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景隆:四次帮朱棣,专坑建文帝,他到底是真草包,还是假卧底?

前言

问: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屡败燕军,到底是实力不济,还是有意放水?他到底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心腹,还是一个暗藏祸心的奸细?

文:泱泱明朝,一代奸雄辈出。建文之世,朝局动荡,群雄争霸,令人叹息不已。其中最令人费解的,莫过于李景隆这个人物。他到底是一个无能的常败将军,还是一个心怀鬼胎的暗藏奸细?历史的迷雾终需消散,真相终究大白于天下。

一、功臣之子李景隆:承继衣钵的辉煌与沉重

1350年,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儿子,生活在一个普通农家。这个家住在安徽泾县暖水乡,靠种地维持生计。李文忠有一个慈祥的母亲,名叫宋氏。宋氏非常疼爱李文忠,对他寄予厚望。

然而,好景不长。1350年冬,泾县遭遇了严重瘟疫。李文忠的母亲也染上了瘟疫,不久便离世了。当时10岁的李文忠陷入了极度悲伤之中,他失去了这个世上最爱他的人。

而此时,李文忠尚不知道,他的另一个重要血亲,正在几百里之外靠武装起义抗元、积蓄力量。这个血亲,就是他的叔叔朱元璋。同样失去母亲的朱元璋也陷入了悲痛,但他没有时间哀恸,只能继续领导起义军,为推翻元朝而奋斗。

在李文忠生命的第一个十年,他和他的叔叔朱元璋遭遇了相似的命运,但迥然不同的境遇。一个在农家度日,一个在起义军辛勤操劳。他们彼此间毫无联系,一无所知。

直到14年后的1364年,在元朝统治濒临崩溃,起义军势如破竹之时,李文忠和他的父亲李贞才逃难过程中偶然寻得朱元璋的下落。当朱元璋看到这个10多年未见的外甥出现在面前时,欣喜异常,立即将他留在身边照顾教导。

这一重逢,改变了李文忠和朱元璋两人的命运。原本默默无闻的李文忠,从此踏上了传奇的仕途;而朱元璋也找到了日后最得力的心腹大将。

4年后的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李文忠因为追击元朝末代皇帝朱明月有功,被明太祖封为曹国公,一跃成为大明六大名臣之一。

16年后,1384年,李文忠在讨伐元朝残余势力的战斗中不幸阵亡,年仅46岁。明太祖得知李文忠之死,痛心疾首,亲自前往吊唁,追封他为岐阳王,以示哀荣。

在李文忠去世那一年,他的儿子李景隆正好16岁。这个16岁的少年一夜间承继了父亲的曹国公爵位,也继承了这个沉甸甸的衣钵。

据《明史》记载,李景隆生得标致俊朗,举止温文尔雅,每次朝见明太祖时,都让太祖赞叹不已。

李景隆傲人的相貌,加上温文尔雅的举止,的确给人以深刻印象。

他的相貌可以用“标致俊朗”来形容。李景隆有一张白净的面庞,高高的鼻梁,明亮的双眼,腮边两道夺目的浅沟。他的五官深邃有神,鼻子笔挺,嘴唇微翘,整体看上去英俊不凡,充满书卷气和威严。

不仅如此,李景隆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一股雅致的气质。他从小受过良好教育,举止彬彬有礼,说话温和,做事沉稳,具有儒者风度。哪怕面对权贵,他也从容不迫、谦逊有礼,丝毫不固执己见。

这样的相貌和举止,让明太祖见了对李景隆愈加欣赏。明太祖认定李景隆不仅具备过人的相貌条件,更兼具良好道德品质,是武将中的难得书生气质。这样的人选,正符合他对心腹大将的期待。

所以每当李景隆朝见明太祖时,明太祖都忍不住多看他几眼,不断赞叹道:“好一个俊秀公子!真不愧为曹大公的儿子!”

李景隆之所以能获得明太祖的赏识,与他的出身脱不了干系。

李景隆是曹国公李文忠的嫡长子,他自小生长在一个功臣世家。李家三代受到皇室的宠信,李景隆则是这个世家的中流砥柱、传人。

李文忠是明太祖的心腹,对大明开国立下汗马功劳。他的死对明太祖打击极大。为了纪念这位老友,明太祖格外疼爱李景隆,视如己出,将他留在身边悉心栽培。

为将李景隆锻炼成一名出色的将领,明太祖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第一,给予李景隆渐进式的实战机会,让他从小试兵到大任。如19岁时,明太祖即派李景隆参与北伐,历练沙场。

第二,让李景隆跟随不同名将学习,汲取更多军事经验。如派他到湖广跟随名将傅友德学习用兵之道。

第三,安排李景隆巡视各地,学习治国之术。如让他随凉国公巡视陕西,为迁都做准备。

第四,让李景隆担任皇太子的师傅。这样李景隆既可辅导储君,又能学习处理朝政大事。

在明太祖悉心栽培下,李景隆的才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开发,为日后辅政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二、历练沙场李将军:从北伐到辅政

1387年,19岁的李景隆跟随明军北伐,首次亮相沙场。此次北伐的目的是击退元军,巩固明朝对辽东地区的统治。

在战斗中,李景隆秉承父亲李文忠的军事风范,沉着应对,稳重用兵。他带兵勇猛,又能照顾大局,获得了这次北伐的胜利。

明太祖见李景隆首次带兵便能从容应对、立下战功,十分欣慰,对他的能力大为赞赏。此次北伐,标志着李景隆正式晋身将门,成为一名试炼过火的军事将领。

1389年,明太祖派李景隆到湖广,跟从当时最具威名的名将傅友德麾下学习用兵之道。

傅友德是明太祖手下四大名将之一,以勇猛见长。他曾率军击败陈友谅,平定湖广地区的叛乱。

李景隆在傅友德麾下,亲身感受到何为真正的战场气概。傅友德严格训练士兵,十分注重军纪。他经常亲自檄战,许士兵擅自行动,违者斩首。

李景隆深刻认识到,作战时一定要服从统一指挥,不能擅自行事;严明军纪,能大大提高部队战斗力。这些经验教训,让还年轻的他受益匪浅。

1392年,李景隆奉命随凉国公巡视陕西地区,检查其迁都可行性。

此时,明太祖有意兴都西安,取代南京。他派李景隆到陕西实地考察,了解当地资源情况,是否适宜建都。

李景隆跟随凉国公周游陕西各地,考察自然地理、人口分布等情况。他勤勉努力,对陕西郡县都绘有图册,向明太祖汇报迁都可行性。

此次巡视,提高了李景隆处理国事的能力。但不久太子朱标即病亡,明太祖只得作罢迁都之计。李景隆遂返回京城,进入东宫辅导新立的皇太子。

1392年,明太祖第一个儿子、皇太子朱标突然病亡。太祖只好立三子朱允炆为新太子。

次年,明太祖命时年25岁的李景隆担任东宫太子太傅,负责教导新太子朱允炆。

李景隆将自己多年的学习心得传授给朱允炆,教他礼法治国之道。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帮助朱允炆打下来日处理政事的基础。

通过东宫太傅的经历,李景隆不仅培养了教育人才的能力,也为自己未来辅政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也成为明太祖最后安排他辅政的重要原因。

1398年,明太祖去世,李景隆被新登基的建文帝朱允炆从东宫召入辅政。

由于多次北伐的功绩,以及在东宫时的出色表现,李景隆获得新帝建文的高度信任。建文帝认为,李景隆是自己最得力的心腹。

此时的李景隆已经在军事和政治上历练多年,积累了丰富经验。他也成为明初第一代开国功臣的传人,声望日隆。

建文帝登基后,朝野上下都视李景隆为明廷心腹重臣,深受皇帝倚重。但接踵而至的北伐失败,让人不禁怀疑,他是否真的足以担当大任?

三、主帅无能开门迎王:李景隆四度败北的始末

建文元年(1399年)九月,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反叛。建文帝急诏李景隆率军五十万,前往北平讨伐燕军。

李景隆立即调集大军北伐,很快便率军围攻燕军于北平城下。他派兵先取通州,切断燕军外援。又在北平城南郊的九门口筑营垒,完成对城池的围困。

北平城内,燕王嫡子朱高炽固守不出。李景隆用兵谨慎,仅派小股军队试探北平各城门,未敢贸然攻城。

这样围攻了两个多月,北平城仍坚守不下。李景隆手下有骁勇善战的将领瞿能,主动请缨带兵猛攻北平城,但都被李景隆拒绝了。

十一月,燕王朱棣亲率大军来援,在北平城西的郑村坝与李景隆决战。李景隆大军虽众,但指挥失当,陷入混乱。燕将张玉连率先破明军七营,朱高炽也从城中率军呼应攻击。李景隆大军大败,退还通州。

此役李景隆虽有数量优势,但指挥失误,再加上燕军骑兵机动迅速,打了明军一个措手不及。李景隆只得忍痛放弃包围,退回通州。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重新整军北上,准备再次攻打北平城。

此次北伐,他召集各路名将,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燕王麾下反叛投降的平安随征。平安随征对燕军十分了解,李景隆将他安排在左翼。

两军在白沟河边苏家桥遭遇,营盘对峙。李景隆命大军固守不动,等待时机。四月廿日黄昏,燕王渡河袭击,李景隆伏兵两翼,大破燕军,斩杀万余人。

次日拂晓,朱棣改变策略,分兵三路渡河。他命张玉居中,朱能居左,陈亨居右,合兵攻明。李景隆则派瞿能父子迂回袭击朱棣的后军。

突然之间,瞿能父子中伏被杀。平安随征也不敌朱能,退兵回营。朱棣趁势猛攻,李景隆只得退回大营固守。被燕军火攻,军心涣散,李景隆只得弃营南逃。

白沟一战双方伤亡惨重。李景隆虽破敌初战,但追击无方,再被燕军反败为胜。这成为他第二次北伐的溃败。

建文三年(1401年)正月,李景隆第三次率大军北伐,想决战燕军。

此次北伐,李景隆认为必须争取主动,采取积极进攻,以求战役之胜。

然而,燕王朱棣早有准备,在潞河两岸布下伏兵。正月初八,双方大战潞河,李景隆中伏,大败而回。

此役李景隆虽意图主动出击,但中了燕军埋伏,再次以失败收场。三次北伐均告失败,也让李景隆备受非议。

五月,李景隆与郭英、吴杰等人会师,第四次北伐。

李景隆决心此战必须死战到底,以雪前耻。大军来到北平城下,开始围城攻打。

然而,经过多次失败,李景隆已是心有余悸。他采取守势固执用兵,久攻北平不下。朱棣乘机在靖庄训练新军,积蓄力量。

八月,朱棣率领精锐部队南下,直指京师。李景隆仓皇回援,再无力与之决战。这标志着他的第四次北伐彻底失败告终。

四次北伐,李景隆始终采取守势,指挥失误,让燕军机先一着。他屡战屡败,终使建文帝失去江山。面对失败,他该如何自处?

四、太宗捧杀之谜:爱憎分明的政治交易

靖难之役后,朱棣即位为成祖。出人意料的是,他优先封赏的竟是战场老对手李景隆。

成祖不仅封李景隆为辅政大臣,还公开让他站在三省六部文武百官之前,接受朝贺。

这样的举动立刻招致了军心不稳和民怨沸腾。朱棣手下出生入死的臣将们,视李景隆为宿敌,难以接受他获得嘉奖。

文臣们也对李景隆的封赏极为不满。他们认为自己日理万机,李景隆不应排在首位。这种差别对待,无异于当众打文臣的脸面。

而此时的李景隆,并不知朱棣提拔自己的用意何在。他只知皇帝有令,必须执行,便接受了这些增衔和提拔。

在各方压力下,朱棣只得收回成命,免去李景隆一切官职,但仍给他高俸禄,软禁在家。

然而军民的不满声浪并未因此平息。燕王手下将领继续弹劾李景隆骄奢淫逸、暗结党羽。周王也上书朱棣,痛斥李景隆不臣。

朱棣见大局已定,李景隆已无利用价值,为息事宁人,只得剥夺他的爵位,置于冷宫。李景隆愤然绝食十日,以示自己的清白和不平。

多年后,成祖朱棣已去世多年,宣宗朱瞻基才恢复李景隆的后人爵位,为他平反昭雪。但李景隆却再无缘见证这历史的公正。

历史学者分析,朱棣重用李景隆,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意在打击报复此前的宿敌。

他表面上提拔李景隆,实则想让他背负骂名,饱受非议。这样既可装出宽厚仁义的姿态,又可通过民意打击李景隆,一箭双雕。

但这种算计难以收买人心。文武百官仍在背后嚼舌头,批评朱棣重用李景隆,导致其声誉受损。这也为后来宣宗平反李景隆埋下了伏笔。

朱棣的小聪明让李景隆背负骂名,也使他在军民心中留下恶名。权谋政治难以收人心,反招致群情汹汹。

结语

李景隆的历史地位备受争议,但我们在评说一个历史人物时,还是应该充分考量当时的历史背景,不能用黑白分明的视角。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许多隐秘终将大白于天下。我们学习历史,目的是汲取智慧,避免重复历史的轨迹。望君勿忘,追思前事,鉴古知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明朝将领李景隆简介 李景隆是怎么死的?
名著故事:女仙外史
明代靖难之役:朱棣10万大军无法攻破济南城
[人物传记] 聊聊建文帝之败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四年靖难之役具体发生了什么?
【文史】智勇有大略 朱棣稱帝天命所歸(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