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带你看大明九边重镇大同府的边军拿到手的火器能有多先进

导读

明代大同为“九边”(九镇)之一,驻有重兵,防御蒙古。大同镇与大同府、县同城,城中置有山西行都司,下统各卫所,负责领兵训练和屯田。该镇还设有总兵,驻大同府,负责带兵作战,管辖东起镇口台西至鸦角山全长330多公里的长城。

大同与宣府、山西三镇之上再设总督,称宣大总督,全称为“总督宣、大、山西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大同的边防一直是明代朝廷重视的军务。为了加强大同防守,明廷在军事装备上一直注意提供先进的武器。

明代大同边军手上的先进火器

当拥有西洋新式火器后,朝廷也常常会将它们发往大同应用。大同甚至自己可以仿制或改进西式火器。大同像明朝其他八边一样,成为欧洲军事武器的实验场所和西洋物质文明的传播之地。

西洋火器传入前,重镇大同的火器配备

在西洋火器应用于大同防务之前,大同装备的是从越南引进的神机枪和明朝自制的土火器。神机枪是明代初期从越南引进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火器。

“平交趾得神机枪炮法,特置神机营肄习”

永乐年间神机枪炮用生熟赤铜所制,大的为炮,用车拉;小的为枪,用枪架或枪托支撑。

“神机火枪者,用铁为矢镞,以火发之,可至百步之外,捷妙如神”。

永乐年间的三段射战术

显然,神机枪炮都是用火药驱动,发射带铁箭头的箭。因为当时捷妙如神,所以也被称为神枪或神箭。永乐二十年,开始在大同装备神机枪炮。

“从张辅请,增置于山西大同、天城、阳和、朔州等卫以御敌,然利器不可示人,朝廷亦慎惜之”

影视剧中的拒马木和挨牌

大同除了装备交趾的神机枪炮外,还装备了明代自制的土火器。景泰二年六月,吏部郎中李贤曾指出:土木之变后,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想联合东边的女真和西边的回回,准备大举进攻明朝。瓦剌恃弓马之强,但明朝的防守之具是拒马木和挨牌,前者止能拒马,不能避箭,后者止能避箭,不能拒马,只有依靠战车,既能避箭,又能拒马。建议在战车四周设挡版,藏士兵,档版上留铳眼:

“今之战车,不但能避弓马,又有取胜之道。取胜者何?火枪是也!论中国之长,无出于火枪。前代未尝有也...彼若近前,火枪齐发,奇兵既出,彼若远避,我势自张,我威益振。况此时大同、宣府、辽东一带军民不敢出城耕作,城外之地俱是虏寇驰骋之所。若此等边城俱用此车,遣将出师,可以横行于沙漠,可以深入其巢穴!”

这里称火枪,但未称神机枪,故可能是明代的土制火枪。以上用交趾的神机枪和明朝土制火枪防守大同,为后来引进更先进的西洋火器奠定了基础。

在战车四周设挡版,藏士兵,档版上留铳眼的想象图

明土制火枪非交趾神机枪,《明宪宗实录》所载可证。天顺八年五月,府军前卫百户马真在上疏中提出要对付蒙古人,应该在队伍中添设起火义枪、九龙神筒、一窝蜂弹及用喷枪、神铳等器,将神机枪与其他火器并提,则说明神机枪与明土制火枪之不同。

影视剧中的一窝蜂弹想象图

因此显然,在西洋火器引入大同之前,这里使用的火器一是来自交趾的神机枪炮,一是明朝自制的土火枪。众所周知,西洋火器是正德末传入中国的。正德八年所修《大同府志》中,记载了西式火器传入之前,大同前卫的火器装备情况。该书“提到大同前卫装备的武器有:

“大小将军铳一十三个,金刚腿一百一个,碗口铳五十七个,盏口铳四十个,手把铳八十八把,震天雷二十三个,铁炮一百一十八个,磁炮六百九十一个,信炮二百三十一个,仙人炮一个,飞枪五十五杆,火枪一百七十三杆,匣七十九个,五龙(诵)[简]八十五个,神机箭四百八十二枝,螺蛳箭三百一十枝,铳箭一千八百枝,铁迎子五十八个,破喇忽四个,一把连一百二十三个,搥儿七十把,铁药匙二十五把,石铁弹子二千八百六十六个,大马子三千七百七十一个,哈喇蠢袋四十八副”。

这些装备有许多都是火器,但无一个西洋武器。当时的将军铳、铁炮等,都是中国土制火器。说明西式火器传入前,大同装备的火器既有越南引进的神机枪,也有明朝的土制火器。

正德末佛郎机传入后,大同的西式火器装备

正德末佛郎机火炮开始传入中国。佛郎机是15至16世纪在欧洲流行的火炮,后装滑膛炮,能连续发射。整炮由炮管、炮腹、子炮三部分组成。开炮时先将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再将子炮装入粗大的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门发射炮弹。一般在炮尾设有转向用的舵杆,在炮管上装有准星和照门便于瞄准。

佛朗机兵人模型演示图

佛郎机是中国人看到的最早的西洋火炮,威力胜于明代土制火炮,于是明朝政府迅速加以仿制。嘉靖二年(1523年),明朝开始对佛郎机进行仿造。由军器局造大样、中样、小样佛朗机铜铳。

“嘉靖二年造三十二副,发各边试用。管用铜铸,长二尺八寸五分,重三百余斤。每把另用短提铳四把,轮流实药腹内,更迭发之。”

“将手把铳、碗口铜铳改造,每年一百五副”

“嘉靖七年造四千副,发各营城堡备敌,重减大铳三分之一。八年又造三百副”。

可见,嘉靖年间是中国仿制佛郎机火炮最为频繁的时期。所造的佛郎机炮,分发各边,自然也包括大同。明朝各边包括大同在内,已经感受到西式火器的威力和先进性。

虏所最畏于中国者火器也

嘉靖在位期间,兵部郎中唐顺之上疏称:

“虏所最畏于中国者火器也,国初止有神机火枪一种。天助圣明,除凶戚虏,而佛郎机、子母炮、快枪、鸟嘴铳皆后出。”

蒙古人得知佛郎机炮的先进性后,于嘉靖二十三年密令叛人潜入京师,习佛郎机大炮。事情败露后奸细被擒获诛死。然而,嘉靖初期的大同等边镇,火器装备情况仍然堪忧。嘉靖六年五月,御史邱养浩陈奏蓟辽边务时指出:

“中国长技,惟火器可以及远。今各关营铳炮甚少,而火药率三岁一给,缓急无济。”建议用巡按、巡关两御史罚锾作为资金,“多铸火器,分给三路关堡。”

他虽说的是蓟辽的情况,但也适用于大同等边。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状况,作为九边之一的大同也开始装备西洋新式火器。最先装备的就是佛郎机铳炮。嘉靖九年九月,都察院右都御史汪鋐指出:

“国家于江北沿边各设重镇,如甘肃、延绥、宁夏、大同、宣府,每镇官军不下六七万人,又设墩台、城堡,其为守御之计,似无不周。然每当虏入,卒莫能御,损伤官军动以千百计。”

他认为原因在于墩台只是瞭望之所,城堡中的士兵所执兵器不能及远,所以往往失败。他提出:

“为今之计,当用臣所进佛郎机铳,小如二十斤以下,远可六百步者,则用之墩台。每墩一铳,以三人守之。大如七十斤以上,远可五六里者,则用之城堡。每堡三铳,以十人守之。五里一墩,十里一堡,大小相依,远近相应,星列棋布,无有空阙。贼将无所容足,可以收不战之功。”

他计算后指出,每镇所防边墙,蒙古人必由者不过千里。只要配备了佛郎机火器,就可以十里设一堡,则千里可设一百堡。五里一墩,则千里可设二百墩。一堡十人,则百堡当用一千人。一墩三人,则二百墩当用六百人。如此一来,“一千六百人,可以遍守一镇”。

更番轮替之法

如果按更番轮替之法,一年分为四班,全年用六千四百人就足够了。一镇的军士,只用十分之一,已有富余,其他的十分之九的军人可用以屯田,其中“仍十取其一,更番操备”:

“于镇城则不必调客兵,而常额之士且十可九耕,不必出内帑开盐利,而屯田之入且岁可数十万”。

疏奏上后,世宗嘉其筹边忠虑,命户、兵二部再加议处。兵部尚书李承勋等覆奏道:

“佛郎机手铳,诚为军中利器。宜申饬各边,如所议修墩堡,拨军士,给发教习,为守堡守墩之具。”

世宗最后也批准了这一计策。从嘉靖九年开始,大同已开始引入佛郎机大炮及手铳。嘉靖二十一年正月,蒙古人谋犯山西三关。嘉靖二十一年正月,兵部尚书张瓒以蒙古复谋犯山西三关,会同户、工二部覆奏,提议:

“其火药,若神臂弩、三眼枪,宜令工部创置;大小佛朗机,积贮且多,即可趣发,并行提督团营尚书刘天和,以总督陕西时所制蒺藜炮,具式送部,转发山西、宣大,一体造用”。

世宗诏令如议行事。可见,遇到紧急情况,宣大边关会装备西洋火器,如大小佛郎机等,还会装备土制的三眼枪和蒺藜炮。可以说,大同诸边的军器装备,既有西式火器,也有土制火器。至嘉靖三十六年七月,总督宣大山西侍郎杨顺条奏大同防守事宜,其中提到:

“大同旧有三边高墙,大墩凡六百余里,间二十里为一堡,声势联络,自足拒敌。后因议者纷纷,遂弃而不守,渐致边墙毁废,而堡内精兵亦复散亡。宜即添设中西一路,沿边墩台挑选军士,给以衣粮器械,令其专司了望,传报声息”。

按上述汪鋐所言,每个墩台若三人守一墩的话,需装备佛郎机火器。杨顺在条奏中又称:

“中国长技,火器为最。宜于阖镇城堡通行查给,如法教演。”

得到皇帝的允准。这里所指的“中国长技”,应该是指来自葡萄牙的佛郎机火器。隆庆二年七月,朝廷听从了宣大总督赵岢的建议:“给大同镇军盔甲一千副,火器银一千七百两”。

开始换成火铳所需的铅弹

后者显然是为发展火器提供资金,但究竟用以发展何种火器,未予明说,以理推测,应该是仿制先进的西式火器。既然火器发展起来了,那么此前的军器就需要更新换代。大同原来装备的神机枪所需的火箭(神箭),开始换成火铳所需的铅弹:

“题准宣、大每五年例领神箭一万枝,每枝改折铅弹四个,每个重六钱。以后年分给荒铅一千五百斤,送镇造用。”

明代大同装备佛郎机的事实,有文物可作证明。2011年6月,大同市新荣区花园屯乡元墩村村民在搭建牛场平整土地时,在村中央烽火台遗址附近挖出一门明代铜铸佛郎机子铳。元墩村位于晋蒙交界处,距离明长城仅有一里左右。挖出的铜炮上有“嘉靖”“破虏”等字样应该是嘉靖年间仿制的铜佛郎机。

当时的新闻报道

继葡萄牙人之后,荷兰人给明朝带来了红夷大炮(也称红彝大炮或红衣大炮),性能比葡萄牙人的佛郎机炮更好,于是中国人开始仿制红夷大炮,装备大同。崇祯二年二月,大同巡抚张宗衡疏言说明,在张宗衡任大同巡抚前,宋统殷曾在大同仿制了红夷大炮一门:

“今日之大同何如哉?……以言乎火器,除臣未任时,道臣宋统殷造红彝大炮一门外,臣陆续督造精好三眼枪一千余杆,大炮十余伍,战车百余辆,火药四十余万斤,然仅可备时下之用耳。”

红夷大炮

在荷兰人的红夷大炮传入明朝之后,英国最先进的大炮也传入中国。英国的大炮一般被称为“西洋大炮”,属于新式前装滑膛加农炮。英国船舰在进攻澳门时搁浅,为澳门殖民当局所获,被澳商购买后献给明朝:

“某英船为飓风飘流至中国东岸,舟已破损,舟上所有巨炮三十尊遂为中国所获。” ——《中国耶稣会史》

新式前装滑膛加农炮

这三十门英国新式火炮被澳门商人购买后献给明朝,分派给大同、山西和蓟门各边镇应用。崇祯三年,兵部尚书梁廷栋在《神器无敌疏》中指出:

“广东香山嶴商,慕义输忠,先年共进大炮三十门,分发蓟门、宣大、山西诸镇,宁远克敌,实为首功,京营留伍门,臣部蚤虑,万一有警,非此不足御虏。”

安装在大同的边墙上的防守利器

显然,包括大同在内的宣大镇,曾经分享了澳门商人进献的三十门大炮。这些大炮不再是老式的佛郎机,而是英式西洋大炮。它们已经部分地安装在大同的边墙上,成为防守的利器。除西式火炮外,西式火枪如鸟铳(即来自葡萄牙的鸟嘴铳)也是大同防备的锐利武器。崇祯二年,大同巡抚张宗衡上疏道得到了皇帝的首肯,因此大同装备五千杆鸟铳的计划得到实施:

“臣为陛下守此一块土,五载于兹……臣请鸟铳五千杆,又臣新造三眼枪五千杆,与夫喷筒神器方轨直前,如墙而进,更番迭循环不已,插众有限,我药无穷,此舍短用长之策也。”

大同对西洋火器的改进

大同在引进西式火器的同时,开始仿制和改进西洋火器。当时中国人仿制并改进西式火器已经颇有经验:

“扩而大之为发熕,约而精之为铅锡铳,发熕者大佛郎机也,铅锡铳者小佛郎机也,其制虽若不同,实由此以生生耳”。

仿制西洋火器,是宣大总督在军事实践中深感佛郎机炮的威力,而起了仿制和改进的心思。嘉靖时宣大总督翁万达发现火器莫利于佛郎机,于是决定仿制并加以改进。

百出先锋炮想象图

嘉靖二十五年七月,宣大总督翁万达仿制佛郎机炮并加改进,制造出百出先锋炮。翁万达对佛郎机炮的改进有四处:第一处,是将大炮筒改短,增加小炮至十管。佛郎机的母炮筒长三尺有奇,子炮只有五管。他将之改进成百出先锋炮:

“先锋之制,则损其筒十分之六,状若神机,而加小炮以至于十,曰气可局而用不使有余也,炮可错而用不使不足也。用则系火绳于筒外。炮必用子母者,以炮当初发,内热不便于装药也,而纳火炮于筒内,毕即倾出之,连发连纳,十炮尽,则更为之循环,无间断也。筒仍酌其处凿通,一机转动消息,倒击不流,倾卸不碍。”

“拼刺刀”:在炮(实即火枪)的末端安装戈型尖刃

第二处就很了不得了——是在炮(实即火枪)的末端安装戈型尖刃,以便最后作拼刺刀之用,把冷热兵器结合了起来:

“末有锐锋如戈形,无耳,长六寸。近者三眼枪制亦如此,以代铁枪之用。远击近刺,其用博矣。”

第三处,是将大型佛郎机的重量减轻,简化施放的人手。大型佛郎机炮,需四人抬动,发射时持者一人,放者一人,六个人才发射五炮,而先锋炮“持放者一人,不必布机于地,即马上亦宜之。是一人发十炮也”;第四处,是将点放的火绳从露在外面,改为置于里面。通过以上的改进,百出先锋炮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

“百出先锋炮,则尤火器之最便利者。古制未尝有也。”

翁万达仿制成功后,“因奏讨帑银二万两督造,分发宣大三关并各边城堡应用。”明确提出要将百出先锋炮应用于宣府、大同、偏保三镇。兵部接到其奏疏后,进行了试验,最后建议百出先锋炮等火器“宜多造”。世宗准许了这一计划。不过,朝廷并未放权宣大边镇自造,而是由朝廷兵仗局制造后,运往大同,装备军队。据《大明会典》载“兵仗局造”时指出:

“百出先锋炮,式如佛郎机,损其筒十之六,纳小炮十,系火绳于筒外,连发连纳。末有锐锋如戈形,长六寸,以代铁枪,一人持放,马上亦可。”

这段记载,一是说明百出先锋炮是改进自佛郎机,二是说明由北京的兵仗局制造,而改进实验是由宣大总督在前线进行的。翁万达仿制并改进西洋火器成功,引起关注,当时的国史《明实录》给予记载,但是为了维护朝廷的自尊,实录将翁万达仿制西式火器而成,说成是仿制古代火器。《明世宗实录》载,总督宣大侍郎翁万达言:

“臣尝仿古火器之制,造成三出连珠、百出先锋、铁捧雷飞、母子火兽、布地雷等炮,屡经试验,比之佛朗机、神机枪等器轻便利用。”

其实,这里面其他火器是仿制古火器,而百出先锋炮则明确仿自佛郎机炮,但实录却混在一起,用“仿古火器之制”一语巧妙掩盖。无论如何,大同都装备了明朝改进的佛郎机炮———百出先锋炮。此外,前述宋统殷在大同仿制红夷大炮,也用在了大同的防务上。

明修长城清修庙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大同装备的佛郎机炮,经过明清易代后,可能仍在使用,乾隆《大同府志》卷一六《兵防》载,大同镇的天城营随营军器中有“佛郎机炮二位,随小炮十位”。阳和营的随营军器中也有“佛郎机炮二位,随小炮十位”。这些佛郎机炮,若非清朝新铸,便是仍明代旧物而用之。

清代国策的转变,极有可能之后的火炮非清朝新铸

“明修长城清修庙”,考虑到清代国策的转变,用宗教政策笼络蒙古,而非用武力防范蒙古,以及重视满洲传统骑射,而不重视火器发展的状况,因此在明清易代后,明朝时长城沿边重要关口的戍兵大多都解甲归田,大同的军事城堡在清朝改制后裁减的较多,有的仍然驻防,但是驻军数量和武器配备都相应减弱。”大同各营的佛郎机炮,有可能是明代的旧物而为清朝旧物利用者。

影视剧中八旗子弟正在开炮

据此可以推测,清朝承明之旧,且无意加强大同防守,而是逐步削弱其军事功能,因此乾隆《大同府志》所载大同各营“随营军器”中的佛郎机炮,因此很可能是明朝旧物。

结语

明代大同镇与其他各边一样,由于战略地位的重要,受到明朝政府的重视,而较多获得分发和装备当时先进的西式火器的机会,成为西式火器引进、仿制、改进并应用的重要地区。

如此一来,大同本是僻处北边的边疆地区,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却意外地得风气之先,见证了西洋物质文明的先进性,在防备蒙古骑兵时体验到西式火器的巨大威力。

因此,明代大同至少在西洋火器上面,得以率先尝到中西文化交流的甜头,并奋起直追,改进西洋火器,使之成为大同人骄傲的“中国长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入关清军的火器装备,真的不如大明吗?
明朝的军事实力到底如何?
佛朗机炮
古代西方列强凭什么对明朝始终敬畏,“国之利器”三百年海上传奇
“红夷大炮”与西方火器的传入
明朝后期军队普遍装备的'弗朗机',在欧洲算什么水平的火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