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岭南中医药组织
刘小斌
在风起云涌的近代中医药历史中,中医药组织作为一种非常特别的形式承载了近代中医保存、抗争、发展的命脉。
19世纪末,由于西医的传入及发展,以及西医院的开办,广州已开始形成了中西医两种医学、两支队伍并存的局面,在社会上引起了重大的反响。随着西医发展和逐渐被接受,中医界人士开始思考中医药的出路。另一方面由于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知识分子中的爱国思潮逐渐发展,于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广东医学求益社应运而生。
1906年6月,广东第一个中医社团组织——医学求益社,在南海县横江墟成立。求益社很快得到了发展,广东医学求益社的发起人黎棣初,李炯臣等11人载重量阳世医或儒医,但他们并不是盲目的排斥西医,而是对中西医进行客观的评价。该社《课艺留稿五序》更称“医学分析古略而今详,中疏而西密;论形则以剖解为实,论气化则以灵素为精。欲合中西一炉而熔铸之……”他们的学术思想与当时社会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也是接近的。
1906年8月,该社迁入广州西关。关于社名的改变,据该社开幕时,张人骏之“训词”称“广东医学求益社”,而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十八日广东提学司沈曾桐批准立案之《照会》则称“广州医学求益社”,该社名称由“广东”易为“广州”,可能就是从此时开始。
求益社联络起了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广东同仁计有383人,准备在此基础上设立广东中医学堂。社团为了促进学术,每月初一出题,每次三题,前两题出自《内》、《难》、《伤寒》、《本草》、《金匮》五部中医经典,后一题不拘古书,时症及西医均可,各地中医自选一题撰写论文,15日交卷,25日定出名次,前五名论文刻印为该社的课卷,前十名张贴出来供大家学习。从1906年到1912年,这样的交流共举办了70多次。
1912年民国成立,广州求益社改名为广州医学卫生社,并搬到了广州南关厂后街三界庙内,同时坚持论文评选的活动。尽管时局动荡,但仍然坚持到1918年,共举行了40次。
1917年,广州医学卫生社衍生出“广东中医教员养成所”,地址在广州小东门清水濠。学制一年,课程共计8门,其中除7门中医课程外还设有《解剖》。到1922年共计培养学生100多人。1924年在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内政部备案,改称为广东光汉中医专门学校正式招生上课。
这些社团实际是中医学堂的雏形,为以后广东中医教育的兴起,并担负起传承中医的责任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教材,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师。随着中医社团的发展,中医人才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中医专门学校的创办已是呼之欲出。
1913年,在省港药材行暨广州中医知名人士共同倡议下创办了中医高等本科专业学校——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该校筹建于1913年,并于1916年10月正式成立中医药学校省港筹办处,公推卢乃潼、李蓉生为广州筹办处总理,伍耀庭、曾思普为香港筹办分处总理,以专贵成。
中医药学校省港等分处成立后,粤省署迟迟未肯输学校立案事宜。1917年冬,总理卢乃潼亲赴北平面见内政部长,几经艰辛努力,始获成功。1918年1月15日,奉内政部第198号批文,应准如呈立案。1月27日,又接粤省省长公署第151号批文,准予备案候行省会警察厅切实保护。
1924年9月15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成举行开学典礼,首任校长卢乃潼发表演讲:“中国天然之药产,岁值万万,民生国课,多给于斯,傥因中医衰落,中药随之,其关系至大,本校设立之宗旨,习中医以存中药,由中医以通西医,保存国粹。维护土货,以养成医学之人才。”这是卢氏对学生的训词,也可以说是省港中医界创办教育之目的。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至1955年停办。三十年来共有毕业生21届571人,曾学课于该校者322人合计893人,培养大批优秀中医药人才,他的学生中有很多是广州市、广东省,甚至是全国的名老中医如张阶平、李仲守、罗元恺、邓铁涛、刘仕昌等,都是中医界的元老。他们自身也是广州中医学院,也就是现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教师,用自己的学识和临床经验培养着中医的后来人,是中医的传薪之人,为中医的发展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广东中医的社团和中医学校大部分成立于二十世纪初,那是一个国家动荡、中医饱受摧残,风雨飘摇的年代,也就是因为有了当时中医人坚忍的斗争,创办了这些中医的社团和学校,让更多人认识和学习了中医,扩大了中医的影响,才有了中医的得以保存和后来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从这一点上说,中医社团和中医学校的创办是中医发展的重要契机,在中医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献礼广中医60周年校庆•筚路蓝缕,以启杏林(内有珍贵图片)
岭南中医世家|罗元恺:父辈通儒助北伐,书香子弟成名医
由抗疫想起广州与中西医的关系
​ 少年岐黄 朱小宝
听了罗胖的《你怎么还信中医》,气不打一处来
中西医“明明白白死”与“糊里糊涂活”之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