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时候查血糖比较好

1、空腹血糖可反映胰岛功能,是临床上常用的一个指标。

2、关于糖尿病人什么时间测血糖最好? 糖尿病专家指出,首先注意检测糖尿病别在下午进行,下午检查糖尿病往往不准确,其检测率明显下降。在出版的《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中,美国国家癌症协会瑞贝卡-切西等发表文章,在一天内不同时间检查糖尿病患者禁食期间血糖水平,以核实早晨与下午检查结果是否相同。目前判断糖尿病的标准是,血糖水平达到或超过7.0mmol/L即为糖尿病,但这主要依据经过一夜消化后,早晨从患者处得到的血液样品检查结果。研究结果发现,早晨血糖水平明显高于下午,早晨被诊断为糖尿病的人在下午可能会被认为是健康人。建议如果需要在下午做血糖检查,应把判断糖尿病血糖标准下降0.67mmol/L。

3、测空腹血糖则是早上6至8时最准。很多糖尿病人想当然地认为,我早上没吃饭,测出的血糖就是空腹血糖,其实,即使不吃早饭,8时后所测的空腹血糖也会有所偏差。空腹血糖必须在空腹8小时后,采血前不吃降糖药、不运动,有些患者一路急走到医院就测静脉血和指血,样测出的结果往往会有差异,运动以后休息一段时间才可进行测量。

4、根据人体血糖的变化规律,凌晨3时血糖值为最低(一般不应低于3.8mmol/L),然后血糖逐渐升高。正常人胰岛素分泌正常,血糖值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素水平较低,血糖受胰岛素抵抗激素影响明显,血糖值会逐渐升高。因此,患者一般测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时-8时取血,8时以后血糖值会越来越高,不能真实反映治疗效果了。

检查血糖需要注意什么

1、抽血的前一天晚上,应正常饮食,饭菜宜清淡,不要喝酒,饭后不喝咖啡、浓茶,晚上10时之后不要进食,并保证充足睡眠。

2、第二天早晨起来后不要吃任何东西,少喝或不喝水。

3、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和做过于剧烈的活动。

4、抽血时间最好在清晨6~8时,这样的血样标本才能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

5、每一位糖尿病病友,血糖检测的合适时间和频率,首先要与医生商量,应尽量做到针对病情合理安排。

6、一般说来,只要空腹血糖能控制在6.0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能控制在8.0mmol/L左右,其他任意时间血糖均在9.0mmol/L以下,又不发生低血糖,就可以认为是血糖控制基本符合要求了。

7、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次。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自我监测血糖2-4次。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每周监测血糖2-4次。

8、餐前血糖检测,当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关注的,有低血糖风险者也应测定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睡前血糖检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

9、糖尿病人血糖监测,夜间血糖监测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检测血糖,剧烈运动前宜检测血糖。

10、如果检查空腹血糖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平常血糖的控制情况、观察用药效果的话,前一日晚上的降糖药还要照常服用,早上的药可在抽血后再服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防止睡眠不足,避免检查前一天进食过多,或测空腹血糖前情绪激动、过于剧烈活动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11、一般情况下,对于需要做空腹血糖检测的患者,医生会告诉你早上别吃饭来抽血,至于几点以前抽血、空腹多长时间抽血、能不能喝水有时并没有特别强调。一般来说,喝白开水不会干扰血糖的监测结果。空腹血糖监测要求的“空腹”一般是指不摄入热量,比如吃主食、肉蛋、奶等食物,而不严格限制饮水。

12、时间应选择在头天进餐后8~12小时,最多12小时。时间长了,血糖也不准了。有些患者觉得只要不吃早饭,不管这个时间是上午8点还是10点,都可以去检查血糖。这样的想法也是不正确的。

什么情况下一定要测血糖

1、手掌不能伸平

一些病程长的糖尿病病人,手掌不能伸平,掌面皮肤粗糙,皮下触及索状硬结,有轻压痛,重者手指向掌侧挛缩,称“手挛缩”;发生于足底者,称“足挛缩”。与局部小动脉血栓形成、腱鞘肌腱营养不良、纤维组织增生等有关。

2、两侧腿围不等

中老年人下肢乏力,有间隙性跛行,一侧重、另一侧轻。查体两侧腿围不等,重侧<轻侧,重侧足背动脉搏动难以触及。部分患者听力、视力、记忆力、反应速度等呈过早下降趋势,血检报告可确诊患2型糖尿病。

3、怕冷、多汗

少数老年人自诉怕冷,常出汗,特别是后半夜测量体温只有35.5℃~36.5℃。夜间定时出汗,情绪不稳定时也容易出汗。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说明其自主神经功能已经明显受损。

4、跟腱反射减弱

轻叩足跟腱不引起腓肠肌收缩者,正常人约占4%,糖尿病病人则在50%左右,病程越长,周围神经伤害越重,腓肠肌不收缩的程度也越大。

5、排尿困难

糖尿病患者可有排尿意识低下、间隔延长、尿液滞留、膀胱过度膨胀等,易继发尿液逆流、尿路感染、肾盂积水,甚至肾功能不全。所以中老年男性出现排尿障碍,除查前列腺外,尚需注意有无糖尿病。

6、腹型肥胖

肥胖是糖尿病常见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女性的腹型肥胖。据调查,妇女腰围/臀围>0.85,无论男女均应检测血糖,包括餐后2小时血糖。因为腹部脂肪堆积,往往表示存在重度胰岛素抵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胰岛素强化治疗,也许能让2型糖尿病患者达到临床上的“治愈”!
糖尿病疾病健康宣教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中心新闻
为何血糖5.8就要打胰岛素?真相是……
万万没想到,无法明确诊断,竟是医师没做这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