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于阗--一小国屡受侵略今成我国的一个“宝贝县”
userphoto

2023.07.27 北京

关注

前言

公元前221年,随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出现,古中国实力变得日益强劲,一些临近中国边界的西域小国为了自保纷纷向中国进贡。

那座位于昆仑山南侧的小国——于阗正是其中的一员。

作为中国古代存在最久的王国,这个延续了1200年的小国屡受侵扰,加入中国后就迟迟不愿离开。

时光过隙,如今的于阗国早已改名,成了我国的一个“宝贝县”。

于阗加入中国后为何迟迟不愿离开?现在的于阗又成了我国的哪个县呢?

01 屡受侵略

自从我国中南部农业地区被秦王朝统一之后,自诩为夏后氏的匈奴族便借此机会统一了我国北部的游牧地区,西域三十六国就此并为一家。

文景之治使汉王朝的国力得到了恢复,即位的汉武帝便开始积极准备起了对匈奴的作战。为了取得胜利,汉武帝在国内悬赏招募了出使月氏的使者。

张骞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一条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就此打开。

虽然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并没有访问到于阗国,但沿南山山脉行走必定会经过于阗国,所以在向汉武帝汇报情况时,张骞也提到了于阗国。

“大宛在匈奴西南…东则于罙、于阗。于阗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为了团结更多的西域国家以共同打击匈奴,于是他再次派遣张骞率三百人的使团动身奔赴西域。

张骞以牛羊、金帛游说了沿途经过的国家,于阗国就是其中一家。

张骞的副使带着百匹牛羊访问了于阗王国,从这时候开始于阗国才开始与汉朝建立了正式的联系。

在没有与中原产生联系之前,于阗国常常因为国力微弱而受到别国的侵扰。数不清的战役,日益增长的伤亡数量让身在西域的于阗国百姓苦不堪言。

因为战争的侵扰,于阗国上下都陷入了恐慌之中。统领全国的中央想要有所作为,但都会因财力匮乏和军队战斗力不足,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亡国危机的促使下,于阗国王侯以上的官员都积极地与往来自汉朝的使者联系,并不断地向汉朝王室进贡美酒美玉等物品,以求得汉王室的帮助,即增兵支援于阗。

汉武帝见到于阗国主动上贡后,并没有拒绝这个西域小国的请求。

因为他早就做好了统管整个西域地区的打算,就算于阗国现在不成为汉朝的附属国,等以后攻败匈奴之后于阗也会成为汉朝的附属国。

随着匈奴日逐王归顺汉朝,西域都护府正式成立以统管整个西域地区的军政事务。

西域都护府的设立,不仅给当地百姓带去了安稳的生活,也稳定这个庞大的汉王朝。

自从成为汉朝的属国之后,于阗国便成了汉朝使臣向西行进的必经之路。

人来人往交易增多,百姓们的生活渐渐走上正轨,于阗王不用再担心会有其他国家入侵于阗,汉朝也常会为其送去重礼以犒劳于阗国在西域南道作出的贡献。

东汉时期,班超奉命带人再次来到了西域。

于阗王广德在听了班超英勇斩杀匈奴叛贼的事迹后深感佩服,于是他带着队伍加入了班超并帮助汉朝攻杀掉了好几个匈奴使者,并帮助班超继续进据疏勒。

驻扎在于阗的班超深得当地百姓的喜爱。

《后汉书》中曾记载,班超受汉章帝指令准备离开西域回到中原时,于阗的官员纷纷站出来拦住了班超的车马,恳求班超不要离开。

但中央的旨意不可违抗,班超只好下马安抚那些不舍他的官员说明了自己必须回去的缘由,于阗王侯以下的官员见状只好抱住马匹的腿让班超的车马无法行动。

于阗百姓们向他哭诉道:“我们依靠您就像依靠父母一样,请你不要离开我们。”

心软的班超只好调转马头,重新回到了疏勒平定西域各国的叛乱。

他借着西域当地的势力先后攻破了多座古城叛乱,为当地百姓带去了安稳幸福的生活。

依靠着中原王朝的于阗再也不用担心战乱,所以在分裂时期于阗还是照旧向中原的中心政权进贡礼品,以表真心。

02加入中国

从古至今,于阗始终是文化传播的中转站。

这里与古中国的融合史,其实就是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缩影。

作为古代西域的佛教王国,于阗的历史文化延续了千年,去探寻于阗也就是在探寻古中国。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于阗早已是兼并西域多个城郭的“强国”,但它仍旧向中原王朝进贡,并常常遣派使者向中原王朝学习礼仪知识。

贞观六年于阗王首次向唐朝进贡,为大唐带去了于阗特产的玉带,唐太宗见了之后十分欢欣并大设宴席款待这位来自西域的贵客。

贞观十三年,于阗王遣子尉迟乙僧入侍唐朝,大唐与于阗国的关系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同时,于阗国也成为了唐朝在西域南道的重要堡垒,成为唐朝交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社会分裂到统一的过程中,虽然于阗国并没有长期依附于中国,但他们始终不愿断了与中原的联系,常常遣人进京进贡美酒美玉。

他们将于阗的文化习俗带到了中原,中原的文化也亦如此地传进了于阗。

于阗与中原的融合就像是酿制葡萄酒一般,在岁月的沉淀中,酒的香气变得愈发浓郁,国的关系变得愈加亲密。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国力日渐衰微。

于阗国并没有借此乘火打劫,于阗王尉迟胜亲将国内的事务交给了弟弟之后便亲自率领五千精兵奔赴中原勤王,帮助大唐镇压安禄山。

于阗国与唐朝的情谊是不可被忽视的。

唐朝灭亡之后,于阗国也没有承认中原地区出现的大大小小的政权,依旧沿用唐朝的历法进行农耕劳作。

北宋时期是于阗的历史转折期。因为宗教信仰和周边政权不稳固的原因,导致于阗国与中原王朝短暂地分开过一段时间。

尽管如此,于阗王也并没有忘记向北宋上贡,据史料记载于阗派人觐见北宋王朝的次数十分频繁共有49次。

于阗国将本国的佛教经典带入了中原,为儒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平台。

斗转星移,时间流逝,乾隆二十四年,兜兜转转的于阗国终于归入中国的版图,成为了我国的一部分。

在与中原融合的过程中于阗国逐渐汉化,成为了如今中国版图里“一点也不能少”的宝地,中国玉文化的兴盛之地——和田县。

03 古今于阗

只要提到玉,相信大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三个字“和田玉”。和田以盛产美玉而出身,也因美玉成为如今我国的一个宝贝县。

古时候的于阗大致就相当于今天的和田县,南靠昆仑山脉,溪流环绕绿荫丛生的宝藏地区。

当你走进和田,常能在街边看见一排排的小商贩,他们的铺子装饰得与内陆的夜市小吃摊无异,但摊子上所售卖的商品却并不是食物,而是玉。

一块又一块未经打磨的玉石被摆放在桌子上,朴素的新疆人民会笑着回应前来问价的顾客,

“这是不是好玉还是要在打磨了之后才知道,玉和人一样,世界上没有相同的玉,就算颜色和质地相似,但其中的纹理也是不同的。”

如今玉成了人们把玩收藏的珍品,而在古代的于阗国,“玉”则是向中原进贡的重要物品。

在考古发现中,工作人员发现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玉器大部分都是来自西域的和田玉。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中记载过于阗的玉:“东曰白玉河,西曰绿玉河,又西曰乌玉河,三河皆有玉而色异。”

在《旧唐书》中也有记载于阗国献美玉给中原王室的故事,玉成了于阗(今和田)不可分割的属性。

新中国成立之后,于阗早已改名换姓并被分成了和田、墨玉等县。

虽然在历史的演进中于阗国早已灭亡,但它的历史并没有被灭亡,而是汇入进了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

1950年10月3日晚,来京参加国庆典礼的150多名各族代表齐聚中南海,一场向毛主席和中央政府展示的献礼大会正式举行。

大会上,毛主席笑着接过了少数民族代表们献上的哈达、伞、帽子等民族特色礼物,心情大好的毛主席主动向坐在前排诗人柳亚子提议道:

“此情此景,亚子先生为什么不填词以志盛呢?我来和。”

柳亚子兴致高涨,即席便赋了一首《浣溪沙》,那句著名的词“万方乐奏有于阗”便是毛主席在那时做出的。

词中的“于阗”二字,指的就是如今的和田一带。

库尔班骑毛驴

而在于阗(和田)也有一个叫库尔班的老人,曾多次提出要骑着自己毛驴上北京见毛主席,年轻时受尽地主折磨的他十分感谢毛主席。

“如果1949年新疆没有和平解放,那我就不会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

至此之后,库尔班便十分想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他积极向党靠齐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958年,成为和田劳动模范的库尔班获得了前去北京参观农具展览会的机会,老人兴奋地从枕头下拿出了自己准备已久的礼物,准备献给毛主席。

“因为毛主席,我才拥有了自己的耕地和粮食,所以我一定要把我种的香甜水果送到毛主席嘴边!”

1959年7月,表现优秀的库尔班终于如愿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他要“骑着毛驴上北京”的故事也为世人所知。

见到毛主席的他高兴得合不拢嘴,当他握住毛主席的手时,老人激动得一时忘了说普通话直接用维族语表达了自己对毛主席的感谢。

库尔班与毛主席的握手塑像,至今还矗立在于和田县城西口。

和田地区人民广场

于阗国的领土面积不大,但其埋藏着的文物却是数不胜数。

作为一个佛教古国,它为我国的佛教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文物,成了历史学家和科学家们眼中的宝地。

新疆身处内陆,经济发展自然不如靠近东边的城市,和田县的发展则全靠着和田玉才有了长足的经济发展动力。

为了开发和田玉,和田县的各项基础设施也都建立了起来,和田产业的开发也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

如今的和田早已不是建国初期那个落后贫穷的县了,天然形成的玉为当地人民提供了生存的机会,研究玉的考古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发展。

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当地百姓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例如生活在距离县城240公里远的买提于素甫·买司地克就是政府政策支持的受惠者。

买提于素甫·买司地克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改善了一家的生活条件,在政府的帮助下他还积极创业,进入当地合作社上班一年收入六七万,彻底改变了全家的生活窘境。

在今天的和田境内,我们依然能够看到那几千年前凝聚着古人智慧的佛寺遗迹,以及壁画雕塑。

这就是历史的魅力。

无论时间过得再久远,只要有一个小小的文物我们便能重新搭起桥梁,与过去的人和事物交流。

于阗与中原文化的融合是中华民族融合为一体的缩影。

正是在历史的磨合下,五十六个民族才能渐渐走到一起成为一体,组合成为如今庞大的中国。

和田地区博物馆
完全出土的中央佛塔形制模型(藏于和田地区博物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国遭受邻国侵略,屡次反抗只为重回中国怀抱,如今成我国一个县
老夫聊汉之:班超通西域
于阗国是怎样的存在?加入我国后不愿离开,现已成西北边陲重镇!
大唐荣耀-降服龟兹、焉耆(上)
神秘消失的古国——疏勒国
东汉时期一次意外开辟出了2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