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假如篆书要选一个领头人,谁比较合适呢

董元英,江西九江人,国家一级书法师,国家高级美术师,著名书画家,中国华夏万里行书画协会副会长。

女子书小楷是一种美,但自董元英之后,女子书小篆便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致美。作为一名专攻小篆的女书法家,董元英为什么能独领新时代小篆芳华,成为小篆大家的呢?

先从修艺起点来看,董元英自幼喜习书画,加上又有书画家学涵养,所以她的艺术启蒙显得相当自然,凭志趣而得书技,凭追求而得造诣,董元英可谓是书法艺术家成长的最佳典范。

董元英追习小篆,是被小篆书阴柔和美的形态所打动,更是因为她心通书技的天然之能与小篆的婀娜神姿一遇即融的结果。如果说人人都能写篆书,这是可能的。但如果说人人都能写董元英笔下姿美境深的篆书,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心倾小篆,精悟小篆,所以董元英成为书界难得的小篆大家。小篆属于艺术,更属于董元英。

观赏董元英的小篆代表作品,获国家级书展金奖,又被置于长城展出的《厚德载物》一幅,就能体悟到小篆属于董元英这个艺术结论的合理性。首先,董元英极好地继承了小篆柔美和谐的高古气质,意通先秦,古韵悠悠。在守高古神韵的基础上,董元英又有创作新风篆书的功成:

行笔非常清爽。董元英虽然是饱墨行笔,但无论横、竖、折,笔画边际干干净净,不参不差,这说明董元英用笔非常沉稳,对饱墨的意控能力十分到位,应该是数十年笔墨修成结果。如果没有这份控笔制墨的能力,饱墨之下,笔迹跑冒参差总是难免。饱墨行笔书洁篆,一派清爽最悦目,这是董元英的深厚功力。

再者,董元英小篆,非常注重对称呈美。自古小篆讲求对称之美,但是先前小篆多是强调形态对称,鲜有涉及意境对称的。董元英小篆的对称之美,除了形态上的,还有意境上的。她非常注意从精神层面营造单字直至整幅作品的意境对称感。所在观赏董元英的小篆作品,形态不偏,意境不倚,中正平和,静如止水——有禅意,守心归境,是董元英通过意境对称获取的小篆新品味。因为有着这份独一无二的新品味,所以小篆真真是董元英的。对于小篆来说,它在数千年的笔法意境演化进程中,今天得遇了董元英这样这位能释书经的倾心知音,真是千年之奇。

董元英已经将小篆的形意品质化归于己心,所以她能把自己的艺术理念、人生经历、品质追求等倾书于小篆,不但让小篆有了灵性,更有了人之品性,观赏董元英的小篆作品,是得遇智者仁者的感觉,小篆虽无言,却胜千般语。

董元英心有感怀书《江山如此多娇》篆意抒怀,感动天地。心意飞纵时书《龙飞》篆意能飞,空前绝后。心意宽广时书《海纳百川》篆意大气,志趣盎然。心意雄迈时书《如梦令 元旦》篆意能冲天,人生是豪情。

小篆已成心经,倾笔即成书经。董元英用她的坚守和创造,为千年小篆给予新的形态和灵魂,看到董元英的小篆,就如看到了书法艺术的一处新高峰。

除了心倾小篆,董元英还潜心丹青,主攻竹题、鱼题绘画。竹题是文化,鱼题是吉祥,所以主攻竹画和鱼画的董元英,通过绘画作品,给人们呈现一派文化盛餐和吉祥气氛,凭借对传统吉意文化的精心把握,董元英创作了许多非常有影响力的吉意画作,深得人心,广为流传。

比如《金鱼吉祥》《龙鱼吉祥》工笔大技,精准造型,金色渲染,成为赏心悦目的大吉意境,实属罕见。在《连年有余》中的鱼体构型,董元英施夸张功法,鱼翅如扇,潜水如临风,鱼体丰腴,色彩红艳,挂饰堂厅,风水满满。而寓意美作《鲤鱼越龙门》则用红彩成水,青色成鱼,这种寓意色彩,是董元英精思之谋:化水成火,升腾之基,鱼身青色,官袍意,升腾之态。这些独特染彩的方式,体现着董元英艺术思维接地气,懂市场,通文化的幽幽暗径。而文化与市场的对接,正是当下许多艺术家难以跨过的分界,在别人跨而不能的时候,董元英已经弥合充分,即守得住了艺术的情怀,又得遇了市场的认可,所以董元英又是一位有智慧有远见的艺术家。

董元英画竹,一是为修身养性,所以她的竹画通常简单明了,意境辽远,是文人画的空灵与爽利,比如《竹吉图》。二是为渡人,所以她画竹,归根结底是要让人看懂,看得心动,比如《双雀竹》红日沐竹林,竹叶迎风,大竹直,细竹倾,双雀娱,这些构置,一眼可知“平安幸福”的美妙寓意,她为渡人作竹画,不造作,不隐涩,悦目赏心,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倾爱,所以求其竹画者纷纷。董元英的竹画作品不但得到了民间和市场的认可,也得到官方机构的青睐,电信服务商将董元英的美竹作品印于充值卡发行,让她的艺术作品拥有了更加广泛的受众。

心归小篆释书经,意倾竹画显神采。荣获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领域最具影响力奖中国长城文化奖的艺术家董元英,以女性特有的柔美性情,在艺术天地实践创新,也成为臻美的艺术风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宋篆书的发展状况如何?宋代称得上是篆书发展史上的高峰吗?
书法问答:何谓周篆?何谓秦篆?什么是草篆?
以隶为篆,不让斯冰——邓石如篆书《白氏草堂记》赏析
千年来,各书体法家浩若繁星,娴于篆法者寥若晨星,是何缘故
篆书书法
易水寒老师经典碑帖分享——篆书宋《扶风马氏墓志》《宋故彭夫人墓志铭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