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只有皇上才能穿龙袍,为何包拯也敢穿?原因其实很简单

前言

包拯生于宋仁宗天圣年间,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包岳为进士出身,官至屯田员外郎。包拯从小聪明过人,五岁能诵千字文,十岁就能诵诗书。他深得父亲喜爱,从小便受到极好的教育。

一、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包拯

包拯天资聪颖,又以勤奋见长。他博览群书,对《春秋》、《左传》、《史记》了如指掌。一番苦读下来,他对朝廷典章法度了如指掌,对百姓疾苦也颇为了解。

包岳本想将包拯培养成一个读书人,但包拯志不在此。他勤勉用功,终于在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高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

二、清正廉洁的包拯

包拯选拔入仕途后,先后担任过和州监税和天长知县等职位。

包拯任职期间廉洁奉公,深得百姓爱戴。有一次,和州一户普通百姓家中喜得麟子,按照规定要向县衙交纳税银。那户人家贫困,交不出这笔钱。包拯得知后,主动为他们请命免去此税。这在当时的官场上可谓罕见。

又一次,包拯任天长知县期间,有暴风雨袭击了该县,农田损失惨重。包拯主动请缨,上表朝廷请求减免百姓这几年的赋税,得到同意。

如此清正廉洁的包拯,很快便通过听选,被授予更高职位——端州知府。

三、不畏权贵的包拯

调任端州知府后的包拯,更加显露出他刚正不阿的品质。

端州贪官遍地,百姓苦不堪言。包拯上任后,立刻开始整肃贪官,没有任何官员能够动摇他惩治罪恶的决心。其中一个案例就发生在他初调任时:

当地一个个头魁梧的恶霸,仗势欺人,打死人赔偿也只需一两银子。百姓都怕他三分。包拯听闻后大怒,立刻将其抓来正法。那恶霸想行贿,被包拯严词拒绝。

最后,包拯判决其死刑,平反了多起冤案,受害者家属个个欢呼雀跃。这一举动让贪官害怕,让老百姓看到了公平正义的曙光。

包拯还敢于纠正自己上司的过失。端州知府的上司有一个不法之徒,包拯为百姓向他反映情况,请求惩治。那官员不但不查办,还想整治包拯。包拯不畏权势,依然坚持请求惩治不法之徒,最终使其被革职问罪。

如此果决刚正的包拯,很快便通过薦擢成为监察御史,开始在朝廷中对抗不法之徒。

四、屡建奇功的包拯

监察御史是皇帝的眼线,包拯得到这个位置后,更可尽情发挥他的正义执法精神。

任内,包拯先后参与审理了很多重大案件,并屡建奇功。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铡美案”。

此案的当事人陈世美,考试多次不第,一心想通过权势上位。他抛弃了自己的妻子秦香莲,进京充当公主的女婿。后来秦香莲找上门来,陈世美为了永绝后患,让心腹韩琪杀害了秦香莲和他们的孩子。

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案件牵连朝廷多人,处理起来困难重重。但包拯秉公执法,终于让陈世美伏法,给秦香莲昭雪,受害者家属欢呼雀跃。这案也成为他仕途的转折点。

另一起重大案件是曾静案。曾静考试多次不中,后来靠举报同窗的文章成为大官。百姓都知道他凭借不实的功名上位,包拯受理此案后,充分调查证据,终于让曾静除名落职。

屡次解决疑难案件,包拯的名声日益显赫。他也因此接连获得提拔,官居要职,为百姓解决了很多重大问题。税赋重的地方,他上书朝廷请求减免;灾荒严重之处,他刻不容缓地赈济粮食;官场腐败之时,他更是严惩不贷。

五、北宋蟒袍的来历

眼看包拯屡建奇功,宋仁宗对他刮目相看。为了奖励包拯的功绩,宋仁宗赐给他一件价值连城的蟒袍。

所谓“蟒袍”,是仅次于龙袍的一种吉服。它采用黑色为底色,上面绣有四爪蟒龙,除皇帝外,只有极少数大臣才有资格获得。它代表着皇帝对大臣的极高信任和嘉奖。

包拯能获得蟒袍,先拜其过人的能力所赐。他从进士及第开始,就以清正廉洁著称。任职期间勤政爱民,又多次主动上书请求减轻百姓负担。这使他屡获提拔,深受皇上倚重。

其次,包拯办案果决,秉公无私,让很多过去难以处理的疑案迎刃而解。如铡美案中,他不畏权贵压力,坚持铡杀陈世美,让百姓看到了正义。这更加提高了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最后,包拯数次出使各国,完成艰巨任务,都功成身退。这种忠诚和才干,让皇上对他极度倚重。赏赐蟒袍可以说是对包拯的褒奖和嘉许之举。

六、严守礼法的包拯

获得蟒袍的包拯并未因此涨骄气。根据礼制,蟒袍不可随意穿戴,只能在必要时穿上。平日里包拯仍然朴实无华,视民疾苦于己疾苦,对百姓和蔼可亲。

有一次,包拯出巡途经一个村落时,一位穷苦的村妇求他为村里修建一口水井。村里的水源枯竭,百姓日子难熬。包拯听后立即动身返回州衙,从紧急救灾仓库中调拨粮食赈济村民,又上书请求修井经费。

虽然已经是州府要员,但包拯仍然保持报效天下的人民父母官精神。他勤政爱民,严守法度,从不因为得了蟒袍就骄奢淫逸。

七、勤政为民的包拯

获得蟒袍后的包拯,继续在朝堂内外勤政为民。

他曾多次上书请求为百姓减轻税赋负担。在任京兆府时,他从周边县筹措了十万石粮食,开仓赈济灾民。老百姓们争相把他比作包青天,感恩戴德。

另一方面,包拯继续严惩贪官,一心为政清明。有一次,京城发生缉捕盗贼的冤案,许多百姓被牵连其中。包拯挺身而出,成功为冤案平反。

任职期间,他还开历史上的首个祈雨科,雨水及时到来,解决了百姓的燃眉之急。

由此可见,获得蟒袍后的包拯仍然勤勉为政、公正廉明。他没有因一时荣耀而骄奢淫逸,依然保持朴实节俭的品格,视民疾苦为己疾苦,用心报效天下。

八、谦谦君子的包拯

北宋蟒袍虽是至高荣誉,但高居要职的包公从未因此而骄傲自满。

他常以“愚公”自称,虽位高权重却从不摆架子。有一次,他巡视农村时,村民热情招待,包拯连忙婉言谢绝:“村里粮食已所剩无几,不必为我准备什么,我就是来看看大家的生活如何。”

另一次,包拯出巡途中遇暴风雨。随行官员忙撑伞护驾,包拯拒绝了:“我也是普通百姓,不需要这样禁忌。”随后他和百姓们一样,冒雨而行。

明明功成名就,包拯却总是谦谦君子。他没有因一件蟒袍而忘记初心,始终如一地文明荣誉感和责任感。正因如此,百姓才如此拥戴爱戴包大人。

九、朴素仁厚的包拯

北宋那个时代,很多官员获得皇恩后便骄奢淫逸,但包拯却与众不同。

他从未因为得了蟒袍就变得奢靡虚华,反而更加朴实节俭。他的衣食起居都十分简单,从不铺张浪费。

平日穿的依旧是布衣,居住的也是普通民房。有官员劝他换更气派的衙门,包拯回答:“我住这里已经习惯了,大可不必。”

吃饭也是朴素清淡。有一次,家人为包拯准备了山珍海味,包拯让把菜换成普通村民才吃得起的青菜豆腐,自己只挑了些菜叶子吃。

有人劝他多吃些养身,包拯说:“我的责任是为百姓谋利益,不能和他们过着不同的生活。”

这种朴素节俭的品格,让老百姓看在眼里,由衷感到这个官员与自己是命运与共的。

十、至死不渝的包拯

包拯一生清正廉明,临终时也没有改变这个品质。

他80高龄时,因积劳成疾而卧床不起。有人劝他退休以养老,包拯说:“身为人民父母官,不能在百姓需要时离开他们。”

即使病重之时,包拯也不忘问起民间疾苦。临终前他说:“我是为百姓而生,也要为百姓而死。”

83岁那年,包拯终因病去世。百姓们闻讯,无不痛心疾首。朝廷为表彰他的功绩,特诰赠他为“纯忠资政大夫”,谥号“文简”。

北宋蟒袍历经沧桑,到了包拯手中却闪耀出不一般的光芒。因为这位官员至死不渝的正义品格,使这件蟒袍成为人民心中公正清廉的象征。

结语

北宋那个时代,很多官员爬上高位后便敛财纵欲,只有像包拯这样一心为民的官员,才真正配得上皇上的褒奖嘉许。蟒袍不仅代表荣耀,更蕴含着官员的责任担当。包拯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才是这件蟒袍的真正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包拯为何能够穿龙袍上班?还是皇上钦赐给他的,为何能有此殊荣?
《包青天》他“私穿”龙袍 因权力大皇上不敢管?
为什么包拯可以穿龙袍?专家告诉你真相!
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穿龙袍,为何包拯也能穿龙袍?!
中国古代历史上做臣子的,为何只有包拯可以穿龙袍?
包青天为什么可以穿龙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