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时期的中国护照:国虽弱,但护照上的“27个字”却相当硬气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

现代社会的发展让很多曾经不可能的事情变得可能,在几十年前,出国很有可能意味着此生再也无法相见,但随着交通技术的发展,出国旅游已经成为了普通家庭的常见放松方式。

不过提到出国,护照自然是不能缺少的。

各个国家的护照规格不同,在护照的设计方面也有不同的地方,尤其是护照上的一句话,简直是国力的体现。

那么在清朝时期,我国的护照上都写了哪些内容呢?

护照的起源

“护照”一词来源于英文,早在1845年便出现并延续至今,可实际上护照在我国的历史中更为久远。

只不过那个时候还不叫护照,而是叫作“通关文牒”。

由于我国古代交通不便,外加科技不够发达,为了更好的管理人口,国家在人口迁移方面有非常多的要求。

其中一条便是离开一个地区时,必须有相关的证明才可放行,来到另一个地区时,也必须出示这个证明才能被准许进城。

到了唐朝时期,由于和番邦的外交关系非常好,唐朝和各国之间的来往也变得密切起来。

尤其是商业行为,几乎从不间断,因此唐朝时期便颁发了大量的通关文牒。

例如在《西游记》当中,唐僧每到达一个国家都会出示通关文牒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因为通关文牒的存在,唐僧基本上都会获得当地国王的接见。

那么唐朝的通关文牒上都有哪些内容呢?除了表示通关文牒使用者身份的信息外,通关文牒上一定会写着:“倘到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文行。须至牒者。”

这句话虽然说的平易近人,可依旧彰显出唐朝国力的强大,同时也显示出唐朝和其他国家的国力对比。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流更加频繁,尤其是清朝晚期,在被迫打开大量通商口岸后,前往外国学习的蜂巢铺天盖地,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口因为各种原因迁往国外。

因此清朝也颁发了属于自己的护照,只不过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看似软弱的清朝,护照上却写着这样霸气的一段话。

清朝的护照

清朝的护照和那时的银票有些类似,并不是我们现在常见的折叠小本,而是一张竖版的纸。

上面明确写着护照使用者前往的位置、前往的目的以及身份信息等,整体非常的正规,上面还有相关部门的印章,非常的正式。

不过清朝护照的精彩在于他的一段话:“持护照过境时,请立即检查放行,按照约定予以保护,不要为难阻止。”

这段话虽然看似平平无奇,实际上非常的强势,要知道当时的清朝还在割地赔款的过程中,很多国家甚至将清朝看做自己的殖民地,可清朝依然在护照方面选择了强势,让中国人可以抬头挺胸的通过其他国家的关卡。

这份护照的出现让很多人非常的吃惊,毕竟按照当时清朝的处境来看,应该对其他国家处于“讨好”的位置,而不是如此强硬,完全将自己和其他国家放在平等位置上。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清朝要保护每一个出国的人,这就要涉及到当时带着护照出国的人。

在清朝中晚期,由于西方列强对清朝发动了进攻,让清朝不得不抛开以往的种种成见,正视科技的新力量,正视整个世界。

此时清朝的统治者才发现,清朝距离先进国家究竟有多大的差距,想要弥补这种差距,必须从最基础的方面开始做起,因此清朝晚期不仅有大量官方的留学生,还有很多平民家庭的留学生。

例如我们所熟知的鲁迅,就是日本留学归来,而这时的护照,也主要是为他们所准备的。

作为清朝人,留学生在国外受到欺负是必然的,虽然清朝有些落后,可依然要给足这些留学生底气,也正是这份最后的底气,让清朝完全的无数留学生回到足够的怀抱,并做出了一番事业。

虽然清朝最终灭亡,可清朝最后的努力并没有失败,在民国乃至抗日时期,很多优秀的年轻人都是当时那批留学生和留学生的后代,清朝用最后的强势营造了星星之火。

护照的重要性

护照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了帮助有出国需求的人可以顺利出国,另一方面则是国力强大的体现,这主要体现在免签、效力和功效三个方面。

首先是免签,一个国家的护照能够免签多少个国家,能够顺利进入多少个国家,可以直接体现出该国的实力。

目前中国护照能够免签的国家并不多,这其中有很多都政治因素,不过中国护照目前几乎可以轻松前往所有国家,尤其是和中国有亲切贸易往来的国家,护照更多是一个形式。

就好比俄罗斯,如果没有前科等问题,中国护照的通过率很高。

即使是和中国有多方面竞争的美国,在近些年的签证通过率也水涨船高,可见中国的国力日渐提升。

至于在巴基斯坦等国家,中国的护照分量非常大,只要亮出中国护照,安全系数直接飙升,甚至在很多战区,中国护照还可以成为中国公民的“保护伞”。

其次就是效力方面,目前中国护照上的文字内容除了相关信息外,还有这样一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请各国军政机关对持照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协助。”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中国护照在其他国家不仅会受到各方面的保护,还可以直接联系一些机关单位去处理遇到的问题,这无疑体现出中国国力的日渐强大。

最后就是功效了,中国护照最大的功效其实是证明身份,但就是这样简单的证明身份,却吸引了无数外国人试图加入中国籍。

相信大家都看过吴京主演的《战狼2》,在电影中的撤侨情节点燃了大家心中的火,这并不是一件虚拟的事件,其原型为也门撤侨行动。

在遭遇战火的时候,普通民众几乎没有任何能力来保护自己,此时,国家的能力便体现了出来。

在也门撤侨行动当中,中国舰队在第一时间感到也门,通过护照进行身份识别救回了每一个到达港口的中国人,至于没有中国护照的外国人便只能默默等待自己国家的救援。

某个韩国明星曾亲身体验到了也门撤侨,他表示当时所有外国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中国人按秩序进入舰队准备回国,而他们这些外国人却连自己国家都联系不上。

如果当时的也门部队选择进攻,他们大概率是无法存活的,这才是护照最大的功效,当你持有护照的那一刻,你的背后就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同理,当时清朝政府在护照上也给予了留学生大量的保护,在那个时期,清朝虽然衰落了不少,可依然从金钱、人脉等方面真实保护着留学生。

或许在国外留学生会因为辫子、口音等问题遭到羞辱,不过他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清朝留学生在国外受到伤害的情况非常少,这是清朝难得的“硬气”时刻。

在很多时候,实力和态度或许并不能挂钩,清朝势弱,但是在护照方面却十分的硬气。

而在清朝之后的民国,整体态度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民国时期的护照已经具备了现代护照的雏形,外形为胶皮装订材质,内部也有了照片等信息,可护照上的话却“软弱”了不少。

民国时期的护照上面写着:“应请友邦地方文武官员妥为照料,遇事襄助。”

从应请二字可以看出,民国在国际社会地位中的低下,或许在很多国家当中,并不承认民国时期的政府。

在他们看来,整个中国都在混乱当中,已经不能称之为国,可那时的民国真的有这么弱吗?

从军事层次来看,民国时期的军事力量超越清朝不知几个档次,但内心的恐惧是无法通过武装力量来化解的,清朝晚期从来不缺乏用冷兵器和热武器对抗的士兵。

可到了民国时期,在看到装备有差距的情况下,很多士兵的第一反应或许就是投降,这样的政府自然无法带给民众安全感。

结语:

清朝的护照或许不过够精美,但他却给了出国学子满满的安全感,或许在清朝看来,这些外出留学的人是真正能够改变清朝的人,清朝即使付出再大的努力和牺牲也要保护他们的安全,也许这才是清朝留学生愿意回到清朝为之付出的原因。

面子是自己给自己的,国家只有先在态度上强势,才能在实力上强大。

如果在精神上线选择了软弱,自然很难有重见光明的时候。(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风笙讲历史”所有,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狼2】中国护照无价!因为它能把你从任何地方接回家!
一百多前的清朝护照啥样?
古人出国需要护照吗?丝绸之路连接40多个国家,全靠此物通行
中国与一战:世界史上被遗忘的篇章
微博正文
这本护照,不一定能带你去世界任何地方,但能把你从任何地方接回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