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偏关

走偏关

 

从郑州去内蒙的鄂尔多斯高原,汽车入河北,过娘子关,斜穿山西,驰过原平、宁武、神池一线,已是傍黑了,贪赶路途,晚近九时,在黑黢黢的夜幕中,来到了山西与内蒙交界的最后一座城市——偏关县城。城边一条拥挤的街道,灯火道还算明亮,车鸣人叫也还有些热闹。司机经常跑此条道,找一家较干净的旅馆,安顿。赶路一天,虽有些困乏,仍有心出门一逛,但,又顾忌黑灯瞎火难以看到城关摸样。还是早早地休息。一夜无话。

清晨,早早醒来,出门直奔城关,行走不远,一座雄伟的城门楼赫然出现在眼前,明眼一看就知是近年翻修之作,城楼鲜艳矗立,道也巍峨。城楼两边贴着瓷片的现代化建筑实在让人觉得不伦不类。城门洞前,看洞楣横书“偏头关”三字。原来夜宿之地叫偏头关,偏关只是这座关城的简称,好奇怪的关隘名字。探其究竟,网上简介:偏头关,位于偏关县黄河边,与宁武关、雁门关合成“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故名偏头关。穿过城门洞,入的城来,关城还没有醒,一条宁静、安详的大街,南北走向,宽不足十米。街道两边商店铺面林立,看样子也还算繁华,但新式建筑不多,尽是些不新不旧的房子,三、四十年前的建筑痕迹仍存: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供销社,七十年代的红星、红旗都还有保留。大街北端是钟鼓楼,一块彩条布圈挡住了楼门洞,钟鼓楼正在进行维修,残破的楼墙,斑驳的楼梁,显示出远逝岁月的沧桑,这才是寻梦已久的边关城堡摸样。

随晨练的人们揭开彩条布,钻过楼门洞,来到城北区,偏关城一半居山坡,一半居平地,坡上房屋多是窑洞式建筑,层层叠叠,鳞次栉比;平地住宅多老院老墙,门楼陈旧古朴,照壁残破凋零。漫步偏街小巷,也能不时看到几段突兀残缺的城墙,走半坡深街,一座小小城门楼摆放面前,“安远楼”。青砖的护墙,雕梁的门楼,这是一座极为小巧精致城门楼。只是残破的城墙岌岌可危,斑驳的门楼摇摇欲坠,只可近观,不可上攀。来边关小城能见到如此精致的城门楼,可谓是:不虚此行也。

城中四望,见城东南有高塔,寻塔前往,走的有些急,穿过一条公路,气喘吁吁爬上城边的黄土山,砖石结构的塔耸立在面前,塔有八级之高,八角形状,内筑旋梯,塔门紧锁,只能是隔门内窥了。塔额门楣有字“文笔凌霄”。绕塔基一周,见石碑简介,上刻塔名:“文笔凌霄刀塔”。因其塔身外观形似文笔,故得此名。据在此晨练的当地人讲,山下还有一处砚台遗址。“斜阳照塔身,影映插砚台,”为偏关一大奇景。

站在塔边,俯瞰山下,依稀可以望见偏关全貌,关城依山势而走,东高西低,东起西伏恰似人偏头形状。偏关河绕城而过,是关城的天然屏障。偏头关背山环水在地理位置上占据了防守作战的优势。地处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的偏头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关隘,自秦至明就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隘口,是长城的锁钥,北疆的门户,历代兵家必争之重地。古人曾这样强调并盛赞偏关之重要:“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偏头关城始建于明初,是外长城三大关隘最西边的关口,明清历代,都有修缮,现在还存留下不少的城垣,尤其是城南、城西一带,青砖石墙大部可见,城墙高不下十余米,站在墙上下看,气势还是有些雄伟的。只是大部分墙体已为居民侵占,难以再现当年雄关如铁的模样了。

两个小时几乎走遍了整个偏关县城。七时三十分,再回城关城门楼下,此时的城门楼两边,早已摆满了饭食摊位。僦上油条,拌上小菜,喝上一碗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黍米黄面稠粥,品品滋味,来此不枉。附近摊位还见到一些更具晋西北特色的地方小吃:黍米炸糕,色泽金黄;荞面碗托,晶莹光亮。由于时间关系,不能一、一品尝。告别偏头关,走过明亮阳光照射下的隘口,汽车沿黄土山梁,继续西北行,经万家寨跨越黄河,进入内蒙鄂尔多斯高原。

 

 

 

 

               2005年7月252001年8月6日记改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城情结之晋北门户外三关
偏头关
刘建国||探寻之旅——生铁铸成老营城
山西偏头关:万里长城外三关之首(组图)
秦在珍|偏关城漫话(一)
文笔凌霄塔——三百余年的历史巨笔(图:玉文/文:叶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