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洲简史

欧洲史


塞尔维亚
公元6-7世纪,部分斯拉夫人越过喀尔巴阡山移居巴尔干半岛。9世纪起,开始形成塞尔维亚等国家。一战后,塞尔维亚加入南斯拉夫王国。二战后,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六个共和国之一。1991年,原南开始解体。1992年,塞尔维亚与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2003年2月4日,南联盟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简称“塞黑”)。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国宣布独立。6月5日,塞尔维亚共和国宣布继承塞黑的国际法主体地位 。

瑞士
公元3世纪阿勒曼尼人(日耳曼民族)迁入瑞士东部和北部,勃艮第人迁入西部并建立了第一个勃艮策王朝。公元11世纪受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1648年摆脱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宣布独立,奉行中立政策,1798年,拿破仑一世侵吞瑞士,将其改为“海尔维第共和国”。1803年,瑞士恢复联邦。
 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1848年瑞士制定新宪法,设立联邦委员会,从此成为统一的联邦制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瑞士均保持中立。瑞士自1948年起一直是联合国的观察员国。在2002年3月举行的全民公决中,54.6%的瑞士选民和瑞士23个州中的12个州赞成瑞士加入联合国。2002年9月10日,第57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正式接纳瑞士联邦为联合国新的会员国。

瑞典
公元1100年前后开始形成国家。1157年兼并芬兰。1397年与丹麦、挪威组成卡尔马联盟,受丹统治。1523年脱离联盟独立。同年,古斯塔夫?瓦萨被推举为国王。1654至1719年为瑞典的强盛时期,领土包括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俄国、波兰和德国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1718年对俄国、丹麦和波兰作战失败后逐步走向衰落。1805年参加拿破仑战争,1809年败于俄国后被迫割让芬兰,1814年从丹麦取得挪威,并与挪结成瑞挪联盟。1905年挪威脱离联盟独立。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守中立。

意大利
公元前2000至前1000年,不断有印欧民族迁入。公元前27年至476年为罗马帝国时期。11世纪诺曼人入侵意南部并建立王国。12-13世纪分裂成许多王国、公国、自治城市和小封建领地。从16世纪起,意先后被法国、西班牙、奥地利占领。1861年3月建立意大利王国。1870年9月王国军队攻克罗马,最终完成统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意大利先中立,后站在英、法、俄协约国一边对德奥宣战,并取得胜利。1922年10月31日,墨索里尼组成新政府,开始推行法西斯统治。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意大利起初中立,及至德国在法国取胜,乃于1940年6月 加入德国一方向英、法宣战。1943年7月墨索里尼被推翻。同年9月3日,由国王任命的巴多利奥内阁同协约国签定停战协定,意大利无条件投降,10月对德宣战。1946年6月举行公民投票,正式宣告废除君主制,成立意大利共和国。战后意政府更迭频繁,但政府的内外政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马其顿
 10世纪下半叶至1018年,萨莫伊洛建立了第一个马其顿国。此后,马其顿地区长期处于拜占庭和土耳其的统治之下。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希腊军队占领了马其顿地区。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塞、保和希瓜分了马其顿地区。地理上属于塞尔维亚的部分称瓦尔达尔马其顿,属于保加利亚的部分称皮林马其顿,属于希腊的部分称爱琴马其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瓦尔达尔马其顿并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属塞尔维亚的瓦尔达尔马其顿成为南斯拉夫联邦的组成共和国之一,称马其顿共和国。
1991年11月20日,马其顿正式宣布独立。但它的独立由于希腊反对使用“马其顿”的国名而迟迟未被国际社会所承认。1992年12月10日,马其顿共和国议会经多数议员投票表决,原则同意将马其顿国家改名为“马其顿(斯科普里)共和国”。1993年4月7日,马其顿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暂时名称加入联合国。
马其顿对内对外坚持使用其宪法国名“马其顿共和国”,但遭到其邻国希腊的坚决反对。希腊强烈要求马其顿使用其在1993年加入联合国时使用的“前南马其顿共和国”的名字,原因是希腊北部有个马其顿省,希腊认为马其顿的国名暗示其对这个地区存在领土要求。

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人是东斯拉夫族的一支。公元18世纪起,白并入俄罗斯帝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白于1919年成立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加入苏联。1990年7月27日,白最高苏维埃通过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8月25日,白宣布独立,同年9月19日,改名为白俄罗斯共和国,简称白俄罗斯。12月8日,白作为创始国加入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

克罗地亚
6世纪末7世纪初,斯拉夫人移居到巴尔干半岛定居。8世纪末和9世纪初,克罗地亚人建立了早期封建国家。10世纪建立了强盛的克罗地亚王国。1102至1527年处于匈牙利王国统治之下。1527至1918年受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直至奥匈帝国崩溃。1918年12月,克罗地亚与一些南部斯拉夫民族联合成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1941年,德意法西斯入侵南斯拉夫,建立了“克罗地亚独立国”。1945年反法西斯胜利后,克罗地亚与南斯拉夫合并。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克成为六个共和国之一。1990年5月,克举行二战后首次多党制大选,克民主共同体获胜执政。同年12月,克通过新宪法,规定克为主权和民主国家。1991年6月25日,克罗地亚共和国宣布独立,同年10月8日正式宣布脱离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此举引起克境内塞尔维亚居民的武装抵抗。1992年2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向克境内的塞尔维亚族聚居区派遣联合国保护部队。
1992年5月22日,克罗地亚加入联合国。

英国
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亚人,比克人,凯尔特人,先后来到不列颠。公元1-5世纪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为罗马帝国统治。罗马人撤走后,欧洲北部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相继入侵并定居。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年至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其后经英王短期统治,1066年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大宪章,王权遭抑制。1338年至1453 年英法进行“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6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败。英国于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到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希腊
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化,在音乐、数学、哲学、文学、建筑、雕刻等方面都曾取得过巨大成就。公元前2800至前1400年,克里特岛和伯罗奔尼撒半岛先后出现了米诺斯文化和迈锡尼文化。公元前800年形成了数以百计的独立城邦。雅典、斯巴达、底比斯等是其中最发达的城邦。公元前5世纪为希腊鼎盛时期。1460年遭奥斯曼帝国统治。1821年3月25日希腊爆发反土侵略军的独立战争,同时宣布独立。1829年9月24日,土军全部撤出希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腊被德、意军占领。1944年全国解放,恢复独立。1946年国王复位。1967年4月军人发动政变,建立了军人独裁政权。1973年6月废黜国王,确立共和制。1974年7月军政府垮台;11月举行议会选举,新民主党获胜并执政;12月举行公民投票,确立国家政体为共和制。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
6世纪末7世纪初,部分斯拉夫人南迁到巴尔干半岛,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等地定居。12世纪末叶斯拉夫人建立了独立的波斯尼亚公国。14世纪末,波斯尼亚曾是南部斯拉夫人最强盛的国家。1463年后成为土耳其属地,1908年被奥匈帝国占领。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兹?裴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遭当地青年暗杀,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部斯拉夫民族成立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波黑是其中的一部分,被划分为几个行政省。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波黑成为南斯拉夫联邦的一个共和国。1992年3月,波黑就国家是否独立举行全民公决,波族和克族赞成独立,塞族抵制投票,此后,波黑三族间爆发了历时三年半的战争。1992年5月22日,波黑加入联合国。1995年11月21日,在美国主持下,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图季曼和波黑共和国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签署了代顿波黑和平协议,波黑战争结束。

立陶宛
公元5—6世纪出现阶级社会。12世纪起受到日耳曼封建主的侵略。1240年成立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13世纪形成立陶宛民族。14—15世纪,立陶宛大公国的领土大部在西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1558—1583年,立陶宛参加了反俄国的立窝尼亚战争。1569年根据卢布林条约,波兰和立陶宛合并成立了波兰立陶宛王国。1795—1815年整个立陶宛(除克莱佩达边区外)并入俄国。立陶宛人民参加了1830年至1831年和1863年至1864年的波兰起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立被德国占领。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独立,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18年12月至1919年1月立陶宛大部分领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19年2月立陶宛和白俄罗斯联合组成立陶宛-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8月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宣布独立。1926年9月28日,苏联政府同立陶宛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同年12月,法西斯分子发动政变得逞。根据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立陶宛被划归苏联版图,随后苏军进入立陶宛,苏德战争爆发后,立陶宛被德国占领。1944年,苏联军队再度占领立陶宛,并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苏联。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脱离苏联独立。1991年9月6日,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国务委员会正式承认立陶宛的独立。同年9月17日,立陶宛加入联合国。2001年5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人的祖先是从中亚迁来的古保加利亚人,公元395年并入拜占庭帝国。681年,斯拉夫人、古保加利亚人和色雷斯人在汉阿斯巴鲁赫的领导下,战胜了拜占庭的军队,在多瑙河流域建立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史称第一保加利亚王国)。1018年再次被拜占庭侵占。1185年保加利亚人起义,建立第二保加利亚王国。1396年被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侵占。
 1877年俄国对土耳其宣战,土耳其战败,1878年2月俄土战争结束后,保加利亚摆脱土耳其的统治获得独立,曾一度实现统一。但由于因战争而精疲力尽的俄国无法顶住英、德、奥匈帝国等西方列强的压力,根据1878年7月13日签订的《柏林条约》,保加利亚被一分为三:北部的保加利亚公国、南部的东鲁米利亚和马其顿。1885年9月6日,在保加利亚人民争取统一的民族民主运动达到高潮之际,保加利亚又实现了南北统一。保加利亚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为战败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它同德、奥匈和土耳其结成军事同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国王鲍里斯三世为首的反动统治集团于1941年3月,加入德、意、日法西斯三国集团。1944年9月苏联红军进人保加利亚,保加利亚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在苏联红军帮助下,推翻了法西斯政权,成立了祖国阵线政府。1946年9月宣布废除君主政体,同年9月15日宣布成立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此后保共长期处于执政地位。1989年保政局发生剧变。1990年2月27日将3月3日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纪念日定为国庆日,同年11月15日,改国名为保加利亚共和国。2005年5月11日,保加利亚议会投票表决批准了保加利亚加入欧盟的条约。

黑山
公元6~7世纪,部分斯拉夫人越过喀尔巴阡山移居巴尔干半岛。9世纪,斯拉夫人在黑山地区首次建立“杜克利亚”国家。一战后,黑山加入南斯拉夫王国。二战后,黑山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六个共和国之一。1991年,原南开始解体。1992年,黑山与塞尔维亚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2003年2月4日,南联盟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6月3日,黑山宣布独立 。同年6月22日,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06年6月28日,第60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接纳黑山共和国为联合国第192个成员国 。

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族从远古时代就居住在现今的爱沙尼亚境内。公元10—12世纪,爱沙尼亚东南部并入基辅罗斯,1030年智者雅罗斯拉夫在爱沙尼亚建立了尤里耶夫城(今塔尔图)。12—13世纪形成爱沙尼亚民族。13世纪初期爱沙尼亚先后遭日耳曼骑士团和丹麦人侵占。13世纪中叶到16世纪中叶,爱沙尼亚被德意志十字军征服,成为立窝尼亚的一部分。16世纪末,爱沙尼亚的领土被瑞典、丹麦和波兰瓜分。17世纪中叶,瑞典占领了整个爱沙尼亚。1700—1721年间,彼得大帝为了夺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与瑞典进行了长期的“北方战争”,最后打败瑞典,迫使瑞典签订《尼什塔特和约》,割占爱沙尼亚,爱沙尼亚遂并入俄国。1917年11月建立苏维埃政权。1918年2月,爱沙尼亚全境被德军占领。同年11月29日,苏联红军解放爱沙尼亚部分领土后,在纳瓦市成立爱沙尼亚劳动公社(苏维埃共和国)。1919年1月公社被颠覆。同年5月爱沙尼亚宣告成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该共和国于1920年2月2日同俄罗斯联邦在塔尔图签订苏爱条约,俄国“自愿地和永久地”放弃它对爱沙尼亚领土和人民的主权权利。1920年2月24日,爱宣布脱离苏维埃政权。1938年8月23日苏德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规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为苏联势力范围。同年9月,苏联和爱沙尼亚签订互助条约,规定爱沙尼亚向苏提供军事基地,允许苏联驻军。1940年6月,苏联根据1939年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秘密协定出兵爱沙尼亚,7月21日成立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8月6日爱沙尼亚加入苏联。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爱沙尼亚被德国占领了3年,成为德国东方省的一部分。1944年11月苏联红军解放爱沙尼亚。1989年11月15日,爱沙尼亚最高苏维埃宣布1940年爱沙尼亚加入苏联的宣言无效。1990年3月30日,恢复爱沙尼亚共和国。1991年8月20日,爱正式宣布独立。同年9月10日,爱加入欧安会,9月17日加入联合国。

卢森堡
公元前50年,这里是高卢人的居住地。公元400年后,日耳曼部族入侵,先后成为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的一部分。公元963年形成由阿登伯爵西格弗里德治理的统一体。15—18世纪先后受西班牙、法国、奥地利统治。1815年欧洲维也纳会议决定卢森堡为大公国,由荷兰王兼任大公,同时又为德意志同盟成员。1839年伦敦协定承认卢为独立国家。1866年脱离德意志同盟。1867年成为中立国家。1868年实行君主立宪制。1890年前拿骚公爵阿道夫成为卢大公,彻底摆脱荷兰国王的统治。两次世界大战中均遭德国入侵。1948年放弃中立政策。

德意志
公元前境内就居住着日耳曼人。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落。10世纪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13世纪中期走向封建割据。18世纪初奥地利和普鲁士崛起,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组成了德意志邦联,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联邦,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该帝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宣告崩溃。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玛共和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 德国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翌年5月23日,合并后的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1989年民主德国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自同年5月起,大批公民出走联邦德国。10月初,许多城市相继爆发了规模不等的示威游行,要求放宽出国旅行和新间媒介的限制等。10月18日,民主德国总统昂纳克宣布辞职。11月9日,“柏林墙”开放。
 11月28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关于两个德国实现统一的十点计划。1990年2月13至14日,民主德国总理莫德罗首次访问联邦德国。3月18日,民主德国人民议会实行自由选举,德梅齐埃任总理后,两德统一的步伐大大加快。5月18日,两德在波恩签署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8月31日,双方又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约。9月24日,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正式退出华约组织。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政府自动取消,原14个专区为适应联邦德国建制改为5个州,并入了联邦德国,分裂40多年的两个德国重新统一。
一.概况
日耳曼人(German)是欧洲的古代民族之一,公元前5世纪起,以部落集团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古罗马人称之为日耳曼人。大约在公元前半个世纪,大部分日耳曼人开始定居在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间的广大地区,该地区称为“日耳曼尼亚”。 “德意志”一词来源于古德语“diot”一词,意为“人民”,最早史见于公元8世纪,是指生活在法兰克王国东部的日尔曼部落所讲的方言。公元800年,法兰克王国在查理大帝统治时期达到鼎盛,成为法兰克大帝国。大帝国中有许多讲德语的日尔曼部落,这些日尔曼部落人所讲的方言被称为“德意志”。公元814年查理大帝去世,法兰克帝国随即分崩离析,在瓜分各种遗产的过程中,形成了东、西两个王国。这两个王国的政治分界线大致就与德语和法语之间的语言界限相当。讲法语的西法兰克王国后来演变成今天的法国,而讲德语的东法兰克王国的居民在此后的长期生活中也逐渐产生了一种“同属一国”的感觉,这时,“德意志”一词也就从一种语言的代名词发展为代指讲这一语言的人。当这些讲“德意志”语的部落后来建立了自己的王国时,他们不但用“德意志”来称呼自己的语言和人民,还用它来命名自己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德国1000多年的历史上曾经历过三个帝国,这期间也有一个共和国。
德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是指公元962-180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人们习惯上以公元911年作为东法兰克帝国向得意志帝国转变的开始,在这一年,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选为国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国王。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这便是古德意志帝国,或称为第一帝国。1806年,帝国被拿破仑一世推翻。                                                                                     第二帝国是指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它是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起来的。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击败法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
第二帝国的寿命很短,仅存在了47年。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和第二帝国的瓦解而告终。战争也导致德国第一次建立了联邦共和国。由于共和国宪法是在魏玛城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一般称之为《魏玛宪法》,因此这个共和国又称为魏玛共和国。1933年1月30日,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上台执政,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宣告了魏玛共和国的终结。 第三帝国是指1933-1945年的法西斯德国,希特勒自称第三帝国。于1939年9月1日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三帝国宣告完结。德国为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
1949年5月,在美、英、法合并的西占区通过《基本法》,宣布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9月建立政府。同年1O月,苏联占领区内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
   到了2O世纪8O年代中后期,在东西方关系逐渐缓和的氛围中,东西德国日益走向统一。1990年7月实行了货币统一,1990年10月3日实现了政治统一。
二 历史时期
1. 中世纪全盛时期:
人们通常以卡洛林王朝绝嗣,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选为国王的911年作为东法兰克帝国向德意志帝国过渡的开始。康拉德一世被视为第一位德意志国王(当时的正式称号是“法兰克国王”,后称“罗马国王”;11世纪开始帝国的称号是“罗马帝国”,13世纪后称为“神圣罗马帝国”;15世纪时又附加“德意志民族”于前)。
从此,德意志国王就有登基为帝的资格。观念中的皇权是无所不包的,它赋予拥有者以统治整个西方世界的权力。然而,这种观念从未完全在政治上成为现实。为了接受教皇加冕,国王非亲自前往罗马不可。这就开始了德意志国王的意大利政策。他们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统治维持了300年之久,从而在德国的大计上不能遇事亲躬。奥托的继承者们统治期间为此经受了严重的挫折。继任的萨利尔王朝再次出现繁荣。亨利希三世时(1039-1056)德意志王室和帝位均达权力的最高峰;主要是坚决保持了它们对教皇的优先地位。亨利希四世(1056-1106)却无法维持这一局面。在关于主教任命权的斗争中(授职之争),他虽然表面上对教皇格里哥里七世取得了胜利,但是他赴卡诺萨的赎罪之行(1077)对皇位来说不啻是一次不可挽回的丧失声望之举。从此以后,皇帝和教皇就平起平坐了。
1138年开始了施陶芬王朝的百年统治。弗里德里希一世巴巴洛萨(1152-1190)在同教皇、意大利北部诸城市以及同他在德国的主要对手-萨克森公爵雄狮亨利希的斗争中重新振兴了皇室。然而,在他统治期间,领土开始四分五裂,最后削弱了中央权力。巴巴洛萨的继承人亨利希六世(1190-1197)和弗里德里希二世(1212-1250)时期尽管皇室权力强大,这一发展仍在继续。宗教的和世俗诸侯成了拥有半主权的“邦君”。
随着施陶芬王朝的衰亡(1268),西方的无所不包的皇权实际上已然终结。德国内部各种纷争的力量使它无法成为民族国家,而当时这一过程却正在西欧其他国家中进行。这是德国人成为“后起民族”的根源之一。
2. 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
哈布斯堡王室中第一个登上皇位的是鲁道夫一世(1273-1291)。皇权的物质基础如今不再是已失去的帝国财产,而是各王朝的王族财产;王族领地权政策成为每个皇帝的主要利益所在。
卡尔四世于1356年颁布的黄金诏书是一种帝国基本法,它赋予7位地位显赫的侯爵(选帝侯)以选举国王的特权以及其他大邦诸侯没有的另外一些优先权。在那些小伯爵、领主和骑士逐渐失去作用的时候,城市的影响因其经济力量而不断扩大。城市同盟的缔结使城市进一步强大。这些同盟中最重要的汉萨同盟成为14世纪时波罗的海地区举足轻重的力量。
1438年开始,帝国虽然表面上仍为选举制的君主国,而王权却实际上由那时已成为最强大地区势力的哈布斯堡王族掌握。15世纪时,要求帝国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第一个不经过教皇加冕而即位的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1493-1519)试图实现这一改革,但无成效。由他创建或改组的帝国议会、帝国专区、帝国法院等机构虽然一直存在到帝国结束(1806),却未能阻止其继续分裂。出现了“皇帝与帝国”的二元制:一方面是帝国首脑,另一方面是选帝侯、各邦侯爵和诸城市。皇帝的权力由于他们在选举时同各选帝侯达成的“屈从”协议而受到限制并越来越有名无实。各邦侯爵,尤其是大邦侯爵以削弱帝国权力来大张旗鼓地扩充自己的权力。然而帝国继续存在:皇冠的光辉尚未消失,帝国的思想仍然生气勃勃。帝国大联合为中小各邦提供保护,使之免受强邻的侵犯。
城市成为经济力量的中心,它们首先从不断发展的贸易中得到好处。纺织工业和采矿业中出现了超越手工业者行会系统,和远途贸易一样带有早期资本主义特色的经济形式。与此同时,在思想方面发生了以文艺复兴和和人文主义为标志的变化。这种新觉醒的批判精神的矛头所向首先是教会的诸种弊端。

3. 宗教分裂的时代:
1517年以来,主要在马丁?路德的活动影响下,郁积的对教会的不满在迅速展开的宗教改革中爆发了,其后果远远超出了宗教的范围。整个社会结构陷于动荡之中。1522/23年爆发帝国骑士起义,1525年发生的农民战争是德国历史上政治与社会要求相结合的第一次较大的革命运动。两次起义都遭到失败或血腥镇压。宗教改革的主要受益者是各邦侯爵。经过曲折的斗争,他们在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中获得决定自己的臣民信奉何种宗教的权利。新教被承认为同天主教平等的教会。德国的宗教分裂从此成为定局。
奥格斯堡宗教和约时期,德国五分之四为新教势力范围,然而教会之争并未就此结束。后来的几十年中,天主教又夺回了许多地区(所谓的“反宗教改革”)。教派对立因而加剧,导致了宗教党派的出现: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同盟(1609)。波希米亚的一次地方性冲突竟至引起了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后来扩大为政治矛盾和宗教对立迎头撞击的全欧性争斗。1618-1648年间,德国的大片地区田野荒芜,人烟断绝。
1648年威斯特法伦和约将德国部分领土割让给法国和瑞典,并确认瑞士和荷兰退出帝国联合。和约赋予帝国各阶层在处理宗教和世俗事务方面的一切重大主权并允许它们与外国伙伴结盟。
4. 德意志邦联:
对拿破仑的战争获胜后,1814/15年的维也纳会议建立了欧洲的新秩序。许多德国人想建立一个自由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希望落了空。取老帝国而代之的是各主权国家的松散联合。法兰克福的邦联议会是唯一的机构,却并非选举产生的议会,而是一个使者会议。只有当普鲁士和奥地利这两个大国意见一致时,邦联方能有所作为。在后来的几十年中,邦联认为其主要任务是压制一切争取统一与自由的努力。新闻和出版受到严格的审查,大学被监视,政治活动几乎无任何可能。
5. 1848年革命:
与1789年革命不同,1848年法国2月革命在德国立即引起了反响。3月,在邦联的各国中都发生了人民起义,并强使惊慌失措的邦君们作出某些让步。5月,在法兰克福保罗教堂召开了国民大会。大会选举奥地利公爵约翰为帝国摄政王,并设立了一个既无权力,也无威信的帝国部。1849年5月,想“自下而上”地强行实施宪法的人民起义在萨克森、法耳茨和巴登遭到失败。这样,德意志革命败局已定。绝大多数成果得而复失,各国的宪法都作了反动的修改。1850年德意志邦联重新建立。
6. 普鲁士的兴起:
50年代是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德国成为工业国家。它的生产规模虽然还远远落后于英国,但是在增长速度方面已超过了它。带头发展的是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普鲁士也在德国的经济中占优势地位。经济力量增强了自由资产阶级的政治自信心。1861年成立的德国进步党在普鲁士成为议会中最强大的政党。当政府打算使军队结构变得反动时,该党拒绝向政府提供资金。新任命的宰相奥托?冯?俾斯麦(1862)接受这个较量,在执政的多年内预算均未按宪法规定经议会批准。进步党的反对不敢超出议会反对党的范围。
俾斯麦通过外交方面的成功加强了他在内政方面的不利地位。在德-丹战争中(1864),普鲁士和奥地利迫使丹麦割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先由普奥两国共管。然而,俾斯麦一开始就蓄意吞并这两个公国,不惜同奥地利公开冲突。在德意志战争中(1866),奥地利败北,不得不脱离德意志邦联。德意志邦联解体,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美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内的北德邦联,俾斯麦任邦联宰相。
7. 俾斯麦帝国:
俾斯麦这时按小德意志方案精神致力于完成德国的统一。在德-法战争中(1870/71),他粉碎了法国的抵抗。这次战争的起因是围绕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的一场外交冲突。法国不得不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并支付巨额赔款。在战争的爱国主义情绪激奋下,南德各国同北德邦联联合成德意志帝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加冕为德国皇帝。
俾斯麦任帝国宰相长达19年。他试图通过坚持不懈的和平政策与联盟政策在欧洲新的力量对比关系中为帝国创立一个稳固的地位。他的对内政策与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外交政策全然相悖。对于当时的民主倾向,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政治上的反对派被他一概斥之为“反帝国分子”。他执著地,最后终于一事无成地反对自由资产阶级的左翼,反对政治天主教会并且特别反对由于“社会主义者法”而遭特别法迫害达12年之久(1878-1892)的有组织的工人运动。这样,尽管有先进的福利法规,正在茁壮成长的工人阶级同国家仍然离心离德。        1890年俾斯麦被年轻的威廉二世皇帝罢黜,最终成为自己所定制度的牺牲品。

8.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皇储遇刺,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关于谁应该对这场战争承担罪责的问题始终存在争议。以德国和奥地利为一方,以法国、俄国和英国为另一方,双方肯定都无意打仗,但是都准备冒一定的风险。各交战国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战争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即使动武也在所不惜。德国打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征服法国的计划并未奏效。实际上,德国在马恩河一仗败北后,西线战势就僵持不下,成为阵地战,最后又以双方损失惨重,军事上毫无意义的消耗战而达到顶点。战争伊始,德皇即退居次要地位,软弱的帝国宰相们在战争过程中越来越屈从于以陆军元帅保罗?冯?兴登堡为名义统帅,由埃里希?鲁登道夫将军掌握实权的陆军最高司令部的压力。1917年美国参战,终于决定了端倪早现的战局,即使俄国革命和东线的停战也无法改变这个结局。虽然德国已元气大伤,鲁登道夫由于错误地估计形势,直至1918年9月仍坚持“胜利的和平”,但却出人意料地要求立即停火。随着军事上的失败而来的是政治上的崩溃。1918年11月皇帝与各邦国君毫无抵抗就逊位了,无人再去为保卫这个靠不住的帝国出力。德国变成了共和国。
a. 入侵比利时——马恩河会战
第一次战役 1914年8月法国边境之战后,法第4、第5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于9月初撤至马恩河以南,在巴黎至凡尔登一线布防。
第二次战役 1918年5~6月,德军在埃纳河地区实施进攻后,形成正面80公里、纵深60公里的马恩河突出部。随后,德军统帅部计划在马恩河地区集中3个集团军的兵力(第7、第1、第3集团军,共48个师,6353门火炮、约400架飞机),从蒂耶里堡、埃纳河地段突破协约国军队防线,尔后向巴黎发展进攻,以夺取战争的胜利。
此役,协约国军队损失6万人,歼敌12万人,向前推进40公里,将防线缩短45公里,达成战役目的,并由此完全掌握战略主动权。德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兵力兵器不足和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
    b.   凡尔登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和法军于1916年2~12月在法国凡尔登筑垒地域进行的战役。。1916年初,德军统帅部计划在东线进行防御,集中兵力对西线法军的凡尔登突出部实施突击,以牵制和消耗法军主力,迫使法国投降。俄军1916年夏季进攻战役和西线索姆河战役开始后,德军在凡尔登方向未再投入新的兵力,尔后的进攻行动只是为了牵制正面法军。
c. 日德兰海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大舰队和德国公海舰队于1916年5月31日~6月1日在日德兰半岛以西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海域进行的海战。亦称斯卡格拉克海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遭到英国的海上封锁。为打破封锁,1916年5月,德国公海舰队司令R.谢尔命令F.von希珀指挥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在斯卡格拉克海峡佯动,企图诱使英国海军编队出海,然后以公海舰队主力进行截击并将其歼灭。英国大舰队司令J.R.杰利科从截获的电报中得悉德国舰队即将出海的消息后,率舰队前往迎击,企图将其一举歼灭,以夺取波罗的海制海权,打破德国对俄国的海上封锁。
   日德兰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海战,也是世界海战史上最后一次战列舰大编队交战。德军射击技术和舰艇操作水平较高,"同时转向"战术运用娴熟,但舰队实力处于劣势,只得夺路而逃。英军虽握有主动权,但行动不坚决,终于失去歼敌良机。
d. 索姆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联军于1916年7~11月在法国北部索姆河地区对德军实施的进攻战役。1916年初,根据协约国确定的战略方针,英法联军计划在索姆河及其支流昂克尔河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彻底击溃法国北部德军。索姆河地区属丘陵地带,地形起伏不平,森林和村庄星罗棋布。
这是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坦克。9月下旬至11月中旬,联军步坦协同发动两次进攻,均未取得决定性突破。
9. 魏马共和国:
政权落入社会民主党人手中。他们中大多数人早已放弃了早年的革命观点,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旧政体按部就班地向新政体过渡。工业和农业中的私有财产依然不可侵犯;思想上多半是反对共和国的旧官员和法官全被留用;帝国的军官团保留了对军队的指挥权。左翼激进势力企图将革命继续朝社会主义方向推进,遭到武力反对。1919年1月选举产生的、在魏玛召开的会议上通过了帝国新宪法的国民议会中拥有多数票的是社会民主党、德国民主党和中央党这3个彻底共和主义的政党。但是,在20年代时,对民主国家或多或少持保留态度的那些力量在人民和议会中越来越强大。魏玛共和国是“没有共和党人的共和国”。敌人必欲将其除之而后快,而拥护者却只是三心二意地在捍卫它。特别是战后的经济困境以及德国在1919年被迫签字的凡尔赛和约的苛刻条件引起了人们对共和国的重重怀疑,其结果是国内政局愈益不稳。
1923年战后的混乱达到高潮(通货膨胀、鲁尔区被占、希特勒政变、共产党的颠覆企图);嗣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出现了政治上一定程度的平静。古斯塔夫?施特雷塞曼的外交政策通过洛迦诺公约(1925)和加入国联(1926)使战败的德国重获政治上的平等权利。艺术和科学在“黄金的20年代”经历了一个短暂而活跃的繁荣期。1925年,第一任帝国总统,社会民主党人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去世后,前陆军元帅兴登堡作为右翼候选人被选为国家元首。他虽然严守宪法,但内心里对共和制国家却从无好感。随着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魏玛共和国开始每况愈下。左翼和右翼激进主义都利用了失业和普遍的贫困。议会中已无具有执政能力的多数;各届内阁都仰仗总统的支持。迄今为止无足轻重的阿道夫?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运动以貌似革命的宣传将极端反民主的倾向和疯狂的排犹主义结合起来,从1930年起扶摇直上,并于1932年成为最强的政党。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成为帝国总理。在内阁中,除了他的党羽外还有几名右翼营垒的政治家和无党派专业部长,因此,存在着阻止国家社会主义分子独裁的希望。
10. 国家社会主义专政:
希特勒很快就除掉了自己的盟友。他利用各资产阶级政党都赞同的一项“授权法”为自己确保了几乎是无限的权力并取缔了除纳粹党外的一切政党。各个工会均被捣毁,基本权利名存实亡,新闻自由被取消。执政当局对己所不悦之士进行肆无忌惮的恐怖镇压。成千上万的人不经法庭程序就被关进了匆忙建立的集中营。议会的各级机构被取缔或被剥夺了权力。1934年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大权独揽,身兼总理和总统,并作为最高统帅掌握了在此之前还有些独立性的国防军。
在魏玛共和国的短暂年月里,对自由民主制度的认识还没有在多数德国人心中扎根。首先是长期内政混乱、政敌之间的武斗直至流血巷战以及由于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的大批失业等现象都极大地动摇了人们对国家权力的信任。而希特勒却通过各种就业和扩军计划恢复了经济并迅速减少了失业。此外,世界经济危机的结束也为他提供了有利条件。
希特勒开始时几乎能势如破竹地达到他在外交政策上的目的,也更加加强了他的地位:1935年,一直由国联管理的萨尔地区回归德国,同年,帝国恢复了国防主权;1936年德国军队进入从1919年以来就已非军事化的莱茵河地区;1938年奥地利并入帝国,西方国家纵容希特勒吞并苏台德地区。所有这一切使希特勒得以容易地实现其另外的目标,尽管社会各阶层中都有勇敢地抵抗独裁者的人士。
甫得政权,纳粹当局立即开始实行它的反犹太人计划。犹太人的各项人身权利和公民权利被逐渐剥夺。谁有办法,就设法逃亡国外以摆脱迫害。
对政治上的反对者进行迫害和压制言论自由同样使成千上万的人离开祖国。许多最优秀的德国知识分子、艺术家和科学家逃亡国外。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然而,希特勒的野心更大。他一开始就在准备一场他藉以统治整个欧洲的战争。1939年3月他让军队开进捷克斯洛伐克就已证明了这一点。1939年9月1日,他进攻波兰,从而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历时5年半,使欧洲的大片土地成为废墟,夺走了5500万人的生命。
a. 欧洲东线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进入苏联。德国的战略企图是:集中兵力,以“闪电战”从数个方向对苏实施迅猛而深远的突击,将苏军主力消灭在苏联西部地区,尔后向苏联腹地长趋直入,粉碎苏军抵抗,进抵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加河一线,用空军摧毁乌拉尔工业区,瘫痪苏联经济,从而击败苏联。整个战争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1.6.22-1942.11.18)德军发动战略进攻,苏军实施战略防御。
第二阶段(1942.11.19-1943.12)苏军展开战略反攻,苏德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折。
第三阶段(1944.1?/FONT>1945.5.5)苏军全面战略进攻,法西斯德国彻底失败。
b. 欧洲西线
    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又把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捷克地处欧洲心脏,资源丰富,工业发达,久为德国垂涎。
希特勒一直把波兰当作向东扩张“生存空间”的主要障碍。1939年4月3日,希特勒制定了入侵波兰的“白色方案”。为制造入侵波兰借口,一批德国党卫军伪装成波兰军队,“袭击”了位于德波边境的一家德国电台。希特勒借口“自卫”,下达了入侵波兰的作战命令。
德国占领波兰后,利用英、法的“绥靖”主义,加紧进行侵略北欧、西欧的准备。1940年4月,德军开始在西线发动进攻,主要目标为法国。
时过境迁,盟军经过数年苦战后终于开始反攻。1944年,盟军诺曼底登陆后,开始向欧洲腹地进军。
1945年1月1日,德军出动1000架飞机,轰炸盟军阵地和机场,炸毁盟军飞机260架,对斯特拉斯堡盟军发动攻击。德军的新进攻,使战局再度紧张。盟军统帅部一面组织反攻,一面由丘吉尔致电斯大林,要求苏军提前从东线发动攻势吸引德军,以减轻西线盟军压力。1月12 日,苏军从北起波罗地海,南至喀尔巴阡山长达1200公里的正面,对德军发起强大攻势,兵锋直指柏林。希特勒被迫从西线抽兵东援对付苏军,英美盟军乘机迅速推进,将德军全部赶回原出发地,德军在阿登地区的反击被彻底粉碎。
据统计,此役德军死伤及失踪人数达8.2万人,损失坦克、强击火炮600辆、飞机1600架、其它车辆6000辆。盟军损失7.7万人,被俘及失踪2.1万人,大量武器装备被毁。阿登战役后,德军土气更加低落,彻底丧失了反攻能力,盟军从此牢牢掌握了西欧战场主动权。希特勒企图在西欧取得决定性军事胜利,迫使盟军妥协的企图彻底破产。不久,东、西对进的苏、美军队在易北河会师。苏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法西斯德国灭亡。
战役
a. 不列颠之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空军对英国实施的空中进攻作战。
1940年6月德军占领西欧大陆后,于7月制定从海上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计划规定作战行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战略轰炸和海上封锁,第二阶段为登陆和占领。
在1940年7~10月不列颠之战最紧张的4个月内,英空军击落德机1733架,击伤643架,自己损失飞机915架,被炸死、炸伤14.7万人(占英国对德作战伤亡总数的20%),被毁房屋超过100万幢。
此役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失败的战役,未达征服英国的预期目的。英国则成为日后欧洲抵抗运动和盟国反攻欧洲大陆的基地。
b. 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牢记这一耻辱的日子!
    对于珍珠港事件是否可以避免以及战争的最终原因,这是最难以回答的一个问题。历史学家认为发生了的就是必然的,因为从日本这辆战车逐渐偏离轨道以来,和山姆相撞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日本方面一直强调其理由,想问“美国究竟干了什么事,竟让日本袭击珍珠港呢?(渊田美津雄-袭击珍珠港)”。但这是根本站不住脚的,美国所做的无非是停止向日本供应战争所必需的战略物资。而又试问中国又对日本做了什么,竟使日本大打出手。
    另一典型的争论是对“偷袭”和“奇袭”的争论。日本送最后通谍的时间比攻击时间晚了40分钟,最后日本又战败,偷袭之名是绝对洗不清的。但“偷袭”和“奇袭”实际也只是同一意义的一贬一褒而已。
    日本通过珍珠港将美国拉入了战局。但珍珠港遭受偷袭后的那个晚上,睡得最香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从此将完全作为同盟者并肩作战,为此他说了一句“我们总算赢了”,而后安然入睡。
c. 中途岛之战
    日本自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开始,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以后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便占领了东自威克岛、马绍尔群岛,西至马来半岛、安达曼和尼科巴各岛,南至俾斯麦群岛地区,几乎完全控制了整个西太平洋。
5月25日,中途岛战役基本准备就绪,山本和部下齐聚旗舰“大和”号,共祝未来的胜利。
结果,日军丧失了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所据有的海空控制权。从此以后,日军被迫停止了在战略上的全面进攻,转而采取守势,太平洋战争开始出现转折。此战还给日军高层造成了无法愈合的创伤,从中途岛战役以后直到第二次大战结束,这一痛苦的回忆使他们再也无法对战局作出正确的判断。 
中途岛海战是海军史上成败瞬息万变的一战,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一个著名战例。
d. 诺曼底登陆战
    盟军诺苏德战争爆发后,苏、美、英三国曾商定在西欧开辟打击法西斯德国的第二战场。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决定,不迟于1944年5月1日前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随后,美国总统罗斯福任命陆军上将艾森豪威尔为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全权指挥登陆战役。
诺曼底登陆作战是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登陆战役。盟军投入总兵力约278万人,德国用于西线防御的军队为龙德施泰特元帅指挥的“B”、“G”两个集团军群共计58个师。当时德军已丧失海空优势,能够用于抗登陆的兵力只有500余架飞机和中小型舰艇500余艘。
诺曼底登陆标志着反法西斯第二战场正式开辟。它的军事意义在于使纳粹德国陷入了盟军两面夹击的困境,加速了德军最后失败。
e. 斯大林格勒会战
1942年5月8日,曼施泰因上将指挥的德第11集团军首先在克里米亚发起了攻势,一周后占领了刻赤半岛,俘虏苏军17万人。7月4日,守卫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近10万苏军被迫向德军投降,德军占领了整个克里米亚。
    哈尔可夫之战拉开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序幕。德军旗开得胜,希特勒信心倍增;苏军损失惨重,斯大林懊悔莫及。
1942年7月17日,苏德双方在斯大林格勒远近地展开了激烈的交战,会战正式开始。
7月30日,希特勒又作了一个影响命运的决定。他宣布:“因为高加索的命运是将要在斯大林格勒决定,所以由于这个会战的重要性,遂有从A集团军群抽调兵力以增强B集团军群之必要。”于是,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又归还给B集团军群,并于8月1日奉命沿科捷尔尼科沃——斯大林格勒铁路向东北方向进击,当天迅速突破了苏第51集团军的防线,占领了蒙特纳亚。8月3日,霍特攻占了科捷尔尼科沃,接着又于5日突破了苏第64集团军的防御,前出到阿勃加涅罗沃地域,但之后遭到了苏军越来越顽强的抵抗和反击,霍特只好放弃了独立攻占斯大林格勒的想法,于8月9日转入守势。
9月13日,德军开始攻城。9月25日,德军占领了市中心,27日冲进了北部工厂区,并重新占领了马马耶夫高地,但在29日又被苏军夺回。以后的战斗更加激烈。德第6集团军的一位叫汉斯?德尔的军官在《进军斯大林格勒》一书中写到:“敌我双方为争夺每一座房屋、车间、水塔、铁路路基,甚至为争夺一堵墙、一个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砾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其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不能相比。我们早晨攻占了20公尺,可是一到晚上,俄国人又夺了回去。 ”
10月份一个月中,斯大林格勒一直进行着激烈的巷战。苏军又有6个以上的满员师经伏尔加河进入斯大林格勒。德军逐屋战斗,从地面和地下的废墟中找路前进,所以也被称为“老鼠战争”。 至11月初,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斯大林格勒。
1943年1月初,天气更为恶劣,温度已降到零下45摄氏度。德第6集团军濒于弹尽粮绝的境地。口粮的分配已减到了能够维持生活的标准之下;炮兵的弹药开始感到缺乏;医药品和燃料都已经用尽;数千人患上伤寒和痢疾,而冻伤的人就更多。
1月31日,保卢斯向总部发出最后一份电报:“第6集团军忠于自己的誓言并认识到自己所负的极为重大的使命,为了元首和祖国,已坚守自己的岗位,打到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 同日,苏军第64集团军的第38摩步旅打到了保卢斯的司令部,第6集团军司令部发报员自己决定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俄国人已经到了我们地下室的门口,我们正在捣毁器材。”最后用国际电码写上“CL”,表示“本台停止发报”。
斯大林格勒会战后,德军完全丧失了苏德战场的战略主动权,正如德国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所说的:“我们在斯大林格勒损失25万官兵,那就等于打断了我们在整个东线的脊梁骨。”
f. 攻克柏林
1945年4月,苏军已大兵压境,兵临柏林城下,德国法西斯行将灭亡。山穷水尽的希特勒孤注一掷,企图顽抗到底。
第9防区是德军设防最严密和最坚固的地区。它是一个四面环水的陆地岛,周围被施普累河和兰德维尔运河环绕着。
27日傍晚,攻坚战斗开始。所有攻击部队均编组成以步兵为主体,加强有坦克、火炮、喷火及工兵分队的强击支队或强击群。起初,苏军决心利用强大炮兵火力压制的有利时机,从行进间一举强渡河流,从四面同时实施攻击,但事与愿违,在预定渡河地段强渡时,遭到德军顽强抵抗,冲击受挫,被迫重新组织进攻。
攻击时,苏军对各强击目标实施了30分钟火力准备,尔后,各强击支队对各自打击的目标发起攻击,将德军分割成数块。近卫步兵第220团的一支强击支队,在攻击福斯大街交叉路口的石质建筑物时,遇德军党卫军冲锋营顽强抵抗。该强击支队即以重机枪、反坦克枪封锁窗口,以45mm炮攻打敌火力发射点,步兵则在火力掩护下向楼底接近,并冲入大楼,很快占领了这座建筑。其他强击支队也先后攻占了布吕克、波茨坦火车站、动物园、博物馆等目标,并从多个方向直逼德军最后堡垒——国会大厦。
4月29日,第3突击集团军第79军打响了夺取国会大厦的战斗。下午2时25分,战斗结束,2500名残存的德军官兵被苏军俘虏。同日下午3时30分,穷途末路的希特勒,自知罪孽深重,在总理府的地下室开枪自杀。5月2日,守城德军所余7万多人全部投降。
    后果
纳粹政权的恐怖统治以及军事上失利加强了国内对希特勒的抵抗。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来自人民的各阶层。1944年7月20日一场主要由军官发动的起义失败。希特勒在他的大本营逃过了一次定时炸弹的暗杀,于是进行血腥报复。参加反抗的社会各阶层4000多人在后来的几个月中被处决。抵抗运动的杰出人物,代表着所有的牺牲者的有路德维希?贝克上将、施陶芬贝格伯爵上校、前莱比锡市长卡尔?戈尔特勒和社会民主党人尤利乌斯?勒伯尔。
  
12  1945年以后的历史定向:
1945年5月8日/9日德国军队无条件投降后,在海军上将邓尼茨领导下的最后一届帝国政府还存在了两个星期。随后,政府成员被逮捕。后来战胜国在纽伦堡法庭上控告他们和纳粹专政统治的其他高级官员犯有破坏和平及违反人道的罪行。
战胜国-美国、英国、苏联和法国-于6月5日掌握了在帝国土地上的最高权力。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根据伦敦会议纪要(1944年9月12日)以及后来达成的协议行使对德国的绝对管辖权。这一政策的基础所造成的结果是德国分为3个占领区和一个分为3部分的首都柏林以及3个军事司令官组成的共同管制委员会。
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克里米亚半岛)会议上,法国被三大国纳入它们的圈内,作为第4个管制国并获得自己的占领区。在雅尔塔宣布的意图是取消德国国家的存在,而并非分割帝国的领土。斯大林对保留德国这个经济统一体尤为关心。他要求赔偿苏联由于德国的入侵所遭受的巨大损失,其赔款数额之高绝非一个占领区所能承担。除了20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外,莫斯科还要求将德国全部工业企业的80%完全转让给苏联。
在提出最初几个内容迥然不同的计划之后,美、英也转而主张保留一个有生存能力的整体德国。这样做并非出于对战争赔款的贪欲,而是因为,大约从1944年秋季开始,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对全球的均衡体系作通盘考虑时,正谋求中欧局势的稳定。在这一点上,德国经济的稳定是不可缺少的。于是,他当机立断,摒弃了臭名昭著的摩根陶计划(1944年9月)。根据该计划的建议,德国人民将来应以农耕为生,德国将划分为北方德国和南方德国。
然而,战胜国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因此,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的原来目标-建立欧洲战后秩序-很快就退居次要地位:只是在非纳粹化、非军国主义化、废除经济上的中央集权以及教育德国人信奉民主等的问题上的意见是一致的。另外,西方战胜国同意将德国人从波兰管辖下的德国东部地区、普鲁士东北部、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驱逐出境。该协议造成了严重后果。尽管西方国家允诺将“人道地进行”这一遣返工作,事实却截然相反。嗣后大约775万德国人被粗暴地驱逐出境。他们为德国的罪过,也为由于苏联占领柯尼斯堡和波兰东部造成的波兰西部边界的推移付出了代价。仅在保留4个占领区作为经济和政治的统一体这个问题上取得了最低限度的一致意见。在此期间,各占领国至少首先可以从自己的占领区中去清算赔款。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样就为今后的事态发展从根本上定了向:不仅由于对战争赔款问题的处理,而且由于4个占领区不同的政治与经济制度的联系,德国成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埋下冷战伏笔的国家。在此期间,各个占领区开始了建设德国政党和行政机构的工作。在苏战区,这一工作在严格控制下迅速地进行。早在1945年,那里就允许按占领区许可的标准组建政党和建立若干中央行政机构。
在3个西方占领区,政治生活是自下而上地发展起来的。开始时,只允许成立地方级的政党,在各州建立后才获准成立州级的政党。按占领区许可的标准的政党联合是以后的事情。全占领区的行政机构尚处萌芽状态。鉴于非制定一个大规模的超越州界和占领区界的规划不足以解决尚处于断垣残壁中的国家的物质匮乏问题,而4国管理机构已名存实亡,美国和英国遂于1947年决定在经济上合并它们两个占领区(双占区)。
东西方统治制度的分歧以及在各个占领区内对赔款政策的不同处置导致了整个德国财政、税收、原料及生产政策的运作失灵。其结果是,各地区后来的发展大相径庭。法国起初对交叉的经济管理方式(双占区/三占区)漠然置之。斯大林提出共管鲁尔区的要求,同时又在苏联占领区(苏占区)对外实行坚壁。对这些独断专横的措施,例如1946年4月德国共产党(KPD)和德国社会民主党(SPD)被迫联合成德国统一社会党(SED),西方人士对此一筹莫展。

三  两德的统一
1990年10月3日零时,对于8000万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人民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时刻,在柏林帝国议会大厦前,伴随着 联邦德国的国歌声,特制的旗 杆上徐徐升起了黑红黄三色的联邦 德国国旗。这一仪式向全世界宣告,分裂长 达45年之久的德国重新统一了。
    德国统一进程一览表
1972年12月21日,西德和民德签署《两国关系基础条约》, 确定东、西德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相互之间的正常的睦邻关系, “互设常驻代表机构”等。

  1973年9月18日,东、西德同时加入联合国。 

  1984年2月,西德总理科尔和民德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昂 纳克在莫斯科会晤并发表声明,强调两个德国的和平共处对欧洲 发展起着有利作用。

  1985年3月,科尔和昂纳克在莫斯科再次会晤,称双方愿在 1972年两德签订的《两国关系基础条约》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 决不允许从德意志土地上再次爆发战争。

  1987年9月,昂纳克首次访问西德。

  1988年9月14日,东、西德再次达成包括过境、扩建高速公 路等协议,进一
步发展相互交通往来。

  1989年3月30日,民德宣布从4月1日起放宽民德人去西德旅 游的条件。

  1989年8月起,大量民主德国公民涌入西德。

  1989年10月18日,昂纳克总书记宣布辞职,克伦茨接任总书 记职务。11月9日,民德宣布开放柏林墙和两国边界。

  1989年11月28日,科尔提出实行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

  1989年12月19日至20日,科尔总理访问民德,两德领导人商 定双方之间将建立以经济合作为中心内容的条约共同体。

  1990年2月1日,民德部长会议主席莫德罗提出了统一德国的 “四步方案”。

  1990年2月7日,西德政府向民德建议立即开始有关货币联盟 及经济改革的谈判。13日,莫德罗和科尔在波恩举行会谈,双方 表示要在欧洲范围内实现德国统一的目标,两国还就建立货币联 盟专家委员会达成协议。

  1990年2月13日,美、苏、英、法4国和两德外长在渥太华 商定,举行“二加四”外长会议,讨论解决有关统一的“外部问 题”。

  1990年2月18日,民德大选揭晓,德国联盟获胜并组阁。基 督教民主联盟主席德梅齐埃出任总理。

  1990年5月18日,两个德国签署了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 会联盟的国家条约。7月1日,该条约正式生效,西德马克取代民 德马克,民德在货币、经济和社会领域全面引入西德的现行法律 制度。

  1990年8月2日,两德政府草签了选举条约,决定于12月2日 举行全德大选。

  1990年8月23日,民德人民议院特别会议通过1990年10月3日 加入联邦德国的提案。

  1990年8月31日,两德政府签署关于实现政治统一的“统一 条约”。

  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4国和两德外长在莫斯科 举行第四轮“二加四”会谈并签署《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 。条约对统一后德国的边界、军事政治地位、结束4大国对德权 利和责任、统一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等作出一系列规定。

  1990年9月21日,两德议会批准两德统一条约。

  1990年10月1日,英国、法国、美国、苏联和两德外长们在 纽约签署一项宣言,宣布停止英、法、美、苏4国在柏林和德国行使权力。

  1990年10月3日,两个德国实现统一。

 德国统一的时刻
 
两德统一的历史经验:
德国统一的历史经验,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条:
1。不死守教条,正视现实,善于提出新的思想和理论以顺应现实
   西德在追求统一之路上,经过了一个正视现实、冲破传统禁区、顺应客观形势发展潮流的痛苦过程,但它没有被动地顺应现实。西德在逐步承认东德的过程中,为了不放弃最终国家统一的目标,总是有具有创新意义的思想和与之相应的理论出台,或为自己的妥协提供依据,或为国家统一留下余地。
2.在“以接近求转变”的策略思想指导下,推行“小步子”政策徐图统一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埃贡?巴尔在德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以接近求转变”的策略,此策略后来在该党上台执政时得以实施。该党主席、1969年上台后出任政府总理的勃兰特称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推行的政策为“小步子政策”。
3。高度重视最高领导人的会谈
   如果说,“以接近求转变”的策略主要是针对民众的话,那么,在西德推行其“小步子”政策的过程中,最后的着眼点则是在东德的最高领导人身上。因为,假若不是用武力来统一,则在走向和平统一过程中的一系列决策乃至同意统一的最后决策无疑是要由国家领导人来作出的。因此,西德在追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始终十分重视双方最高领导人的会晤和对话,甚至为此不惜作出重大的妥协和让步。
4.在谈判中根据具体情况既坚持原则,又高度灵活,充分表现出坚定性、灵活性、妥协性和策略性
5。善于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关键时刻毫不手软
   德国统一的时机突如其来,它对于西德来说也是猝不及防的。1989年11月柏林墙被推倒时,科尔总理正在波兰访问,以至科尔在得知柏林墙倒塌时说自己是在不适当的时候呆在不适当的地方。但科尔及其领导班子一旦领悟到统一的时机千载难逢地到来时,便充分展现了果断、坚毅,同时又不失思虑周密的作风和手段。在11月28日,即柏林墙倒塌仅19天后,科尔政府一反以往重大问题必先同西方三大国通气的常态,事先不同美、英、法三国商量,就发表了一份关于统一德国的“十点计划”,把德国统一的题目毫不含糊地摆到东德和全世界人们的面前。后来,在东德举行竞选期间,科尔又不辞劳苦,6次跑到东德去发表演说,鼓动东德民众的皈依西德之情,并获得了极为理想的轰动效果。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科尔政府在外交上纵横捭阖、折冲樽俎的高明手段。德国的统一必须有苏、美、英、法四大国的点头,其中关键是苏、美两家。西德一方面抓住苏联经济上陷于困境、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政策欲罢不能的弱点,用经济上施惠的手段一步步紧逼戈尔巴乔夫就范,同意德国统一。另一方面,科尔政府以两德民情汹汹,德国统一已不可阻挡为底牌,软硬兼施说动美、英、法三国首肯德国统一并以“2+4”的顺序模式来谈判德国统一问题,从而掌握了统一德国的主动权。

 

爱尔兰
8世纪末,爱尔兰修道士首先移居冰岛。9世纪后半叶,挪威开始向冰岛移民。公元930年建立议会和冰岛联邦。1262年,冰岛和挪威签定协议,冰岛臣属于挪威。1380年冰、挪同归丹麦统治。1904年获内部自治。1918年,冰丹签订联邦法,规定冰为主权国家,但外交事务仍由丹麦控制。1940年丹麦被德国占领,冰丹关系中断。同年英军进驻,次年美军取代英军驻冰。1944年6月16日冰议会正式宣布解散冰丹联盟,17日成立冰岛共和国。1946年加入联合国,1949年成为北约成员国。

安道尔
安道尔是公元9世纪时查理曼帝国为防范摩尔人的袭扰而在西班牙边境地带建立的小缓冲国。13世纪以前法、西两国常为争夺安道尔而发生冲突。1278年法、西缔结和约,分别执掌对安道尔的行政统治权和宗教统治权。此后几百年中,法、西两国争夺安道尔的冲突仍不断发生。1789年法一度放弃对安的统治权。1806年,拿破仑颁布法令,承认安的生存权,两国关系得以恢复。安道尔没有卷入两次世界大战,政局一直较稳定。1982年1月4日实行体制改革,行政权从议会改由政府行使。1993年3月14日,安道尔全民公决通过了新宪法,成为一个主权国家。

摩纳哥
早期腓尼基人在此建立城堡。中世纪成为热那亚共和国保护下的市镇。1297年起由格里马尔迪家族统治。1338年成为独立公国。1525年,受西班牙保护。1641年9月14日,摩纳哥同法签订条约,赶走西班牙人,1793年摩并入法国并与法结盟。1860年再度处于法国保护之下。1861年曼托纳、罗克布伦两大城市脱离摩纳哥,使其领土面积由20平方公里缩小到现有面积。1911年颁布宪法成为君主立宪国。1919年同法国签订的条约规定,一旦国家元首逝世而没有男性后裔,摩纳哥将并入法国。

乌克兰
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良好。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乌因而饱经战乱。乌克兰民族是古罗斯族的分支。“乌克兰”一词最早见于《罗斯史记》(1187年)。公元9—12世纪,现乌克兰大部地区并入基辅罗斯。1237年至1241年,蒙古金帐汗国(拔都)西征占领基辅,城市遭破坏。14世纪受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的统治。15世纪大体形成乌克兰民族。1654年东乌克兰并入俄国,西乌克兰在俄国内部取得自治权。18世纪90年代西乌克兰也并入俄国。1917年12月12日,建立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18年至1920年外国武装干涉时期,西乌克兰被波兰白匪占领。1922年苏联成立,东乌克兰加入联盟,成为苏联创始国之一。1939年11月,西乌克兰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合并。1940年8月,北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的一部分并入乌克兰。1941年,乌克兰被德国法西斯占领,1944年10月,乌克兰全境解放。1945年10月,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作为一个非独立国同苏联一起加入联合国。1990年7月16日,乌克兰最高苏维埃通过《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宣称乌克兰宪法与法律高于联盟法律;并有权建立自己的武装部队。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脱离苏联,宣布独立,并改国名为乌克兰。1996年通过新宪法。

拉脱维亚
 公元前9000年,在拉境内出现最早的人类活动,属欧罗巴人种。公元5世纪出现阶级社会。10至13世纪建立了早期的封建公国。12世纪末至1562年,被日耳曼十字军侵占,后归属德利沃尼亚政权。1583年至1710年,先后被瑞典 、波兰-立陶宛公国瓜分。17世纪初形成了拉脱维亚民族。1710年至1795年,被沙皇俄国占领。1795年至1918年,拉东部和西部分别被俄罗斯和德国割据。1918年11月18日宣布独立。1920年初,政权被民族资产阶级夺取,并于1922年2月16日在拉脱维亚宣告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成立。1934年5月,法西斯分子在拉脱维亚发动政变,建立了军事独裁。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规定,拉脱维亚划归苏联版图。1939年10月5日,苏联政府与拉脱维亚签订了友好条约。1940年6月,苏军根据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秘密补充议定书进驻拉,建立苏维埃政权,同年7月21日,成立了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8月5日被并入苏联。1941年夏,希特勒进攻苏联并占领拉脱维亚。1944年至1945年5月,苏联红军解放拉脱维亚全境,拉重新并入苏联。1990年2月15日,拉脱维亚通过恢复国家独立的宣言,2月27日恢复它以前的国旗、国徽和国歌。5月4日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正式通过“独立宣言”,并改国名为脱维亚共和国。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宣布拉脱维亚共和国恢复独立。同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其独立,9月17日,拉脱维亚加入联合国。2005年6月,拉脱维亚议会批准《欧盟宪法条约》 。

荷兰
16世纪前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16世纪初受西班牙统治。1568年爆发延续80年的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战争。1581年北部七省成立荷兰共和国(正式名称为尼德兰联合共和国)。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认荷兰独立。17世纪曾为海上殖民强国。18世纪后,荷兰殖民体系逐渐瓦解。1795年法军入侵。1806年拿破仑之弟任国王,荷被封为王国。1810年并入法国。1814年脱离法国,翌年成立荷兰王国(1830年比利时脱离荷兰独立)。1848年成为君主立宪国。一战期间保持中立。二战初期宣布中立。1940年5月被德国军队侵占,王室和政府迁至英国,成立流亡政府。战后放弃中立政策,加入北约和欧共体及后来的欧盟。

奥地利
公元前400年,克尔特人在此建立了诺里孔王国。公元前15年被罗马人占领。中世纪早期哥特人、巴伐利亚人、阿勒曼尼人入境居住,使这一地区日耳曼化和基督教化。公元996年,史书中第一次提及“奥地利”。12世纪中叶巴奔堡家族统治时期形成公国,成为独立国家。1276年被神圣罗马帝国侵占,1278年,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长达640年的统治。1699年获得对匈牙利的统治权。1804年弗朗茨二世采用奥地利皇帝称号,1806年被迫辞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称。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立了以奥为首的德意志邦联。1860─1866年向君主立宪制过渡。1866年在普奥战争中失败,被迫解散德意志邦联。翌年与匈牙利签订协议,成立二元制的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军战败,帝国随即瓦解。1918年11月12日奥地利宣布成立共和国。1938年3月被纳粹德国吞并。二次大战中作为德国的一部分参战。同盟国军队解放奥地利后,奥地利于1945年4月27日成立临时政府。同年7月,德国投降后,奥地利又被苏、美、英、法军占领,全境划分为4个占领区。1955年5月,4国与奥地利签署条约宣布尊重奥地利的主权和独立。1955年10月占领军全部撤走,同年10月26日奥国民议会通过永久中立法,宣布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不允许在其领土上设立外国军事基地。

梵蒂冈
梵蒂冈在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早在公元4世纪,教皇康斯坦丁就在罗马城西北角耶酥门徒圣彼得殉难处建立了康斯坦丁大教堂以志纪念。到了15至16世纪,康斯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圣彼得堡教堂,成为天主教会举行最隆重仪式的场所。公元756年,法兰克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其周围区域送给教皇。其后教皇权势日益扩张,在意大利中部出现了以教皇为君主的教皇国。1870年意大利统一后,教皇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宫中。1929年,意大利政府同教皇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兰条约”,意大利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其主权属教皇。梵蒂冈为中立国,其国土神圣不可侵犯。

斯洛伐克
5至6世纪,西斯拉夫人在此定居。公元830年后成为大摩拉维亚帝国的一部分。906年帝国灭亡后,沦于匈牙利人统治之下,后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10月28日成立了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39年3月被纳粹德国占领,后成立了傀儡的斯洛伐克国。1945年5月9日在苏军帮助下获得解放。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开始全面执政。1960年改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政局发生剧变,开始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和多元化政治体制。1990年3月改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同年4月改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2年12月31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解体。自1993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共和国成为独立主权国家。

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人是巴尔干半岛上的古老居民伊利亚人的后裔。公元9世纪以后,分别受到拜占庭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塞尔维亚王国和威尼斯共和国的统治。1190年建立独立的封建制公国,1415年遭土耳其入侵,被土耳其统治近500年。到18世纪,在阿尔巴尼亚人聚居区周围逐渐形成了两个民族群体,并形成不同的书面语言,居住在什昆河南部的托斯卡人主要从事农业,由于地理和交通条件较好,所以经济文化较为发达。19世纪下半叶,阿尔巴尼亚的民族解放运动日渐高涨。1912年11月28日宣告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奥匈、意、法等国军队占领,1920年阿再次宣告独立。1924年成立资产阶级政府,1925年成立共和国,1928年改行君主制,索古为国王直至1939年4月意大利入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被意、德法西斯占领(1943年德国法西斯侵入)。1944年11月29日,阿全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夺取政权,并解放全国。1946年1月11日,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976年修改宪法,改称为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991年4月通过宪法修正案,改国名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公元前10至前8世纪,古代腓尼基人到此定居。公元前218年受罗马人统治。9世纪起先后被阿拉伯人、诺曼人占领。1523年,耶路撒冷圣?约翰骑士团从罗得岛移居这里。1789年,法国军队将骑士团逐出。1800年被英国英领,181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1959年及1961年起获得一定程度的自治,1964年9月21日正式宣布独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丹麦
约公元985年形成统一的王国。9世纪起,丹麦不断向邻国扩张,并渡海侵袭英格兰,于11世纪20年代征服整个英格兰和挪威,成为欧洲强大的海盗帝国。1042年帝国瓦解。14世纪走向强盛,1397年成立以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一世为盟主的卡尔马联盟,疆土包括现丹麦、挪威、瑞典以及芬兰的一部分。15世纪末开始衰落。1523年瑞典脱离联盟独立。1814年,丹麦同瑞典战败后将挪威割予瑞典。1849年颁布第一部宪法,结束世袭君主制,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宣布中立。1940年4月至1945年5月被纳粹德国占领。1944年冰岛脱离丹麦独立。1945年5月德军投降后,组成包括各政党及抗德人士在内的联合政府。此后由各政党单独或联合执政。1949年加入北约。1973年加入欧洲共同体。至今仍拥有对格陵兰和法罗群岛的主权。

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人的祖先是达契亚人。约公元前1世纪,布雷比斯塔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的达契亚奴隶制国家。公元106年达契亚国被罗马帝国征服后,达契亚人与罗马人共居融合,形成罗马尼亚民族。1947年12月30日,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1965年国名改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12月易国名为罗马尼亚。2004年3月29日,罗马尼亚加入北约。

芬兰
约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兰人的祖先从南方和东南方迁居至此。12世纪前,芬兰为原始公社社会时期。12世纪后半叶开始隶属于瑞典,1581年起成为瑞典的一个公国。1809年俄国、瑞典战争后,被俄国占领并成为沙俄统治下的一个大公国,沙皇兼任芬兰大公。1917年10月革命后,芬兰于同年12月6日宣布独立,1919年成立共和国。1939年至1940年芬苏战争(芬称“冬战”)之后,芬被迫同前苏联签订了向苏联割让领土的芬苏和约。1941年至1944年纳粹德国进攻苏联,芬参与了对苏战争(芬称“续战”)。1944年2月,芬作为战败国与苏联等国签订了巴黎和约。1948年4月,又与苏联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冷战后,芬兰于1995年加入欧盟。
 
挪威
公元9世纪形成统一的王国。在9—11世纪北欧海盗时期,曾不断向外扩张,进入鼎盛时期。14世纪中叶开始衰落,1397年与丹麦和瑞典组成卡尔马联盟,受丹麦统治。1814年,丹麦把挪威割让给瑞典,换取西波美拉尼亚。1905年独立成立君主国,并选丹麦王子卡尔为国王,称哈康七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法西斯德国占领,哈康国王及他的政府流亡英国。1945年获得解放。1957年哈康七世逝世,其子即位,称奥拉夫五世。

比利时
公元前克尔特族的比利其人在此居住。公元前57年起长期为罗马人、高卢人、日尔曼人分割统治。9—14世纪被各诸侯国割据。14─15世纪建立了勃艮第王朝。随后又先后被西班牙、奥地利、法国统治。1815年维也纳会议将比利时并入荷兰。1830年10月4日独立,定为世袭君主立宪王国,并选择了一个德国人、萨克森-科堡-哥达公国的王子利奥波尔德作比利时第一任国王。翌年,伦敦会议确定其中立地位。两次世界大战中均被德国占领。二战后加入北约。1958年加入欧洲共同体,并与荷兰、卢森堡结成经济联盟。1993年完成国家体制改革,正式实行联邦制。比利时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创始国,也是欧洲联盟的成员国。2005年5月,比利时众议院批准《欧盟宪法条约》,这样比利时成为欧盟25个成员国中第10个批准该条约的国家。

葡萄牙
欧洲古国之一。长期受罗马人、日耳曼人和摩尔人统治。1143年成为独立王国。15和16世纪开始向海外扩张,先后在非洲、亚洲、美洲建立大量殖民地,成为海上强国。1580年被西班牙吞并,1640年摆脱西班牙统治。1703年沦为英国附属国。1820年,葡立宪主义者发动革命驱逐英军。1891年成立第一共和国。1910年10月成立第二共和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协约国。1926年5月,第二共和国被推翻,建立军人政府。1932年,萨拉查(Salazar)就任总理,在葡萄牙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1974年4月,一批中下级军官组成的“武装部队运动”推翻统治葡40余年的极右政权,开始民主化进程,同时放弃在非洲的殖民地。1986年经选举产生了60年来的第一位文人总统。葡于1986年加入欧共体,1999年成为首批加入欧元区的国家之一。
葡萄牙位于欧洲西南方,她是欧洲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公元前7世纪,葡萄牙就有腓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和西哥特人等定居者。 
1140年,葡萄牙脱离西班牙统治,亨利克“称帝”,成为该国的第一位国王。 
葡萄牙如今的版图成型于1249年的王阿方索三世统治时期。 
公元前时期公元前一千年时就有若干部族居住在伊比利半岛,而第一个有证据支持曾居住此地的是公元前8、9世纪时,住在葡萄牙北部及西班牙的加利西亚的塞尔特人;同时期还有沿着奥加威建立渔村的腓尼基人,他们并曾往北开拓直到现今的里斯本;希腊人及迦太基人则住在南方及西方海岸地带。 
罗马人在公元前201年击败迦太基人,公元前140年打败塞尔特人后,就掌控了葡萄牙中部及南部。在罗马统治的六个世纪中,引进属于拉丁语系的葡萄牙语及风俗,也替基督教的引入打下基础。 
西哥德人及阿拉伯人统治时期(公元469—1139年)罗马帝国公元3、4世纪时势微,连带影响这个地区的统治权。公元469年,属日耳曼民族的西歌德人越过庇里牛斯山来到此地,7世纪时引进基督教。 
公元711年,回教徒入侵推翻了西歌德王朝,在科多巴建立艾尔安答路斯王国;虽然回教统治者不排斥犹太教及基督教,但许多基督徒改信回教,公元9、10世纪是回教最兴盛的时期。 
经过近四个世纪的回教统治,葡萄牙境内仍有许多回教式建筑地标,以及许多源自回教及阿拉伯的习俗,也影响了当地的方言。 
十字军东征及葡萄牙建国时期(公元1139—1415年)公元1139年,来自葡萄凯尔以波尔多为中心的领地)边境的贵族艾方索?亨利克斯(艾方索一世)宣布独立,并自称是第一任葡萄牙国王,藉由十字军的协助与回教徒对抗,在公元1147年收复里斯本,公元1249年在阿列提住及奥加威击溃残存回教部队,至此完全取回此地的统辖权。 
迪尼斯一世(公元1279—1325年)推广使用葡萄牙语(以取代西班牙语),在公元1290年创立第一所大学,公元1297年签订奥卡尼塞许条约确立国界,成为十四世纪欧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大探险时期(公元1415—1580年)艾维兹王朝第一位国王裘奥一世(公元1385—1433)在位时,成就了葡萄牙前所未见的兴盛景象,也为日后的版图扩张与经济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增强国力,与英国签订温瑟条约建立永久的同盟关系。 
15世纪是海权时代的黄金时期,在裘奥的儿子导航者亨利王子的领军下,葡萄牙成为海洋技术及探险的世界领导者。葡萄牙冒险家的足迹从摩洛哥、马德拉群岛直至无人居住的亚速群岛,并为了奴隶及财富进军非洲大陆。 
公元1488年巴托罗缪迪亚兹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之后,世界就此改变,他不仅开启前往东方的大门,也打开了葡萄牙香料贸易的入口。接下来虽然葡萄牙与哥伦布失之交臂,仍在公元1498年,由瓦思库达加玛率领第一只远征舰队前往印度,在东非及印度尼西亚打下不少殖民地。两年后,佩卓奥维瑞许卡布奥拿下巴西,建立广大的葡萄牙帝国。 
哈普斯堡及布拉刚萨王朝时期(公元1580—1807年)公元1580年艾维兹王朝失势,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强说他有一半葡萄牙皇室血统,使得伊比利半岛的统治权又回到一个国家手中,在哈普斯堡王朝统治60年中,葡萄牙被拖进好几次战争中,最惨的是公元1588年西葡无敌舰队惨败给英国,经过这些岁月葡萄牙帝国也逐渐消失。 
公元1640年,葡萄牙布拉刚萨王朝反抗西班牙的菲利普四世宣布独立,为抵抗西班牙维持国家独立,他再次长途跋涉与英国修好。经过半世纪,裘奥五世(公元1706—1750年)利用巴西采到的黄金及钻石振兴经济,使得葡萄牙再次兴盛。 
公元1755年的大地震摧毁了里斯本及葡萄牙南部,超过15,000人死亡,彭波候爵配合国家经济改革,进行里斯本的重建工作。 
拿破仑及后拿破仑时期(公元1807—1910年)拿破仑在公元1807年攻进葡萄牙,王室却为了保命逃到巴西。裘奥六世在公元1821年重返里斯本,所面对却是纷扰不断葡萄牙王室所产生的诡谲政治气氛,儿子佩卓在巴西自立为王并宣布独立,公元1826年裘奥六世死后,就发生兄弟战争(公元1826—1834年)。

 
 因为公元1822年曾在皇室缺席情况下草拟宪法,大幅削去君主的权力,所以公元1826年时,立宪派(有佩卓,巴西第一位国王)与君主派就在葡萄牙各地爆发战争。8年的血腥冲突后,米格尔遭到放逐,由年仅15岁佩卓的妹妹玛丽亚二世(公元1834—1854年)继任王位,不过接下来的75年中,自由民主派与君主派仍然持续对峙。 
第一共和到萨拉札时期(公元1910—1974年)公元1910年10月5日曼纽尔二世亡命英国,正式宣告上世纪的政治喧扰告一段落,第一共和时期由此展开,新政府赋与男性选举及参政权,并削弱教会影响力,同时工人也拥有罢工权,也依工作表现评定人事考绩而不是依家世背景;但挑战教会权力引发全世界反弹,释出劳工权益也造成政府与劳工间的对峙。 
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更使得经济动摇,国内动荡,公元1926年的军事行动正式结束脆弱的共和政府,安东尼奥卡莫那将军成为临时军事政府的领导人,为了解决经济危机,他指派著名经济学教授安东尼奥德奥利维拉萨拉札担任财政大臣,公元1932年成为首相,但不久也成为独裁者,依旧抱着权力不放,恐怖的秘密警察抓出反对萨拉札的人,并且血腥镇压非洲的叛乱,这也拖垮了葡萄牙的全国经济。 
革命改造时期(公元1974—1999年)70年代早期,国际反对帝国主义声浪高涨,国内军人亦对镇压非洲殖民地行动感到厌烦,于是在公元1974年4月25日左派军队发动政变,即为康乃馨革命,在葡萄牙每个城镇都有一条叫做4月25日的街道以资纪念。 
公元1975年社会主义政府宣布放弃非洲殖民地的管辖权,公元1976年举行第一次选举,选出颇具人气的马利欧索瑞兹担任首相,面对国内经济危机,他提出「百日维新」来振兴经济。公元1986年葡萄牙加入欧洲共同体(也就是现在的欧盟),这项新挑战仍无法阻止索瑞兹赢得这年的总统大选,他也是葡萄牙第一位平民总统。 
现今的葡萄牙葡萄牙目前仍致力在经济赶上其它的西欧国家,加入欧盟似乎尚未对葡萄牙的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公元1999年的经济成长率达3.5%,这几年在公共建设亦有颇多进展。虽然在里斯本举行的1998万国博览会不甚成功,参加人数不如预期,但筹备过程中改善了里斯本的交通运输,也提高了葡萄牙的国际声势。 
重生的葡萄牙在后殖民地时代扮演一个全新的角色,过去几年都在协助过去的殖民地安哥拉及东帝汶寻求和平。公元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同意放弃最后一个殖民地—澳门,将它交还中国结束442年的统治.

 

匈牙利
匈牙利国家的形成起源于东方游牧民族──马扎尔游牧部落,公元9世纪时他们从乌拉尔山西麓和伏尔加河湾一带向西迁徙,公元896年在多瑙河盆地定居下来。公元1000年,圣?伊斯特万建立封建国家,成为匈第一位国王。15世纪下半叶马加什国王统治时期是匈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1526年土耳其入侵,封建国家解体。1699年开始全境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1848年爆发了科苏特领导的自由革命斗争。1849年4月匈国会通过独立宣言,建立匈牙利共和国,但不久被奥地利和沙俄军队所扼杀。1867年奥匈协定宣布成立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1918年11月匈宣布成立第二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919年3月21日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同年8月被帝国主义干涉者联合武装进攻所颠覆,恢复了君主立宪政体,开始了霍尔蒂的法西斯统治。1945年4月苏联红军在匈牙利人民配合下解放了匈全境,1946年2月宣布废除帝制成立匈牙利共和国,1949年8月20日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并颁布新宪法。1956年10月爆发“匈牙利事件”。1989年10月23日,根据宪法修正案,决定将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改称匈牙利共和国。1999年底通过王冠法,并成立以总统为首的王冠委员会。

圣马力诺
公元301年建国,1263年制定共和法规,是欧洲最古老的共和国。15世纪起确定现在的国名。第一次大战期间保持中立,第二次大战期间被纳粹德国侵占,1944年对德宣战。战后由共产党、社会党联合执政。1988年7月,圣马力诺组成新政府,由天民党和共产党联合执政。1993年5月,圣马力诺大选后,圣马力诺政府由天民党和社会党共同执政。

斯洛文尼亚
公元6世纪末,斯拉夫人迁徙到现斯洛文尼亚一带。公元7世纪,斯洛文尼亚隶属于萨莫封建王国。公元8世纪被法兰克王国统治。公元869年~874年曾在潘诺平原建立斯洛文尼亚独立国家。此后,斯洛文尼亚几易其主,曾受哈布斯堡王朝、土耳其、奥匈帝国等统治。1918年底,斯洛文尼亚与其他一些南部斯拉夫民族联合成立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称为南斯拉夫王国。1941年,德意法西斯入侵南斯拉夫。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并于同年11月29日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称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斯洛文尼亚为其中的一个共和国。1990年5月,斯洛文尼亚举行二战后第一次多党制大选,斯民主联盟上台执政。1991年6月25日,斯议会通过决议,宣布脱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成为独立主权国家。1992年5月22日加入联合国。

法国
公元前高卢人在此定居。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高卢人总督恺撒占领了全部高卢,从此受罗马统治达500年之久。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10世纪后,封建社会迅速发展。1337年英王觊觎法国王位,爆发“百年战争”。初期,法大片土地被英侵占,法王被俘,后法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于1453年结束百年战争。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7世纪中叶,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废除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国。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称帝,建立第一帝国。1848年2月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于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国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覆灭。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遭德国侵略。1944年6月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戴高乐 (右图  )担任首脑,1946年通过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

波兰
波兰国家起源于西斯拉夫人中的波兰、维斯瓦、西里西亚、东波美尼亚、马佐维亚等部落的联盟,公元9、10世纪建立封建王朝,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18世纪下半叶开始衰落。曾三次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瓜分。19世纪波兰人民多次举行争取独立的武装起义。1918年11月11日恢复独立,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39年9月,法西斯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纳粹军队占领了波兰全部领土。
 1944年7月苏军与在苏组建的波军进入波兰国土,22日,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宣告波兰新国家诞生。战后40多年由波兰统一工人党(共产党)执政。1952年颁布人民共和国宪法,取消总统制,设立国务委员会。1980年发生团结工会大罢工,1981年12月至1983年7月实施战时状态。1989年4月波兰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确认团结工会合法化,决定实行总统制和议会民主。1989年12月29日将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名为波兰共和国。

摩尔多瓦
摩尔多瓦人的祖先为达契亚人。公元13至14世纪,达契亚人逐渐分为3支:摩尔多瓦人、瓦拉几亚人和特兰西瓦尼亚人。1359年,摩尔多瓦人建立了独立的封建公国,后沦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1600年,摩尔多瓦、瓦拉几亚和特兰西瓦尼亚三个公国实现短暂统一。1812年,俄国将摩部分领土(比萨拉比亚)划入俄版图。1859年1月,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合并,称罗马尼亚。1878年,南比萨拉比亚再次隶属俄罗斯。摩尔多瓦1918年1月宣布独立,3月与罗马尼亚合并。1940年6月,苏联将其再次划入版图,成为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苏联解体后,摩尔多瓦于1991年8月27日宣布独立。同年12月21日,摩加入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1993年8月5日,摩议会曾否决了摩加入独联体的决定。1994年4月8日,摩议会重新批准摩加入独联体。

俄罗斯
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其国号称俄国。16—17世纪,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各族先后加入俄罗斯,使它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17世纪中期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为统一的国家。1689年8月彼得一世正式亲政。经过1700—1721年的北方战争,俄罗斯得到了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使俄罗斯从内陆国变为濒海国。17世纪它击溃了波兰和瑞典封建主的入侵。1812年俄罗斯消灭了入侵的拿破仑军队。1825年12月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举行起义(即12月党人起义),被镇压。1861年2月俄国废除农权制。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前身),在它的领导下,俄国工农群众经过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和1917年2月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二月革命),于1917年11月7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成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和国成立不久,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地主资本家的武装叛乱,保卫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一起加入。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代会通过《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12月21日,前苏联11个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决定,前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由俄罗斯继承。12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定,将国家正式名称改为“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1992年4月16日,俄罗斯第6次人代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俄罗斯”,从而恢复了历史上的名称;17日,最后决定使用两个同等地位的正式国名“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
序幕
公元1-2世纪
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在《日耳曼尼亚志》一书中首次提到斯拉夫维涅德人。
公元6世纪
斯拉夫人已经不断被拜占庭和叙利亚作家所提及。他们居住在多瑙河和维斯瓦河之间。其东部分支称安特人,是东斯拉夫人的祖先。
公元862年
瓦良格人酋长留里克兄弟应诺夫哥罗德贵族邀请,帮助平息叛乱,在诺夫哥罗德自称王公,建立了瓦良格人的留里克王朝。
诺夫哥罗德大公与基辅罗斯时期
留里克 Ryurik, Grand Duke Novgorod
在位时期:862年 - 879年
诺夫哥罗德大公。属于来自日德兰半岛北部的诺曼人。
奥列格 Oleg
在位时期:879年 - 912年
诺夫哥罗德大公。留里克的族人。因留里克之子伊戈尔年幼而执政。征服斯摩棱斯克。882年起成为基辅大公,定都基辅。
伊戈尔 Igor
在位时期:912年 - 945年
诺夫哥罗德大公。根据古罗斯编年史记载为留里克之子。娶普斯科夫的诺曼公主奥尔嘉。在他之后开始了留里克王朝700多年的统治。公元941年,伊戈尔第一次远征拜占庭,被“希腊火”打败。
公元944年,伊戈尔第二次远征拜占庭,迫使拜占庭接受新的商约。两国还签订了反对共同敌人的军事同盟。945年被杀,由妻子摄政辅佐儿子直到964年。
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 Svyatoslav I "the Warlike"
在位时期:964年 - 972年
诺夫哥罗德大公。伊戈尔之子。娶斯拉夫族女仆玛鲁莎。
雅罗波克一世 Yaropolk I
在位时期:972年 - 978年
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之子。因为宫廷卫士斯文纳得的儿子被雅罗波克的弟弟奥列格所杀,斯文纳得挑唆雅罗波克和奥列格开战,战斗中弟弟弗拉基米尔跑到斯堪的纳维亚招募新兵,将雅罗波克击败,被迫弃位 。
弗拉基米尔一世(圣王) Vladimir I
在位时期:978年 - 1015年
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之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娶拜占廷皇帝罗曼纽斯二世的女儿安娜。
斯维亚托波尔克一世 Svyatopolk I
在位时期:1015年 - 1019年
980年生。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父亲为弗拉基米尔或者雅罗波克,母亲是一个被诺曼人抢来的拜占廷尼姑。在和弟弟雅罗斯拉夫的战斗中阵亡。
雅罗斯拉夫一世 Yaroslav I
在位时期:1019年 - 1054年
弗拉基米尔第六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娶瑞典国王奥拉夫的女儿英格丽德。儿子有伊利亚(诺夫哥罗德大公,1020年死)、弗拉基米尔(诺夫哥罗德大公,1043年死)、伊兹亚斯拉夫(基辅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二世(基辅大公,篡位者)、维斯叶沃罗德(基辅大公)、维亚切斯拉夫(斯摩棱斯克大公)和伊戈尔(弗拉基米尔大公)。继承人是伊兹亚斯拉夫。1037-1041年,兴建基辅的索菲亚大教堂。这座教堂是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东正教建筑的精品。1051年,“智者”雅罗斯拉夫任命《教条和神恩讲话》的作者伊拉里翁为基辅的都主教。这是担任都主教一职的第一位俄罗斯人。
伊兹亚斯拉夫一世 Izyaslav I Yaroslavich
在位时期:1054年 - 1078年
雅罗斯拉夫之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维斯耶沃罗德一世 Vsevolod I Yaroslavich
在位时期:1078年 - 1093年
雅罗斯拉夫之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斯维亚托波尔克二世 Svyatopolk II Izyaslavich
在位时期:1093年 - 1113年
伊兹亚斯拉夫一世之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弗拉基米尔二世 Vladimir II Monomakh
在位时期:1113年 - 1125年
维斯耶沃罗德之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穆斯季斯拉夫二世 Mstislav II Vladimirovich
在位时期:1125年 - 1132年
弗拉基米尔二世长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雅罗波克二世 Yaropolk II Vladimirovich
在位时期:1132年 - 1139年
弗拉基米尔二世第五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维亚切斯拉夫一世 Vyacheslav I Vladimirovich
在位时期:1139年、1150年、1151年-1154年、1161年-1167年
弗拉基米尔二世之子。因为政治交易而多次即位、退位。
维斯耶沃罗德二世 Vsevolod II
在位时期:1139年 - 1146年
斯维亚托波尔克二世的孙子,基辅大公。
伊戈尔二世 Igor II of Novgorod-Severskiy
在位时期:1146年
维斯耶沃罗德二世之弟,基辅大公。
伊兹亚斯拉夫二世 Izyaslav II Mstislavich
在位时期:1146年 - 1149年,1151年 - 1154年
穆斯季斯拉夫二世之子,基辅大公。
1147年,编年史上第一次提及莫斯科。
 尤里一世(尤里?多尔戈鲁基) Yuriy I of Suzdal, "Dolgorukiy"
在位时期:1149年 - 1151年,1155年 - 1157年
弗拉基米尔二世第七子。基辅大公。莫斯科城奠基人。
罗斯季斯拉夫一世 Rostislav I Mstislavich
在位时期:1154年 - 1155年,1159年 - 1161年
斯摩棱斯克大公(1128-1168),穆斯季斯拉夫二世第四子,尤里?多尔戈鲁基堂弟。
康斯坦丁一世 Konstantine I Vsevolodovich
在位时期:1216年 - 1219年
维斯耶维罗德三世长子。
雅罗斯拉夫二世 Yaroslav II Vsevolodovich
在位时期:1238年 - 1246年
维斯耶维罗德三世第五子。
(从1238年起,基辅罗斯和俄罗斯各公国开始接受金帐汗国统治)
斯维亚斯托拉夫三世 Svyatoslav III Vsevolodovich
在位时期:1246年 - 1248年
维斯耶维罗德三世第七子。
米哈伊尔一世 雅罗斯拉维奇 Mikhail I Yaroslavich
在位时期:1248年
雅罗斯拉夫二世第四子。
安德烈一世 雅罗斯拉维奇 Andrey I Yaroslavich
在位时期:1249年 - 1252年
雅罗斯拉夫二世第三子。
亚历山大一世 雅罗斯拉维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Alexander I Yaroslavich
在位时期:1252年 - 1263年
雅罗斯拉夫二世第二子。其子达尼埃尔建立莫斯科大公国
雅罗斯拉夫三世 雅罗斯拉维奇 Yaroslav III Yaroslavich
在位时期:1263年 - 1272年
雅罗斯拉夫二世第六子,特维尔大公
瓦西里一世 雅罗斯拉维奇 Vasiliy I Yaroslavich
在位时期:1272年 - 1276年
雅罗斯拉夫二世第八子
季米特里一世 亚历山德罗维奇 Dmitriy I Alexandrovich
在位时期:1276年 - 1281年,1283年 - 1294年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次子
安德烈二世 亚历山德罗维奇 Andrey II Alxandrovich
在位时期:1281年 - 1283年,1294年 - 1304年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第三子。  
安德烈二世去世后,基辅罗斯时代结束,俄罗斯的统治权转入其侄子、莫斯科大公达尼埃尔手中,莫斯科公国时代开始。
莫斯科公国大公
1276年 - 1303年 达尼埃尔
1303年 - 1325年 尤里?达尼洛维奇
1325年 - 1340年 伊凡一世
1340年 - 1353年 谢苗一世(高傲王)
1353年 - 1359年 伊凡二世
1359年 - 1389年 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顿河科伊)
1389年 - 1425年 瓦西里一世
1425年 - 1462年 瓦西里二世(瞎子王)
1462年 - 1505年 伊凡三世(全罗斯的大公)
1505年 - 1533年 瓦西里三世
1533年 - 1547年 伊凡四世
俄罗斯沙皇
1547年 - 1584年 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或伊凡大帝)
1584年 - 1598年 费多尔?伊万诺维奇
(尤里克王朝亡)
1598年 - 1605年 鲍里斯?戈东诺夫
1605年 - 1606年 伪沙皇季米特里
1605年 - 1613年 空位时期
(罗曼诺夫王朝开始)
1613年 - 1645年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
1645年 - 1676年 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
1676年 - 1682年 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
1682年 - 1689年 伊凡五世
1689年 - 1721年 彼得一世
俄罗斯皇帝和沙皇
1721年 - 1725年 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1725年 - 1727年 叶卡捷琳娜一世
1727年 - 1730年 彼得二世
1730年 - 1740年 安娜?伊万诺夫娜
1740年 - 1741年 伊凡六世
1741年 - 1761年 叶丽萨维塔?彼得罗芙娜
1761年 - 1762年 彼得三世
(罗曼诺夫王朝的荷尔斯泰因-哥道普分支开始)
1762年 - 1796年 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大帝)
1796年 - 1801年 巴维尔一世
1801年 - 1825年 亚历山大一世
1825年 - 1855年 尼古拉一世
1855年 - 1881年 亚历山大二世
1881年 - 1894年 亚历山大三世
1894年 - 1917年 尼古拉二世(沙皇时代结束)
1918年7月16日,在叶卡捷林堡处决了尼古拉二世全家


捷克
公元623年建立萨摩公国。公元830年成立了大摩拉维亚帝国,成为第一个包括捷克族,斯洛伐克族和其他斯拉夫族在政治上联合聚居在一起的国家。公元9世纪,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同是大摩拉维亚帝国的组成部分。10世纪初,大摩拉维亚帝国解体,捷克人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国家──捷克公国,12世纪后改称为捷克王国。15世纪,爆发了反对罗马教廷、德意志贵族和封建统治的胡斯革命运动。1620年捷克王国在“三十年战争”中失败,沦为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区。1781年废除农奴制。1867年后为奥匈帝国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瓦解,在人民的要求和捷克资产阶级政治家马萨里克的推动下,于1918年10月28日建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从此,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开始拥有自己共同的国家。第二次大战开始后,德国法西斯头目希特勒利用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1938年9月,英法在慕尼黑会议上出卖捷,1939年3月纳粹德国占领捷,后又宣布斯洛伐克为所谓“独立国家”。1945年5月9日,捷克斯洛伐克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获得解放,恢复了共同国家。1946年成立以哥特瓦尔德为首的联合政府。1960年7月,国民议会通过新宪法,改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90年3月初,两民族共和国将原名中的“社会主义”取消,分别改称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同年3月29日,捷联邦议会决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名改称为:用捷克文书写是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用斯洛伐克文表达是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即一个国家两个名称。1990年4月20日,捷联邦议会又通过一项宪法修正案,将国名更改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2年6月,捷克斯洛伐克举行全国大选,政治主张和经济纲领截然不同的捷克“公民民主党”和斯洛伐克“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获胜,两党都成为两共和国的执政党。两党就国家体制问题进行了多次磋商,双方都确认在联邦国体问题上存在原则分歧,最后于7月23日在布拉迪斯拉发达成联邦解体、国家一分为二的协议。1992年11月25日,捷联邦议会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了《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法》,决定捷联邦共和国于1992年12月31日自动解体,从1993年1月1日起,捷克和斯洛伐克成为两个独立的国家。1993年1月19日,联大接纳捷克为其成员国。1999年11月24日,斯洛伐克和捷克两国总理在布拉迪斯拉发签署关于解决两国财产分割遗留问题的条约及其议定书,根据议定书,捷克政府归还斯洛伐克4.5吨黄金,同时免去斯洛伐克政府所欠的258亿克朗(约34克朗合1美元)的债务。至此,捷克和斯洛伐克1993年分别成为独立国家时遗留的财产问题已全部解决,两国关系发展的一大障碍得以扫除。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人是公元500年以后到此的阿勒曼尼族人的后裔。1719年1月23日以当时公爵的姓氏列支敦士登为国名建国。1800至1815年拿破仑战争时期,遭到法国和俄国侵略。1806年成为主权国。1805至1814年为拿破仑控制的“莱茵联盟”成员。1815年加入“德意志联盟”。1852年列与奥匈帝国签订关税条约,1919年随奥匈帝国崩溃而终止。1923年,列与瑞士签订了关税条约。1919年起,列支敦士登的对外关系由瑞士代表。1866年,列支敦士登宣告独立,此后一直保持中立。

西班牙
公元前9世纪凯尔特人从中欧迁入。公元前8世纪起,伊比利亚半岛先后遭外族入侵,长期受罗马人、西哥特人和摩尔人的统治。西班牙人为反对外族侵略进行了长期斗争,1492年取得“光复运动”的胜利,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国家。 
同年10月,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渐成为海上强国,在欧、美、非、亚均有殖民地。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开始衰落。1873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国。1874年12月王朝复辟。在1898年的西美战争中,失去在美洲和亚太的最后几块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1931年4月王朝被推翻,第二共和国建立。1936年2月成立有社会党和共产党参加的联合政府。同年7月佛朗哥发动叛乱,经三年内战,于1939年4月夺取政权,实行独裁统治达36年之久。1943年2月与德国缔结军事同盟,参加侵苏战争。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为君主国,自任终身国家元首。1966年7月立末代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孙胡安?卡洛斯为承继人。 1975年11月佛朗哥病死,胡安?卡洛斯一世登基,恢复君主制。1976年7月,国王任命原国民运动秘书长阿?苏亚雷斯为首相,开始向西方议会民主政治过渡。
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到五世纪之间,先后遭到伊贝洛族、塔尔提西奥族、腓尼基人、希腊人、凯尔特族的侵入。后来凯尔特族与伊贝洛族混合,成为半岛上独特的凯尔提贝洛族。接着迦太基人、罗马人陆续侵入,西班牙成为罗马帝国西边的势力范围,现在的伊比利半岛各处,还残留着罗马的遗迹。

公元六、七世纪,西哥德族侵入并建立王国,以扎雷多为首都。现在托雷多到处可见西哥德族文化遗迹。

到了八世纪,西班牙受到由北非渡海而来的阿拉伯民族摩尔人统治,自此到十五世纪末,回教文化席卷西班牙。在回教徒统治下,西班牙虽地处欧洲,却不像欧洲国家。

公元十世纪时,回教徒定都哥多华,在此地建立了三佰多个清真寺,当时哥多华拥有二十万的住户,繁荣富庶,据说是世界最大的都市。过了不久,在回教徒统治下的西班牙基督徒,发起收复国土运动,自此到中世纪,西班牙一直受到复国运动的影响。

1479年,阿拉冈国王斐迪南与卡斯提尔的伊莎贝拉女王结婚后,西班牙统一的宿愿终于达成。此时,回教徒由于内部的纷争,以及受到西班牙本土复国运动的影响,势力逐渐减弱,最后不得不将根据地迁移到格拉那达,并在临斤山丘上建造了阿尔寒布拉王宫。斐迪南完成国家统一后,再以九万兵力向前推进,终于打败回教徒,而得到最后的胜利。1492年,格拉那达城重归基督徒所有。到了两王之孙卡洛斯一世与其子腓力二世时,西班牙进入更辉煌的霸权时代。尤其是卡洛斯一世(即查理五世),被推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文治武功鼎盛,为西班牙历史上的全盛时期。查理五世统辖近半的欧洲大陆及美洲大陆的大部份,后来还陆续征服墨西哥的马雅帝国以及秘鲁的印加帝国。在中南美洲建立殖民地的进展下,使十五、十六世纪的西班牙,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世纪』。

1588年5月,由里斯本出发的127艘西班牙无敌舰队,不幸于多佛海峡被英国机动性高的80艘舰队所打败,从此以后,西班牙国势一蹶不振,海上霸权也由英国取代。1700年,西班牙王位无后可继,引起英、法、奥地利之间的王位继承战争。结果,由法国波旁家族继任西班牙王位。如今现任国王Juan.Carlos一世还一直与法国之间,维持着良好的传统友谊。

1808年,拿破仑以欺骗手段取得西班牙后,命令其兄约瑟夫一世为西班牙国王,立刻引起西班牙国民的反抗,纷纷起义,推翻政府。画家哥雅著名的图画「五月二日」、「五月三日」就是描绘当时的革命情形。
另一方面,西班牙在中南美洲的殖民地,纷纷仿效美国革命方式而独立。而西班牙国内宫廷政治的腐败,民间经济的萧条等,都使得西班牙国本动摇。

十九世纪后叶,西班牙国内动荡不安,各地反政府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1873年2月至翌年年底,西班牙曾短暂实行共和。然而,动乱仍然持续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工人阶级在政治上抬头,1931年政府不得不宣布共和制度,当时国王 Alfonso 十三世亡命法国。此后,政治情势继续恶化,不满分子的活动更为激烈,1936年到1939年是西班牙内战最激烈时期。内战结束后佛朗哥独裁政权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西班牙没有参战。在政治上佛朗哥政权被世界各国孤立,直到1955年加入联合国后,才回到国际舞台。1964年,佛朗哥将军指定Alfonso十三世的孙子Juan.Carlos为继任国王,1975年佛朗哥逝世后,Juan.Carlos一世登上王位,颁布新宪法,西班牙成为一个君王立宪的国家。
 
 


爱尔兰
公元前3000年欧洲大陆移民开始定居爱尔兰岛。公元432年,圣帕特里克到此传播基督教及罗马文化。12世纪进入封建社会。1169年遭英国入侵。1171年英王亨利二世确立对爱的统治权。1541年起英王成为爱尔兰国王。1800年签订爱英同盟条约,成立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被英国完全吞并。1916年都柏林爆发抗英的“复活节起义”。随着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英国政府同爱尔兰于1921年12月签订了英爱条约,允许爱南部26个郡成立“自由邦”,享有自治权。北部6郡(现北爱尔兰)仍归英国。1937年,爱尔兰宪法宣布“自由邦”为共和国,但仍留在英联邦内。1948年12月21日,爱尔兰议会通过法律,宣布脱离英联邦。1949年4月18日,英承认爱独立,但拒绝归还北部6郡。爱尔兰独立后,爱尔兰历届政府均把实现南北爱尔兰统一作为既定政策。2005年9月,国际独立委员会宣布,爱尔兰共和军已完全解除武装,加入和平进程。

土耳其
 BC1900-1300:从东欧来的赫梯人(Hittite)在此地建立了西台王国。 
BC1200:爱琴海沿岸特洛伊战争发生,也就是木马屠城记。 
BC1300-600:入侵这块土地并建立文明的有腓尼基人(Phrygia)、利底亚人(希腊人)Lydia,这个时期为希腊化时间(Hellenic)。 
BC550:波斯的大流士大帝入侵统治。 
BC334: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统治。 
BC323-129: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他的帝国分裂成好几个国家,安那托利亚地方也四分五裂。 
BC129:罗马帝国在安那托利亚建立一个省,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首都为以弗所(Ephesus)。丝路以这里为连接欧洲的桥梁。 
公元330:东、西罗马帝国开始分裂,君士坦丁大帝迁都从罗马迁至君士坦丁堡(今天的伊斯坦堡)。 
公元395:东罗马帝国被称为拜占庭帝国,东西罗马帝国彻底分裂。 
公元527-565:查世丁尼一世在位,是拜占庭帝国文治武功达最盛时期,建圣索菲亚大教堂。 
公元570-622:穆罕默德诞生,受天启写古兰经。 
公元1071-1243:突厥塞尔柱人(Selcuk)人在孔亚(Konya)建罗姆苏丹国,版图包括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塞尔柱人以建筑及工艺闻名,并有著名的思想家梅乌拉那(旋转舞的创始者)。此帝国后被蒙古人消灭。 
公元1288:另一支突厥集团在首领奥斯曼的领导下,于布尔萨(Bursa)附近建立鄂图曼帝国,势力日益强大。 
公元1520-1566:鄂图曼帝国在素檀(Sultan)苏雷曼(Suleman)的领导下,文治武功达最盛期,地跨欧、亚、非、地中海、红海、印度洋皆在其管辖区。 
公元1453:麦何密二世(Mehmet II)率军占领君士坦丁堡并改名为伊斯坦堡,逐渐发展成当时欧洲的最大城市。 
公元1529年:土耳其人打到奥地利维也纳城门下,但攻城不克而返。 
公元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鄂图曼帝国加入同盟国,对英、法宣战。 
公元1918:同盟国战败,战胜国欲瓜分土耳其。 
公元1923:凯末尔率领土耳其人抵抗外侮,宣布土耳其共和国正式成立。时代杂志曾刊出在这一千年(1000-1999)中最重要的二十件历史大事,其中关于土耳其鄂图曼帝国的就有两项。

希腊
 1. 古希腊文明的兴起
   早在古希腊文明兴起之前约800年,爱琴海地区就孕育了灿烂的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另一支希腊人(多利亚人)的入侵毁灭了迈锡尼文明,此后300年,希腊完全陷入沉寂状态,封闭又贫穷,希腊历史进入所谓“黑暗时代”。因为对这一时期的了解主要来自《荷马史诗》,所以又称“荷马时代”。在荷马时代末期,铁器得到推广,取代了青铜器;海上贸易也重新发达,新的城邦国家纷纷建立。希腊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并于前776年召开了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召开也标志着古希腊文明进入了兴盛时期。前750年左右,随着人口增长,希腊人开始向外殖民。在此后的250年间,新的希腊城邦遍及包括小亚细亚和北非在内的地中海沿岸。在诸城邦中,势力最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2. 希波战争
  在希腊城邦向地中海沿岸扩展的同时,西亚的波斯帝国也在扩张,强大的波斯帝国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上的艾奥尼亚希腊诸邦。前499年,小亚细亚半岛上的米利都等希腊城邦发动起义,得到雅典的支持。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镇压起义后,就准备进攻雅典。前490年,波斯大军渡海西侵,但在马拉松战役中被人数居于劣势的雅典重装步兵击败。希腊人赢得了第一次希波战争的胜利。
  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率50万大军再次进攻希腊。希腊各城邦也结成同盟,共御强敌。希腊联军的陆军以斯巴达人为主力,海军则以雅典舰队为主。希腊陆军在温泉关阻击波斯陆军,虽然兵败,但为希腊海军的集结赢得了时间。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将全城焚毁,但希腊海军在萨拉米海战中一举击溃波斯海军,波斯人面临补给被切断的危险,不得不撤退。希腊人乘胜追击,解放了小亚细亚的希腊诸邦。第二次希波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告终。
  3. 伯罗奔尼撒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

  希波战争以后,雅典成为希腊的霸主。雅典海军是希腊各城邦中最强大的军事力量,雅典的民主制也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达到黄金时代。希波战争中,希腊各城邦建立了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战后逐渐成为雅典实现其霸权的工具。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不满雅典的霸权,双方爆发多次摩擦。前431年,斯巴达的同盟底比斯进攻雅典的同盟普拉提,正式引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依靠其强大的海军进行封锁,斯巴达则攻入雅典,试图迫其决战。双方互有胜负,但都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遂于前421年缔结和约。和平未能维持很久,前415年,雅典对西西里岛斯巴达的盟邦叙拉古发动大规模远征,结果以惨败告终。西西里远征使雅典元气大伤,无力抵御斯巴达的攻势。前405年,雅典海军被全歼。次年,雅典向斯巴达投降,斯巴达成了希腊的新霸主。斯巴达的霸权也未能长久,希腊各城邦陷入混战之中。
  4. 马其顿的崛起
  马其顿位于希腊的北部,处于希腊文明的边缘,被希腊人视为蛮族。但从公元前4世纪起,马其顿逐渐成为希腊北部的重要国家。前395年,菲利普二世即位。在菲利普的治下,马其顿成为巴尔干地区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面对马其顿的崛起,希腊建立了以雅典为首的反马其顿同盟。前338年,马其顿在喀罗尼亚大败希腊联军,取得了对整个希腊的控制权。前336年,菲利普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即位。亚历山大即位后很快就平定了希腊城邦的起义,巩固了政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大军渡海东征,拉开了他征服世界的序幕。亚历山大最大的敌人是强大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先后在格拉尼卡斯河和伊苏斯击败波斯军队,从波斯人手中夺取了叙利亚和埃及。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试图求和,但被雄心勃勃的亚历山大拒绝。前331年,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高加米拉战役爆发。亚历山大再一次取得了胜利,并乘势攻下巴比伦,波斯帝国灭亡。亚历山大继续东进,直到印度河流域方才折返。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他庞大的帝国也随之分裂,古希腊历史结束,希腊化时代开始。
  5. 影响
  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知识分子(以僧侣和贵族为主)为了摆脱基督教日益腐朽的世俗化统治与思想禁锢,开始重新学习逐渐被遗忘的古希腊著作,例如《荷马史诗》、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一些先古基督教会文章。古希腊的精神遗产第一次得到了全面复兴和继承。
  可是到了18~19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学者们不再把《圣经》上写的当作真事,而且把古希腊的知识归于同类,把前776年第一次奥运会之前的事情统统算为神话,而非历史。1870年Heinrich Schliemann在希腊Troy出土文物,这一考古发现让西方人重新认识到古希腊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而的确经历过灿烂的文明。从此学者开始仔细研究古希腊流传下的著作,区分神话,传说和历史。
  6.古希腊城邦
  公园前8---前6世纪,希腊走上复兴之路,城邦逐渐发斩起来.
  城邦是指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地若干村落。
  7 古希腊城邦政体
  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政体: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寡头制,僭头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并不存在的帝国——罗马
德国历史综述(十四)
欧洲历史脉络梳理
德国闪击波兰珍贵照片
一战还有德皇。二战还有没有?德皇是什么时候没有的?
兴登堡元帅——德意志帝国的“护国之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