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此忙、盲的社会
      在这个充满了压力和诱惑的现实主义的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有很多人在理想与现实间徘徊,纠结茫茫……

    总有声音在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活得一定要现实,不然一定被现实打败。”好像在这个社会里只要谈理想就等于或约等于不现实。
 
    切·格瓦拉说:“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面对”和“忠于”很明显是两个层次,最大的理想主义者,应该是最大的现实主义者,现实世界从来不排斥理想,只是如何平衡的问题,任何为了追求理想而放弃现实的人都缺根筋。毕竟归根结底: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绝对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也不是顾此失彼的遗憾。总可以找到一条解决的途径,只不过困难一点的事,大家不愿去想更不愿去做,我们只看到两点之间最短的是直线,却忽略了折线波线也可以到达目的地。本能地趋利避害、趋乐避苦,没有勇气和耐心去相信“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我们的前途无量,同时又感到希望渺茫。”现代化的日臻化境带给我们的不是对精神丰足和自我实现的追求,而是健康向上且参差多态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全面崩塌。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而中国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却把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改到了最高层,真够可以的。物化的压力很大,你不能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到底是选择满足别人的物化需求还是满足自己内心的价值观,这是一个最简单又好像最难的问题。

    谈到理想,总还是有一部分人瞬间就心旌摇曳眼光闪烁,可惜大多只有感性没有“敢”性。在这个奢华迷津的欲望社会里渐渐迷失自己,在物欲取暖的过程中丧失了纯粹的个人属性,老于世故,虚荣浮躁,焦虑疲累,或狰狞或谄媚,最后活成一个千篇一律的人。向而不往是你的人生常态,等到行将就木时回首前尘旧梦才悔泪涟涟,无限放大对自己的戾气,把自己忧伤成一朵老蘑菇。可惜过气的理想就和过气的爱情一样,一旦过了那段时间,就会变成横在心尖上的一块尖角沙砾,看着碍眼又硌得难受。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社会似乎也观察到大部分人的生活真是如死水般平静,“到死了才发现自己从未活过”,经媒体疯狂炒作和极力鼓动,大家的内心忽然狂翻浪,环游世界这个理想一夜之间就就烂大街了,遍地的辞职和休学,一口一个“在路上”。人们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内心信念总是轻易地被主流的或者旁人的价值观撼动得摇摇摆摆,然后去复制别人的经历,做了以后还自我膨胀得厉害。

    可惜世界只记得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阿姆斯特朗 ,不会记得“第二”的奥尔德林,即使只差了19分钟 。你最终只是一个盲目从众分子,并未因为那些所谓过瘾的疯狂的举动而变得牛逼,顶多是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多了点茶余饭后的谈资。事实是,当视界足够开阔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那点经历根本“不足为外人道也”,而你周围那些看上去头顶光环的人也不过是沧海一栗。

    当然,追求理想不是为了与众不同不惹流俗或者让人企羡喝彩,不掺杂虚荣和炫耀的成分,也无关宏旨。它可以是“做一个拾荒者”,也可以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或者是“做一个贤妻良母”……随你自己的意愿。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跟着走,或者让别人走别人的路。乔布斯说“要忠于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忠于自己,忠于理想,为的是那种火光的力量喷射到全身的飞扬振作,是单纯坚定的心志和对世界浪漫美好的想望。

    很多人缺少一种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勇气做自己,无法抵御父母的咆哮,不能无视别人的眼光,也戒除不了与他人比较的惯性,所以只能对生活曲意承欢,汲汲营营又谨小慎微,去迎合声色犬马的后物质主义社会的期望,拿着别人的地图找自己的路,尚且青春活蹦的时候就无耻地把美梦和狂狷都揉烂在肚子里。等到老之将至,盆满钵满的收获了财富、地位和权力尚还算好,只怕很多人除了年龄什么也没有得到。有的人走着走着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有的人从来都没有为自己出发过。 歌里唱的好啊,“忙忙忙,忙忙忙,忙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为了不让别人失望。盲盲盲,盲盲盲,盲的已经没有主张,盲的已经失去方向。”

    被生活强奸了,就要嫁给它吗?年轻就该给自己找快活,怎么快活怎么过,老了也是个老理想主义者。反正过正经的生活也挺苦逼,不如找个欢乐点的苦逼方式。苏轼早就说了:“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后来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说:“如果给我一杯酒,代价是让全世界消失,我会说,让世界见鬼去吧,但我要有酒喝。”

    如果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给车胎打气的过程,那至少也要在爆胎之后可以高呼一声“过瘾”!虽然有一小撮和现实死磕的人最后都被现实磕死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海子、梵高、茨威格这些人都自杀了。但是就算到最后我们穷困潦倒无所作为又或者曲高和寡、迷茫无助、无所归依,至少死后还能在墓志铭上写一句“这是一段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信仰之心是一种理想追求
被生活强奸了,难道就要嫁给它吗? 人人网日志帝的日志
人生到底应追求什么(原创)
“梦想”理想
做有生活情趣的人
找工作迷茫?你应该看看这篇文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