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史上最值钱的货币:文信钱出自吕不韦之手,方孔钱的始祖

前言

我们是否曾在古玩市场或拍卖会上见过一种楚汉风格而又与众不同的铜钱——它圆如银元,中间却是方形的孔洞?这种独特的圆身方孔古钱,正是流传已久而来历不明的“文信钱”。

迄今,全世界公私收藏之“文信钱”加起来不过十余枚。它神秘的来历,一直是古钱币鉴赏家们乐于探讨的话题。我们能否揭开这历史谜底,还原“文信钱”的真实故事?

偶然发现激起探索兴趣

1955年的一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在洛阳西郊的汉魏遗址内,发掘出了一件引人瞩目的文物——一枚样式奇特的青铜古钱。

这枚钱币呈圆形,中间是方形的孔洞,直径2.4厘米,重3.1克。其制作工艺为铸造,背面较为平整,钱体周边无内外廓线。令人惊奇的是,钱的两侧明显可见两个模糊的汉代古文字,上下还分布着纹路清晰的井形图案。

考古工作者们立刻联想到,此应是传说中的“四曲文钱”没有疑问!在我国货币发展史上,这种造型与众不同圆形方孔的古钱,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宋代钱币学家洪遵的名著《泉志》。洪遵根据旧时文献中的拓片,描绘出这种钱币大致情况,并提出其中一侧币文疑似“文”字,另一字不可识别。

自洪遵以后,历代学者对此极为重视,却又因实物样本稀少,难以考证。直到20世纪中叶,随着出土实物的增加,学者们逐渐确定了币文中清晰的“文”字及模糊的“信”字,并推断其名为“文信钱”,却对其来历仍然争论不休,说法不一。

而此次在洛阳出土的实物,终于为学界提供了切实有力的研究依据。于是,一时间掀起了文信钱来历、年代及其背后的故事的重新审视与讨论高潮,更多藏家与学者被这个历史谜题所激起探索的兴趣。

当一枚看似平常的古钱币,因其样式与众不同而成为推理一个历史之谜的关键线索时,充满神秘感的历史考古学研究,也因之而愈发有趣起来。

文献记载:吕不韦即文信侯说法成立

关于文信钱的来历,历来有两种重要说法。一说它是汉初地方铸造;另一说则它是汉初文信侯吕不韦所私铸(见标题一)。那么,哪种说法更为可信呢?

有学者依文献记载和实物特征综合考证,认为文信钱就是吕不韦所铸说更为成立。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1957年在洛阳发现的实物已证实,币文中清晰可辨认的“文”字和模糊的“信”字,正是吕不韦当年文信侯的封号。

第二,根据《史记》等文献,吕不韦于秦二世元年(前249年)因助秦王登基有功,获封为文信侯,食邑即在洛阳城区。此后又屡次扩大封地,一直到秦王政十年(前237年)去世。

由此可以断定,文信钱的铸造地就是吕不韦的封邑洛阳,而其铸造时间也大致与吕不韦的生命年代吻合。

第三,文信钱采用当时东方齐国地区流行的圆身方孔式,不同于秦国通行的圆孔式。这一设计风格的变化,反映了吕不韦本人政治野心,意在以新的货币形式取代秦国货币,进而控制经济命脉。

综上所述,学界现今较为认可“文信钱即吕不韦所铸”的说法。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挖掘这枚神秘古钱背后反映的历史故事。

揭开历史之谜:权臣图谋夺权的“文信钱”

针对文信钱的来历问题,我们不妨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审视一下当年的历史环境。公元前249年,秦王子楚继位为秦庄襄王,是为秦二世。此时秦始皇父亲胡亥刚刚驾崩两年,政局尚不稳定。秦二世登基时年仅13岁,无力亲政,大权遂落入年过五旬的吕不韦(当时身兼丞相之位)手中。

可以说,吕不韦权倾朝野,成为当时秦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一个典型的政治家,他勤勉治国内政,开拓疆土,使秦国逐渐走向鼎盛。同时,他本人也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在经济领域里,我们看到,吕不韦选择在自己的封邑洛阳铸造一种新型货币——文信钱。这种圆身方孔的造型,采用了当时东方先进的设计,并摈弃了秦国通行圆钱上的地名标识,取而代之地将自己的官爵“文信”二字铸制其上。

这样一来,文信钱的流通范围扩大,必定会对秦国原有货币的地位形成强大冲击。很显然,吕不韦的目的就是要夺取秦国货币的控制权,从而进一步加强自身在国家经济命脉的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吕不韦还利用手中的大权,搞了一出“招兵买马”的把戏——他设法聚集了三千多学者为他效力,并为他们提供优厚待遇,要求他们著书立说为他的政治主张进行舆论宣传。

在这批学者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来自东方、熟悉方孔圆钱的技术专家。很可能就是他们受吕不韦之托,根据东方的货币传统,参与设计了富含政治野心的文信钱。

于是在学者们的协助下,吕不韦的政治宣言也成书出世,那就是后世所见的《吕氏春秋》。在书中进一步阐述了他关于文信钱“天圆地方”寓意的设想。

简而言之,通过综合运用经济控制和意识形态管制两大手段,吕不韦意图在实际控制国家大权的同时,也通过货币手段进一步控制住国家的经济命脉。这一切的行动都在向他最终夺取皇权迈进。

当然,历史终究没有如吕不韦意。在他去世的前一年, 赢政正式亲政,吕氏权倾一时的盛世也在秦二世、政二世的两代王的联手打压下灰飞烟灭。然而那短暂而激烈的历史剧情,却化为一枚枚流传至今的“文信钱”,成为历史探秘的一道光影。

结语:历史在古钱背后流淌

历史就像是一部无字的书。一枚枚看似简单的古钱币,却承载了当年盛世和失败、荣耀与身败名裂的种种命运。我们往往需要一位警觉的考古工作者,或一位紧跟史实的历史学家,来为我们讲述那些文字以外、钱币背后的故事。

当我们再次目睹一枚独特的“文信钱”时,也许会想起吕不韦功成名就的背影;当我们再次触碰它古老的钱体时,也许会感受到岁月流逝的痕迹。这就是历史的魅力,也是我们热爱钱币文物的原因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币史(六)先秦与统一以后秦国铸造的钱币是否一样
【古钱】从纺纱轮盘中递变出来的圜钱
钱币学--先秦时期--2
可触摸到的历史—货币背后的故事 (二)
文信古钱鉴赏及故事
钱币考古 别开生面 ▏读霍宏伟先生《古钱极品》一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