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伯温去世前,送给皇帝一筐鱼,朱元璋17年后才明白其中深意?

前言

开国大业,往往不是一人之力。没有众臣辅佐,哪位皇帝能轻易掌管江山社稷。但是,功成后名利修成,忠心侍奉的臣子又能否得到应有的尊敬和回报呢?

大明开国之主朱元璋和他的心腹刘伯温,给出了一个否定的答案。

刘伯温死前送出一筐鱼,警示朱元璋要慎重继承人问题,这一深意17年后朱元璋才恍然大悟。可惜,他终究未能认清“鱼”的真正含义——如果不能善待辅佐自己的臣子,江山社稷又岂能永固?

刘伯温,朱元璋麾下不世出的谋臣

1371年,明朝建立,朱元璋登基为帝。无数个日日夜夜,这一天他梦寐以求。

如果没有一班心腹大臣的辅佐,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刘伯温,正是朱元璋麾下最得力的谋臣之一。

这个来自安徽地区的平民之子,天生聪慧过人。他在朱元璋还是个毛头小子时就追随左右,被朱元璋作为心腹之臣倚重。

三十余年浴血奋战,刘伯温参与了朱元璋军队的每一场决定性战役。这个谋士的智谋,让朱元璋屡屡化险为夷,终于一统江山。

公认的第一功臣,但他并未因此傲气凌人。刘伯温待人谦和,深得民心。他只想早日退隐田园,过上些清净日子。

然而,朱元璋做帝王梦,刘伯温却从未想过功成身退。二人志向南辕北辙,最终导向悲剧。

朱元璋发迹之初,只是个满腹热血却一无所有的年轻人。他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实在要感谢刘伯温等心腹大臣。

刘伯温见识过朱元璋的艰辛历程。从饱受欺辱的下层民众,到披甲上阵的破落小兵,再到今天令百姓望风披靡的皇帝。刘伯温全程见证。

他知道,朱元璋终能成功,靠的绝不仅仅是自己的决心和勇气。更需要有一批英明神武、忠心耿耿的大臣辅佐。

而刘伯温,正是这批大臣中最关键的一位。他的谋略和智慧,屡次帮助朱元璋化险为夷,稳住军心民心。

正是有了刘伯温等人的辅助,朱元璋才得以一路高升,最终坐上皇位。

皇帝的猜忌:大恩不敢忘,只想永远稳坐江山

1371年正月,明朝正式建立。刘伯温作为第一功臣,却只被封为伯爵,俸禄仅240石。

朱元璋其心可诛。他故意压低赏赐,就是想让刘伯温自觉提出辞职。

起初,刘伯温确实准备退隐田里。但朱元璋的心腹红人胡惟庸在皇帝面前进谗言,使朱元璋对刘伯温更加猜忌。

胡惟庸称,刘伯温心高气傲,暗地里对皇帝颇有怨言。朱元璋听信了他的话,大为光火。

1368年,朱元璋长子朱标突然病死。明太祖一夜白头,皇位继承人问题成为心头大患。

此时的刘伯温,正是让朱元璋既忌又忧的对象。

朱元璋明白,没有刘伯温与其他功臣的辅佐,自己决不可能统一天下。可一旦敌人被消灭,臣子的威胁反而浮上心头。

大恩不忘,也难保功臣不会蚕食皇权。朱元璋决心铲除隐患,好让江山永固。

于是,他设下圈套,逼刘伯温入京。

刘伯温料事如神,已看穿朱元璋的意图。然而为了家人的安危,他还是踏上了这段无归路。

这一刻,刘伯温心中无限惆怅。

他自然清楚,过去艰苦岁月里,朱元璋得到了自己多大的帮助。要不是有自己出谋划策,朱元璋早就已死于非命。

如今终于功成名就,刘伯温本以为朱元璋会报答自己的知遇之恩。没想到朱元璋竟然忘恩负义,反倒要置自己于死地。

刘伯温并不贪图权力,他只想退休养老。可朱元璋偏要将他视为心腹大患,这让他无地自容。

人生经年,刘伯温已经看开了名利与荣辱。他明白,自己必死无疑。只是心中不免为这世间存些悲凉之感。

难道自己多年心血就是为了酿成今日悲剧?难道自己用生命开创的明朝,终究会被这般猜忌腐蚀?

念及国家社稷和百姓安危,刘伯温不得不再做最后一次努力——警示这位陷入猜忌的君主,希望他日后能明察秋毫,成就一番伟业。

此时刘伯温已经看清,朱元璋的猜忌之心并非一朝一夕便能消解。但他仍抱有一线希望,也许自己的警示,能让朱元璋日后醒悟过来。

胡惟庸:来来,老刘,这是陛下让我送您的药

1373年冬,刘伯温来到京城,正值他疾病缠身之时。

朱元璋派心腹胡惟庸送药给刘伯温。胡惟庸一派恭顺谄媚态度。

刘伯温不动声色地接过,内心早已明了胡惟庸的恶意。

果然,没过多久,刘伯温便在这药物中毒发而死。享年仅五十七岁。

临终前,他嘱咐儿子刘溥:“我死后,你速速归乡,务要守法度,不可有异心。”

他知道,自己束手就擒,唯有家人才能全身而退。而儿子刘溥听从父命,平安回到老家。

死前一筐鱼,警示皇帝的深意

面对朱元璋的猜忌,刘伯温看破红尘。但他仍念及天下苍生,在最后时刻警示皇帝一二。

1373年冬,刘伯温命儿子刘溥将一筐活鱼呈上皇宫。

这筐鱼被小心地放在清水缸中,有的鱼因为缺氧已经奄奄一息。

同时,刘伯温还上呈他晚年心得《时务十八策》,表达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忠诚关切。

朱元璋见鱼头晕目眩,两眼发直。他完全无法解读刘伯温的深意,只当是臣子死前絮絮叨叨。

其实,刘伯温早已看清朱元璋的脾性。这位皇帝固执己见,难以接受忠言逆耳。

但刘伯温仍然抱残存一线希望,希望朱元璋能够打开天眼,认清自己猜忌之心的危害。

这筐鱼,正是刘伯温殷殷期盼、想要传达的警示。

一群活蹦乱跳的小鱼儿,被困在窄小的鱼缸里。环境恶劣,许多鱼已经奄奄一息。

这不正是朱元璋对待自己辛勤哺育的臣子的写照吗?

刘伯温希望通过这批快要被活活挤死的鱼,让朱元璋明白一个道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臣子们辛勤locals会成就一个伟大的朝代。但是,如果得不到皇帝的善待和信任,这批心腹功臣也会成为皇权的威胁。

朱元璋必须学会怀柔人心,善待自己的臣子。只有让臣子们安心工作,不再困于互相猜忌,国家才能蒸蒸日上。

这正是刘伯温试图传达的警惕之言。但朱元璋终究没有理解其中真諦。

17年后的恍然大悟

1390年,已登基17年的朱元璋突遭巨变。

他最宠爱的长孙皇太孙朱标,竟然因病去世。明帝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

皇位继承人问题再度摆在眼前。朱元璋这才想起,17年前刘伯温死前所献的那筐鱼。

也许,刘伯温是在警示自己,要慎重处理皇位继承,不能让皇子们因向往皇位而自相残杀。

鱼儿挤在窄小的缸中,终将被挤死。朱元璋恍然大悟,刘伯温的用意已然明了。

于是他立刻决定,传位给已故皇太孙的儿子。并且把自己的亲生儿子们尽数调离京城,前往各地封藩。

朱元璋自我感觉破解了刘伯温的警示。但最终他还是败给了儿子朱棣的野心。皇位继承问题持续扰乱明朝多年。

刘伯温虽死,他的警示却一语成谶。

其实,刘伯温死前所献的鱼,警示的绝不仅仅是皇位继承那么简单。

他想让朱元璋明白,一个朝代兴衰的根本,在于君主是否能够善待自己的心腹功臣。

只有让辅助自己的臣子安心专心为国效力,不再互相猜忌,国家才能日久天长。

刘伯温深知朱元璋的脾性,这位皇帝只会将鱼看成继承人的隐喻。他不会思考鱼的深层含义。

但刘伯温仍然抱着希望,希望朱元璋能够打开胸襟,认清自己猜忌之心的弊端,从而成就一番大业。

然而,历史还是以刘伯温的方式前进。这个警示,朱元璋只懂其一,而刘伯温的苦心,最终化为乌有。

结语

刘伯温生前功勋卓著,但只换来朱元璋的猜忌与死前凄惨。

他在死前送上一筐鱼,寄予深意,希望皇帝能从中汲取治国之道的智慧。

然而朱元璋只将鱼看做皇位继承的隐喻。他未能看到鱼Below的本质——

要善待辅佐自己的心腹之臣。只有让功臣安心侍奉,皇权才不会被蚕食。

刘伯温等人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江山,朱元璋若不能善待,社稷安能永固?

开国之主信任忠心之臣,二者关系和睦,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这就是刘伯温死前所要传达的至理名言。而我们的历史,也在一再证明这句古语的正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元璋准备跪下向龙椅磕头,刘伯温一脚踢翻龙椅,踢出个千古一帝
朱元璋问刘基:朕能当几年皇帝?刘:本来35年,但被偷走了4年
朱元璋:朕能当多少年皇帝?刘伯温:本有35年,有人偷走了4年
刘伯温去世前,送给朱元璋一筐鱼,为何朱元璋17年后才明白?
刘伯温去世前给朱元璋一筐鱼,让他迷惑不解,17年后才明白
刘伯温死前送给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不解,17年后才理解其用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