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帛书《老子》通释之“绝学无忧”章(二)
望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佻(兆),若婴儿未咳。
累呵,如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
我愚人之心也,蠢蠢呵。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呵。
忽呵,其若海,望呵,其若无所止。
众人皆有以,我独闶以鄙。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据 徐志钧先生考证,此部分《老子》是借描绘先秦贵族生子的庆祝场面,从婴儿的感受,来表达君主在权势鼎盛的环境中所应保持的心态。通观各种译本,尽管对于其间的不同词语训释不同,但对于全文的领悟还是都能殊途同归,即均可用上一章的“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来概括。但是,如果我们认真看看现有的译文,真的很难说我们能够确切的理解老子到底在说些什么。上述的结论只是我们在一对杂乱的句子中得出的模糊的印象。
我理解,这一部分除了开始部分的“大牢”、“登台”是借所谓的先秦贵族生子的庆祝场面来做比喻外,其余各句的主旨均和这个场景无关,只不过在比喻中有的以此场景做背景。实际上,当我们浮游于这个场景之上以后,句子的意义反而能够更加明晰。只不过,我们需要理顺全文的论说层次并正确把握其中的几个关键字。
“望呵,其未央哉!”
对于此句,译注者们都认为是纯粹的感叹。但是,这种理解放在文章中显然是不和谐的。我认为此句在此显然是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前面说了侯王对待臣民以及对待臣民的态度应当抱有什么样的态度。这句是告诫侯王如何对待自己的声望和威望,告诫侯王对于声望和威望的追求是没有尽头的,告诫侯王不要过分追求所谓的声望和威望。
望,有声望、威望义。《诗·大雅·卷阿》:“如珪如璋,令聞令望。”
未央:未尽;无已。《楚辞·离骚》:“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 王逸 注:“央,盡也。”
此句可通译为:
(侯王对于自己)声望、威望(的追求),是没有尽头的。
“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佻,若婴儿未咳。”
熙熙:繁盛貌。《逸周书·太子晋》:“萬物熙熙,非舜而誰能?” 孔晁注:“熙熙,和盛。”,形容人多的话就是现在说的熙熙攘攘。
飨:以隆重的礼仪宴请宾客。泛指宴请,以酒食犒劳、招待。《诗·小雅·彤弓》:“鐘鼓既設,一朝饗之。” 郑玄 笺:“大飲賓曰饗。”;同时又可通“享”, 通“ 享 ”的祭祀,祭献义。如:《礼记·郊特牲》:“蜡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郑玄 注:“饗者,祭其神也。”。
大牢:亦即太牢。古代祭祀,牛羊豕三牲具备谓之太牢。《仪礼·聘礼》:“餼之以其禮,上賓大牢,積惟芻禾,介皆有餼。”《礼记·王制》:“天子社稷皆大牢,諸侯社稷皆少牢。”
泊:恬淡无欲貌
佻:不稳重;不庄重。《韩非子·诡使》:“損仁逐利謂之疾,險躁佻反覆謂之智。”
咳:小儿笑。《礼记·内则》:“父執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此处确实涉及到了庆典的内容,但这个内容只不过是一个引子,就如《蜗居》中的房子问题只不过是为了郭海藻的奸情提供一个引子。这句话的关键在于“我泊焉未佻”,这才是对侯王的要求,要求侯王恬淡稳重。其他文字只不过是通过对比突出这一要求而已。
此句可通译为:
众人熙熙攘攘,如同春日登台举办盛大的祭祀仪式。而我恬淡稳重,像是没有发笑的婴儿。
“累呵,如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
累:忧患。《庄子·至乐》:“子之談者似辯士。諸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則無此矣。”《战国策·秦策一》:“ 漢中 南邊爲 楚 利,此國累也。”
归:趋向;归附。《易·序卦》:“與人同者,物必歸焉。”《孟子·梁惠王上》:“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禦之?”;归属。《荀子·王制》:“雖王公士大夫之子孫也,不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庶人。”
这句话的关键字在于“累”。我取其“忧患”义,这一义项所反映的对于侯王的要求显然与《老子》中的一贯立场是相一致的。
此句可通译为:
忧患呀,好像没有归属。众人都有丰足(的食物),独独我被遗漏。
“我愚人之心也,蠢蠢呵。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呵。”
俗:指一般人;百姓,民众。《商君书·更法》:“ 郭偃 之法曰:‘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衆。’”
这句中的关键字显然是“愚”,需要注意的是,从本句中可以看出,《老子》中的“愚”,第一:“愚”的是自己也就是侯王;第二:“愚”是侯王的自我认识,要自以为“愚”,自己认识到,从内心中承认自己的“愚”;第三:这个“愚”是和俗人相比的“愚”。也就是说,《老子》中的“愚”是要求侯王不要认为自己比民众聪明,不要以智治国。
此句可通译为:
我有“愚人”之心,(自认为)蠢蠢笨笨的。民众都清楚明白,我独若昏聩不明;民众都明辨详知,我独若愚昧浑噩。
“忽呵,其若海,望呵,其若无所止。”
这一句,我理解是对上句的“愚人之心”的境界肯定,这样文义上才能有所联系。而且也是完全能够解释得通的。
忽:恍惚;不明貌。《荀子·赋》:“忽兮其極之遠也,攭兮其相逐而反也。” 杨倞 注:“言雲慌忽之極而遠舉,或分散相逐而還於山。”《楚辞·九歌·国殇》:“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望:边际,《吕氏春秋·下贤》:“精充天地而不竭,神覆宇宙而無望。” 高诱 注:“無望,無界畔也。”
此句可通译为:
(这种“愚人”之心的境界)恍惚不明,如大海般深邃;它的边际,又如无所止境。
“众人皆有以,我独闶以鄙。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依帛书原字,未按世传本通假。“众人皆有以”说众人那样表现都有其原因、理由、依凭。“我独闶以鄙”惟独我虽弱小却被抬到高位。其中“闶”是门户高大意;“鄙”有小、浅陋、质朴意。如此理解,两句意思才相对,是在提醒君主要有自知之明和危机意识,不要把居高位看作是“有所以”的。侯王之所以能居高位,也就是他之所以能“独异于人”的原因在于最后一句的“贵食母”的结论。
食:赖以为生。《国语·晋语四》:“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皁隸食職,官宰食加。”。又引申为依赖、依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精食氣,形食味。” 王冰 注:“氣化則精生,味和則形長,故云食之也。”
母:本源;根本。《商君书·说民》:“禮樂,淫佚之徵也;慈仁,過之母也。” 朱师辙 解诂:“母,本也。慈仁不足以懲惡,故爲生過之本。”且在《老子》中亦有“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
君主没有什么依凭却在此高位,要靠什么?“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要靠其欲独异于人的“而贵食母。”。“而贵食母。”依其本意翻译即可,“把乳娘的奶汁看的最贵重”(沈先生语)。作为此部分以婴儿的视角和口吻来观察和表述,这么解是正常的也是应当的。只是我们在理解时若能体会到由“而贵食母”所引申和启迪的,《老子》在文中多处强调的“贵为身”的宗旨,则对此章的理解便不会有什么偏差了。
此句是对上面所提出的几项要求的总结,告诫侯王,只有“食母”依赖事物的根本才能“异于人”
此句可通译为:
众人都有所依凭,惟独我虽弱小却被抬到高位。我若想与别人不同,就要重视依赖(为人君)的根本(原则)。
此章内容实际还是在接续前一章的内容在做进一步的申发。
上一章最后的落脚点是在“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上,是对侯王提出的普遍性的“为身”的要求。
此章进一步将“为身”的要求细化到候王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中,也就是朝堂之上,要求侯王作到“绝學无憂”。可见将“绝學无憂”并入此章并非错简,而是有其实在的现实意义的。
而本章在论述中分两个层次来进行。
一、提出“绝學无憂”这一候王在其所处的环境中的基本、具体要求。
二、对“绝學无憂”进行深一步的论述。其内容包括:侯王对待臣民以及对待臣民的态度应当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对自己和民众的比较关系上不要认为比民众聪明要“愚人之心”;侯王的自身修养要恬淡稳重,要有忧患意识。只有依循这些原则才能够“独异于人”。
此章可通释为:
君主不要以榜样自居,不要把自己看得比别人高明自以为是。
侯王是以恭敬的态度“唯”,还是以颐指气使的态度“呵”对待臣民,这其中的区别有多大?(其间的区别就如同)美与恶,其中的差别有多大。侯王、君主尽管是众人所敬畏的人,(但要真做个好君主)他也不可以不敬畏那些敬畏他的人。
(侯王对于自己)声望、威望(的追求),是没有尽头的。
众人熙熙攘攘,如同春日登台举办盛大的祭祀仪式。而我恬淡稳重,像是没有发笑的婴儿。
忧患呀,好像没有归属。众人都有丰足(的食物),独独我被遗漏。
我有“愚人”之心,(自认为)蠢蠢笨笨的。民众都清楚明白,我独若昏聩不明;民众都明辨详知,我独若愚昧浑噩。(这种“愚人”之心的境界)恍惚不明,如大海般深邃;它的边际,又如无所止境。
众人都有所依凭,惟独我虽弱小却被抬到高位。我若想与别人不同,就要重视依赖(为人君)的根本(原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中严重误解老子的一章
道德经多版本合校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 天清地宁
马王堆帛书《道德经》通释(一):上德不德章
老子辨证之六十五
老子与愚朴人格  孙明君
《道德经》—第十九到第二十一章(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