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四节气,古人的气候“密码”

(作者:宋英杰,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

(惊蛰 “桃始华”)

古人不用现代科学的量化方式来界定气候,而是用“花开管节令,鸟鸣报农时”的物化方式来体现气候规律。所以在古人眼中,鸟语花香不仅唯美,而且还携带着气候“密码”。

现在我们是以日平均气温滑动平均序列,气温要稳定高于10℃,作为春姑娘来临的标准。但在古代,人们并不如此繁琐地计算,惊蛰“桃始华”,桃花盛开便是一种芬芳的入春标识。

(“玄鸟至”燕子归来)

“望杏敦耕,瞻蒲劝穑”,人们往往是观察着花鸟草虫来谋划着耕作和敛藏。“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布谷鸟的啼叫,也被赋予了催耕的意义。

古人认为,季节的冷暖、雨水的多寡是“天气”与“地气”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的。一到立冬,天之气上升,地之气下降,它们谁也不理谁,没有了任何交流,于是“天地不通,闭塞成冬”;而一到立春,天之气下降,地之气上升,有了融汇与交锋,于是“天地和同,草木繁动”。对于气象的解读,充满着一种朴素而形象的感性。

24节气是将天文、气象、物候、农事融为一体的大智慧。人们也同样参酌节气,以“天人和合”的理念起居养生。例如春分,古人所说的“昼夜均”指的是天文,“寒暑平”指的是气候,“玄鸟至”(燕子归来)指的是物候,“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指的是农事。无数的气象谚语,往往都是围绕着节气,以节气的视角审视自然,评说天气,谋划稼穑。

新媒体编辑:胡小雨

原文编辑:李银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立秋养生
千年智慧的气候密码
冬至一日占候,便可知来年气象如何
央视主持人宋英杰:科学解读二十四节气,顺天时工作接地气生活
2022年初春为什么不暖反寒?
二十四节气入遗满一年啦,这些小常识你都清楚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