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警惕在成功的时候自己打垮自己(华罗庚演讲节选)

华罗庚(1910—1985)
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等研究创始人。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这是华罗庚教授1981 年在故乡金坛为勉励中学生发愤读书发表的演讲。华罗庚在演讲中回顾了人生中遭遇的几次劫难,以自己奋发实干并最终克服劫难取得光辉成就的经历勉励青年学子“不空不松,从严以终” 。原文篇幅较长,本文为节选。

  我只知道统筹优选对人民有利,我要搞;我只知道,没有理论就搞不出优选来,所以理论也要搞

  抗日战争期间,我从英国回来,当时后方条件很差,回到昆明以后,吃不饱,饿不死。那个时候,有句话叫“教授教授,越教越瘦”。记得有这么个故事:教授在前面走,要饭的在后面跟,跟了一条街,前面那个教授实在没有钱,回头说:“我是教授!”那个要饭的就跑掉了,因为连他们也知道,教授身上是没有钱的。

  在那个时候,日本人封锁我们,国外的资料,甚至杂志之类都看不到,不但封锁,而且还轰炸。在那种困境之中,许多教授不得不改行了,有的还被迫做买卖了。我住在昆明乡下,我住的房子是小楼上的厢房,下面养猪、马、牛,晚上牛在柱子上擦痒,楼板就跟着摇晃。没有电灯,就找了一个油灯使用。油灯是什么样的呢?就是一个香烟筒,放个油盏,那儿没有灯草,就摘一点棉花做灯芯。就是在这种微弱的灯光下,我从1940年到1942年完成了我的《堆垒素数论》,后来又跨到了矩阵几何。抗战胜利后,我去美国当了“洋教授”,我没有博士头衔,文凭都没有,可人家聘我当教授,这说明无论环境多么艰苦,由于坚持不懈,干出了实实在在的成果,人家还是佩服的。

  “文化大革命”时期,我是“臭老九”,当然不能幸免。1980年,外国又来邀请我去讲学。有的朋友很关心,也有点担忧,他们说,这次华罗庚出国,可能要摔跌,可能要露底了。为什么呢?因为“文化大革命”中,我图书馆也不能进,十几年不上图书馆了,还能不落后吗?所以,担忧是很自然的。

  但是,他们不知道我有一个上算的地方,就是“外通里国”。什么叫外通里国?就是外国知道我的名字,有书出版就寄一些给我。这样,我不通过图书馆,也可以知道一些国际行情。而且,他们不了解,我始终没有放弃理论研究。那时候,我身体还很好,白天紧张地搞优选法,有时上午跑四个厂,下午跑三四个厂,一天跑七八个厂。尽管这样紧张,我没有放松理论研究。我的理论研究是晚上进行的。做我的助手也不容易,说不定晚上一点钟、两点钟被叫醒,来考虑考虑这个问题怎么搞。所以他们是很辛苦的。而且那个时候搞了理论研究还不敢说。

  但你说你的,我干我的。我只知道统筹优选对人民有利,我要搞;我只知道,没有理论就搞不出优选来,所以理论也要搞。不过,我们刚出国的时候,心里终究也不很踏实。出国以后,立刻叫我上台讲演的话,我还真有点担心,亏得去了之后开了两个学术性会议,会议后刚好暑假到了,有三个月时间。我们就利用这三个月时间,把研究成果部分整理了一下,整理好之后,我给了他们一个单子,单子提了十个方面。一般讲演,提出几个专题就够了,拿自己最擅长的专题就够了。可是我们提了十个方面。这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要在外界人面前炫耀一下,表示学问广、精、深,数学十个方面都可以讲?这不是我的想法。

  中国古代有一个说法,切忌班门弄斧。可是我的看法是反过来的:弄斧必到班门

  我的想法是,到一个地方去,与其讲我自己所长的,不如讲我自己所短的。讲自己所长的好不好?我在这儿跟同学们讲一下哥德巴赫问题好不好?好,为什么呢?大家都听不懂。你们会得出个什么结论呢?华罗庚的话,大家都听不懂,一定是有学问的。可我自己有收获没有?我自己没有,得不到东西。所以我的想法是,提出十个方面来,好让人家自由选择。让他们选,他们一般都是选他们最好的东西,最拿手的东西。好,我就到你那儿讲你们拿手的东西。中国古代有一个说法,切忌班门弄斧。可是我的看法是反过来的:弄斧必到班门!你要耍斧头就要敢到鲁班那儿去耍。在旁人面前耍,欺负人家干啥?你到鲁班面前耍一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说明我们的工作就有相当成绩。俗话说,下棋找高手。找一个比我差的人,天天在那里赢他的棋,赢得每天哈哈大笑好不好?好是好,但你的水平提不高。如果你找高手下棋,每一次都输给他,输这么半年下来,你的棋艺能够没有进步吗?所以我主张弄斧到班门,下棋找高手。

  我们经常说,我们的文章达到了世界水平,可能某篇文章达到了世界水平,可整个加起来呐,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因为差距是指面上的差距,不是说我们有几个个别的人,他的数学很好,或者他的某一门科学很好,我们中国的科学就很好了。我们是一个面上的差距,是整个的差距。所以领导再三强调,要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实际真正的水平是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的水平。当然也不排斥我们有若干个特殊的人先搞好,搞得好。这次我在国外,也同国内一样,“人民来信”多得很。

  我只想给大家念一封信,有一位美国的学者,在荷兰听了我的报告,他是这样写的:“您在安呐本的演讲,是真正令人赞叹不已的。您向大家证明了,好的学者即使在最恶劣的逆境中,仍然可以做出出色的成绩,您使我们这些生活在安逸和稳定环境中的人们,只能感到羞愧。”这个人我不认识他,他给我写了这封信。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即使是像文革这样的浩劫;也不能把我国人民压倒。由于我们能够坚持工作,结果还是做出了成果,这个成果还得到世界上学者的承认。

  “埋头苦干是第一,发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那么,我们是不是还会有困难呢?困难肯定有的。不过,现在看起来,就是有困难,也绝不会比从前我们遇到的困难更严酷。就是再有困难,我们还是可以克服的。我们应该有勇气,有志气。

  对我个人讲,是不是还会有困难呢?当然是会有困难的。除了其他困难,眼前就面对着:自己有成果了,满足于现在的成果,甚至骄傲自满;国外有名声了,国内也有了,我可以歇口气了,可以不要学习了,而且我这个人年纪大了,就指导指导人家搞研究,自己少吃点苦呢。如果这样想,那就是一个危险,这是自己造成的困难。比如,今天我在这里跟同学们见面,以老同学的资格给大家谈自己的经历,就很容易产生满足的思想。所以我要警惕。满足的思想是不能有的。因为学问是没有止境的。科学是实事求是的,是精益求精的。科学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更加大的劳动。我顺便在这儿给同学们把自己的思想暴露一下,讲了之后,对我自己可能有好处的。

  我为了经常提醒自己,给自己写了几句话,叫“树老怕空,人老怕松。不空不松,从严以终”。像我这样的年龄,是很容易“松”下来的。当然,并不是说年纪轻的人就不会松呀!年轻人如果要松起来,对不起,我就要以老学长的资格打他的手心啦!总之,搞科学,做学问,要“不空不松,从严以终”。要很严格地搞一辈子工作,为人民服务一辈子。我常常对自己说:以前的浩劫都没有把我打垮,说不定很可能最后从我自己的思想上,在已经有收获的时候,自己打垮了自己。我一定要警惕。

  现在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比我从前碰到的情况好多了。我走的是自学的道路。自学嘛,就得靠自己勤奋努力。有的同志要我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很系统的体会一下子讲不出,我想:一、自学最起码的一条要踏实,从自己水平出发,不要好高骛远;二、自学要有周密的计划,要经常检查;三、在自学过程中要多想多练;四、要以长期性、艰苦性克服自学中遇到的困难。要知难而进,锲而不舍。我曾定过这样四句话:“埋头苦干是第一,发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缅怀华罗庚院士:从实以终,青史长留!
华罗庚
#华罗庚金杯赛# 第22届华罗庚金杯少年...
亚凌碎碎念:可爱
33年前的今天,华罗庚最后的演讲
我们应该尊重梦想,但“诺贝尔哥”只是瞎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