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眩、止晕、降血压、改善脑循环,这5个西药,5个中成药,您一定要知道:

一、西药:

1、桂利嗪:

属于哌嗪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抑制钙离子通过钙离子通道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从而引起外周血管和冠状动脉血管扩张。本药具有较强的脂溶性,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对脑血管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还能抑制磷酸二酯酶,从而减少环磷腺苷降解,增加细胞内环磷腺苷浓度,发挥扩张脑血管,降低大脑耗氧量的作用,同时还可抑制组胺、缓激肽和5-羟色胺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用于脑血管循环障碍,如脑血栓形成、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脑出血恢复期、蛛网膜下腔出血恢复期、脑外伤后遗症、内耳眩晕症等,也可用于冠状动脉硬化以及由于末梢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

2、氟桂利嗪:

是一种选择性钙拮抗剂,其化学结构中含有一个氟原子,使其脂溶性增强,易透过血脑屏障,抑制过量的钙离子跨膜进入神经元细胞内,减少神经元细胞内钙离子总量,从而扩张脑血管,解除脑血管痉挛,改善神经元代谢和脑部微循环,防治偏头痛,对外周血管也有一定扩张作用,可增加内耳血流量,改善前庭微循环,缓解眩晕症状,用于防治偏头痛,以及前庭功能紊乱引起的眩晕的对症治疗。

3、倍他司汀:

属于H1受体激动剂,即类组胺药物,主要通过激动H1组胺受体,扩张心血管和脑血管,尤其对锥底动脉系统扩张作用明显,显著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水钠排泄,降低血压。此外,倍他司汀还能增加耳蜗和前庭血流量,可有效消除内耳性眩晕、耳闭感和耳鸣等症状,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内耳眩晕症(梅尼埃病)、血管性头痛、脑动脉硬化、脑血栓、脑栓塞等急性脑血管病以及高血压所致眩晕、耳鸣等。

4、环扁桃酯:

结构类似于罂粟碱。单次或连续给药均可增加脑、心、肾及四肢血流量。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扩张,对脑、肾、血管及冠状动脉有选择性的持续扩张作用,从而使血流量增加。作用较罂粟碱弱而持久。尚能促进侧支循环。对呼吸、心率、心排血量、心肌氧耗量、血压等几无影响。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硬化症、脑外伤后遗症、肢端动脉痉挛症、手足发绀、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内耳眩晕症等。

5、地芬尼多:

能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调节前庭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呕吐中枢,有抗眩晕、镇吐及抑制眼球震颤作用,特别对内耳前庭引起的眩晕和呕吐更有效。适用于多种疾病引起的眩晕与呕吐(例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梅尼埃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低血压、颈性眩晕,以及放疔和化疗等抗癌疗法引起的症状等)、手术麻醉后的呕吐;对晕动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二、中成药:

1、还精煎口服液:

地黄、熟地黄、何首乌、桑葚子、女贞子、沙苑子、锁阳、钟乳石、菟丝子、牛膝、续断、白术
(炒)、远志(炙)、石菖蒲、菊花、地骨皮、车前子、细辛,具有补肾填精,阴阳两补,益元强壮之功,用于眩晕,此因肾精不足,髓海空虚所致。症见头晕心悸,腰酸背痛,目眩耳鸣,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舌淡红苔薄少,脉沉细;原发性高血压见上述证候者。

2、复方羚角降压片

组方为羚羊角、夏枯草、黄苓、槲奇生,具有平肝泻热之功,用于眩晕,由肝火上炎,肝阳上亢所致。用于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烦躁易愁,口苦而干,耳鸣,耳聋;原发性高血压病、紧张型头痛或偏头痛见上述证候者。

3、人参养荣丸:

组方为人参、熟地黄、白术(土炒)、茯笭、炙黄芪、五味子(酒蒸)、当归、白芍(麸炒)、肉桂、远志(制)、陈皮、炙甘草,具有补益气血,养心安神,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的眩晕,症见头晕目眩,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白无华,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健忘,四肢不温,舌质淡,脉细弱。

4、泻青丸:

组方为龙胆、大黄(酒炒)、防风、羌活、栀子、川芎、当归、青黛,具有清肝泻火之功,用于因肝胆火盛,循经上扰耳窍所致眩晕,症见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烦躁易愁,舌红苔黄,脉弦数;耳源性眩晕见上述证候者。

5、脑立清丸:

组方为磁石、珍珠母、赭石、猪胆汁(或猪胆粉)、冰片、薄荷脑、清半夏、熟酒曲、酒曲、牛膝,具有平肝潜阳、醒脑安神之功,用于由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增剧,面色潮红,性急易怒,少寐多梦,心烦,口苦;血管神经性头痛、原发性高血压病、神经衰弱见上述证候者。#合理用药知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