会有一人在一家企业干一辈子的情形,但其它人可能流动得更快,人们可能游走于不同的工作之间。在这个物质和讯息空前快速流动的时代,我们连自己的立身之本都在流变,“安土重迁”怎可能还是中国人的集体意志与当然选择呢?
 
当代的生活感觉,如同坐在火车、汽车、游轮上,因为窗外风景一直在流动,所以很容易进入一种“流”的状态,很有意思的是那种空间感:在身后方的风景是“过去”,在眼前的风景是“未来”,自己就身处在过去与未来的时空交界处,而且不停地在流动着。归属感到底在哪里?我生活在这一刻,这一刻非常充实,那这一刻就是我的归属。
 
时间是流动的,我们也是流动的
时间粒子从我们指逢中流出、流去
跟上这流动,这流逝,礼物到达应许之地
跟上这流动,这安顿,只有流动永恒,无论它去往何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广东】黄婷 读《乡土中国》有感
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重建乡村生活
孔飞力新解“安土重迁”:它并不意味着固守乡土|安土重迁|孔飞力
首席经济学家
韩乾昌 || 失去乡土,哪里都是漂泊
(临用)(两材料)费孝通《乡土中国·血缘和地缘》论述文阅读训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